匈奴的冒頓單于為什麼沒有在楚漢相爭,勢不兩立的時候,逐鹿中原?

大馬哈魚12


其實在秦末動亂之時,匈奴冒頓單于就已經有侵略中原的打算了,他趁著秦國內部動亂而侵佔了河套地區。說到河套,原先這塊區域是屬於戰國趙的領土,當秦攻下趙國的時候,匈奴就趁機侵佔了河套,但不久就被蒙恬打敗。這也說明匈奴至少在戰國末期就對中原邊疆領土有一些想法。

但為什麼匈奴在佔領河套之後卻沒有下一步的進攻動作呢?不然。他們想的並不是趁楚漢對立時出兵,而是想讓楚漢之間的鬥爭進一步消耗中原的人力物力,最後等中原精疲力竭再給予一擊。劉邦對於匈奴這種做法是很不滿的,便在漢初發動了對匈奴的進攻,但慘敗,就割地和親,匈奴本身又對中原有些水土不服,就同意了漢高祖的想法。但這對漢人來說是很恥辱的,漢武帝不計後果的派將領去攻打匈奴估計有洗刷恥辱的嫌疑。


MYjinjiH


白登之圍的時候,冒頓單于的閼氏曾經對冒頓單于說過這麼一句話: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說,如今你冒頓單于即使得到了漢朝的土地,也無法在這個地方生存。

閼氏說的話一點也沒錯,這也是為什麼冒頓單于在楚漢相爭的時候,沒有趁機南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匈奴人是遊牧民族,靠打獵牧牛羊為生。長城以北的廣袤地區,草原遍地,完全足夠匈奴人馳騁。而長城以內,真的不適合遊牧民族生存。

所以金朝南下以後,並沒有直接侵佔北宋領土,而是建立傀儡政權統治該地區。一來沒有這麼大胃口,二來金朝也是遊牧民族。

01冒頓單于一統蒙古草原,時間與漢帝國的建立基本相當。

冒頓單于原本並不受自己的父親頭曼單于待見,甚至被送到月氏去做了人質。頭曼單于在冒頓到了月氏以後,立刻帶兵攻打月氏,就是要害死自己的這個兒子,好改立小兒子做太子。

及冒頓以兵至,擊,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既歸,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冉阝、膚施,遂侵燕、代。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強,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史記》

冒頓不遠萬里逃了回來,從此與自己的父親結怨。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冒頓射死了頭曼單于,自立為新的單于。而這一年,恰好是中原地區秦二世元年,秦始皇剛剛去世不久。

冒頓單于的野心遠沒有這麼小,當時對他的帝國來說,還有不少威脅存在,比如說強大的東胡,還有河西走廊的月氏,以及西域地區的二十多個諸侯國,都是冒頓單于的眼中釘。

  1. 東胡王本打算趁機攻打冒頓單于,結果冒頓單于採取了一系列麻痺東胡王的措施。他先將自己的千里馬送給了東胡王,又將自己的閼氏送給了東胡王。
  2. 連自己的女人都能送出去,東胡王覺得冒頓單于是個孬種,便不再將他放在眼裡。可誰也想不到,這期間冒頓單于已經整軍備戰,打算突襲東胡。
  3. 東胡根本就沒有防備,被冒頓單于所滅,民眾地盤全都歸了冒頓單于。殘留下來的分支也逃向了四方。
  4. 趁著士氣旺盛,冒頓單于又帶兵趕走了河西走廊的月氏,並且順道佔領了西域二十多個國家,
    一統當時整個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

當時他所佔據的地盤北邊到達貝加爾湖,南邊到達秦長城,西邊到達帕米爾高原,東邊到達遼河流域。手裡能彎弓搭箭的戰士就有三十多萬人之多。

當他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其實中原王朝也已經結束了楚漢紛爭,建立了強大的大漢王朝。所以兩者幾乎是同步的。

02西域小國,比楚漢來說,好對付太多了。

冒頓單于不是不瞭解中原地區。早在他老爸頭曼單于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被秦帝國的大將蒙恬多次擊敗。

  1. 蒙恬不僅守住長城,而且侵佔了長城以北的部分匈奴地盤。這是冒頓單于第一次見識到中原帝國的強盛。
  2. 那個時候的秦帝國的確非常強大,一統六國以後,兵鋒正旺,所以秦始皇吩咐任囂趙佗帶領60萬大軍南下征服百越,而蒙恬自領30萬大軍,抵抗匈奴。
  3. 蒙恬戰功卓著,收復內蒙河南地區,開發寧夏為中原之地。多次擊敗匈奴,佔領了不少匈奴的土地,而這一點,冒頓單于也是親眼見證的。

在冒頓單于眼裡,南方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如果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願意大舉南下的。相反,西域諸國就顯得十分可憐了,有幾斤幾兩冒頓單于心裡都十分清楚,要想吞併他們就很容易。

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史記》

冒頓單于先戰敗了強大的對手東胡,又趕走了月氏。此後將手伸向了西域,從而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在擁有強大實力之前,冒頓單于是不敢輕易南下的。所以就算建立了強盛的匈奴帝國,冒頓單于也只是試探性地南下。

而且這期間,也是因為漢朝韓王信的反叛,才給了冒頓單于些許自信心。在冒頓單于看來,這個時候才是南下搶掠的好機會,可惜當時楚漢戰爭已經打完了。

03冒頓單于與西漢各退一步,從此保持相對和平的狀態。

劉邦手裡的韓王信帶領部下選擇反叛,投靠了冒頓單于。不僅如此他還帶著匈奴人攻打漢朝。這讓劉邦十分惱火,所以劉邦決定親征。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史記》

劉邦的軍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平定諸侯反叛,很多仗都是他自己打的。可惜的是冒頓單于也是一位英雄,他佯裝失敗,將劉邦引誘到了白登山,

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漢亦引兵而罷,使劉敬結和親之約。---《史記》

劉邦被冒頓單于的40萬大軍圍困了7天,差點被活活餓死,期間彼此互有死傷,誰也征服不了誰。不過長期來看,對劉邦當然不利,多虧了陳平賄賂了冒頓單于的閼氏,這才化險為夷。

意識到匈奴的強大以後,劉邦採取了和親政策。劉邦認為,長期帶兵在邊關,不利於漢朝的穩定。此後呂后當政期間,冒頓單于寫信輕慢呂后,差點再次引起漢匈之爭。

不過因為和親政策的實施,保證了漢朝與匈奴的長期穩定,為漢武帝討伐匈奴,爭取到了足夠的準備時間。西漢和匈奴各退一步,最終換來了相對的和平。

總結:冒頓單于兵強馬壯,卻不具備佔領南方的條件。

冒頓單于不敢輕易南下,不僅是因為他擔心打不過南方的楚漢,更是因為他打下來也沒什麼作用。

他們是遊牧民族,習慣於在草原上馳騁。可是中原地區全都是耕地,遊牧民族在這裡根本生存不下去。

要想佔領中原地區,必須要從最基本的中原稅收制度開始一點點學習起來。等你真正學會這一套以後,你也就被漢化了。

為了保證自身民族的特性,冒頓單于也不會貿然南下。反倒是西域、河西走廊地區,冒頓單于是毫不猶豫地給吃了。

畢竟這裡有肥沃的土壤,廣袤的草地。冒頓單于已經擁有了如此大的帝國,又何必冒險南下呢?他得國不正,一旦兵敗,必然會遭到匈奴貴族們的各種討伐,到時候才是得不償失。


江湖小曉生


冒頓是個有頭腦的單于,他的輝煌成就只有在歐洲建立匈奴帝國的阿提拉可媲美。他所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深思熟慮,要不然他就不會殺父自立,然後再擊敗強大的東胡。顯然進入中原群雄逐鹿,不如讓鷸蚌相爭,然後做個得利的漁翁更符合自身利益。因為前者有風險,後者穩賺不賠。

縱觀漢朝歷史,從公元前200年白登之戰到公元前的133年的馬邑之謀,匈奴共敲詐了漢朝67年。在這半個多世紀裡,匈奴得到美女若干、糧食無數、綢緞無數、財寶無數、劫掠人口無數、趕走牲畜無數。根本就是一樁無本且萬利的生意,只要是匈奴單于還沒有傻到如阿斗或司馬衷,他們就會想方設法讓這樁“生意”延續下去。

另外,冒頓一直也很忙,並不是坐觀楚漢之爭。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冒頓繼承單于之位,中原進入混戰,匈奴佔領河套平原、封鎖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各國,完成對漢朝和封鎖。所以,當楚漢之爭結束,匈奴已經在戰略上佔據優勢。因此,當劉邦率32萬步兵准將匈奴一掃而光時,卻被匈奴人當猴子耍的灰頭土臉。顯然,劉邦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方。

如果冒頓趁楚漢對峙冒然進入中原,那麼劉邦和項羽還會死磕嗎?

必然不會。到時劉邦與項羽定會先解決了匈奴再說。而匈奴進入中原會陷入戰略被動,如泥牛入海。因為草原可以縱馬馳騁,所向披靡,但進入內地如同瞎子一般,會四處破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冒頓單于不會打沒把握的仗,這就是他沒有逐鹿中原的原因。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實力不允許。

前215年,蒙恬率30萬秦軍大敗匈奴,收復河套地區,築長城,抵禦匈奴。

前209年,冒頓單于殺死父親自立為單于,成為匈奴第二任單于。此後,打敗東胡、樓煩、丁零等部族,進攻月氏、燕代之地,奪取河套地區,並讓部分西域國家臣服。冒頓單于將匈奴推向了崛起的道路,為此後漢匈大戰奠定了基礎。

匈奴(前209年)

然而,在楚漢爭霸時期(前206~前202年),冒頓單于剛剛即位不久,內部剛剛穩定,還沒有打敗周邊其他部落,更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因此他沒有逐鹿中原。

匈奴(前205年)

匈奴(前202年)


古代人物說


秦國末年,中原地區大亂,狼煙四起,暴秦推翻後,又經歷了四年楚漢之爭,長城以南楚漢之爭忙於廝殺,給冒頓單于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使北方草原在歷史上出現第一個遊牧帝國——匈奴。為什麼不趁楚漢之爭時南下,逐鹿中原呢?

一、秦末時期,匈奴加緊統一各部落

公元前209年,冒頓弒父自立單于。當時中原地區,處於反秦時期,中原狼煙四起,而匈奴趁機此時機,滅東胡,逐月氏,收復蒙恬時所奪取的“河南地”。

西漢初年,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北服渾瘐、屈射、丁零、新犁,平琮烏孫等部落,南與漢朝分庭抗禮。結束了北方草原各部落互不相屬,長期分散,各自為政的狀態,成了“南有大漢,北有強胡”的局面。

匈奴的勢力範圍東到遼東平原一帶,西至天山南北,北及貝加爾湖葉尼塞河流域,南到山西、河北北部、陝北及河套地區,建立起中國歷史上北方地區第一個統一的強大的遊牧族政權,在短短几年,完全征服各部落,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遊牧帝國。

楚漢之爭結束時,冒頓也收復原來的喪地,但是沒有繼續南下,主要是北方還有不穩定的因素,諸部落還沒有完全整合,為了解決匈奴背後的麻煩,才沒有繼續南下,逐鹿中原,回防征服各部落,冒頓率部所過之處,諸部紛紛投向冒頓,屈服在其弓箭之下“盡服北夷,南與中原為敵”的形勢。

二、以遊牧為主,從政治、軍事、經濟方面,不具備南下,逐鹿中原的實力

匈奴以畜牧業為主,狩獵為輔,基層統治單位是部落性質的遊牧帝國。雖然冒頓單于,確立了世襲制度,集軍政大權與外交大權於一身,但是由於他個人的軍事才能與領導才能,具有暫時性和不穩定性的因素。此政權受到外部壓力與缺乏強有力的管理的領導者,這樣的政權容易分崩離析。

冒頓只是在幾年時間就征服北方諸部,不穩定因素具在,所以不敢長驅直入深入中原地區,再加上匈奴不是單一的遊牧民族,與元朝時的蒙古軍不同。經濟基礎不紮實,騎兵也只有幾十萬人,直入中原與漢朝軍隊交戰,那肯定是討不到好的。

《漢書》記載匈奴諸王“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可見他們也有專門的駐牧之地,並和左右賢王一樣在各駐牧之地建王庭、組織軍隊、實行統治。匈奴社會組織的基礎是家庭,實行的是一種軍牧合一的制度,上自單于、左右賢王下到當戶都分別統兵作戰。從左右賢王到當戶,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來確立和劃分其統兵的數量,數千到萬騎不等,“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

匈奴靠畜牧業與中原通商,換取鹽,絲綢,鐵等物資,他們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的生活,經濟來源不穩定。崛起的時間太短,雖然他們作戰有一定的靈活,主要沒有固定的生活居地。

秦朝與漢朝以郡縣為單位統治各地區,而匈奴以各部落為單位,不穩定因素佔的份量太大,雖然單于是最高統治權,但諸部之間的矛盾影響匈奴政權的穩定性。

與秦漢不同,朝廷有絕對的指揮權,中央直轄地區,有絕對人事任免,有固定生活居地,而匈奴的居民以遊牧為主,流動強。穩定因素差。

匈奴在漢初時,統治的地域是東到興安嶺,西到北海,南至燕、代、膚施,有些區域越過了長城。就整體面積而言,此時匈奴所統治的面積要大過漢朝的疆域。

匈奴冒頓單于建立了遊牧帝國,同時建立了政治體制,軍事制度,官吏制度等,為匈奴的強盛奠定的基礎。


史學長空


楚漢爭霸時期,匈奴的冒頓單于因為沒空、沒實力、沒意義這三個原因而沒逐鹿中原。接下來我詳細解釋這三個原因。

一、沒空

根據史記的記載推算,楚漢相爭之時,匈奴的首領應該是冒頓的父親頭曼單于,而冒頓則在忙著求生和謀朝篡位。


頭曼單于是冒頓的父親,後來頭曼單于所喜歡的的瘀氏生了個小兒子。單于就想廢除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於是便派冒頓到月氏去當人質。當冒頓到了月氏後,頭曼單于卻派兵攻打月氏,想害死冒頓,冒頓福大命大,偷了馬成功逃回匈奴。頭曼沒理由殺他,就任命他做萬夫長。但是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了,何況本來就該冒頓繼任單于之位。於是他處心積慮的謀劃謀朝篡位之事,經過長期準備,一舉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後孃、弟弟以及所有不願臣服自己的人,成功奪得單于的位子。

二、沒實力

匈奴當時的實力並不強,當初可是被秦軍打的落荒而逃,草場都被奪了一大片。當冒頓當上單于後,這種情況一時並未改變,當時在草原上,匈奴處於被月氏和東胡都比匈奴強大,經常欺負匈奴。這時候匈奴如果敢出兵中原,能不能打下地盤還不得而知,但是妥妥的老家會被東胡和月氏瓜分,所以匈奴當時首要目標是擊敗月氏和東胡,穩定匈奴在草原上的地位才對。

冒頓先是用計擊敗了東胡,接著又趁著軍隊士氣高昂,乘勝出擊擊敗了月氏,吞併了南邊的樓煩和白羊河南王。並完全收復了秦派蒙恬從匈奴人那裡奪去的土地。順便還劫掠了燕國和代地,但是也僅此而已,他要消化大量新佔據的地盤,使其匈奴在這些地方的統治穩定下來,畢竟接連用兵,匈奴也消耗頗大的。

三、沒意義

匈奴史游牧民族,他們的生活是圍繞著放牧進行的。中原地區缺乏適合放牧的草場,而且還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對於匈奴來說,逐鹿中原毫無意義。他們想要的只是漢人的財物和奴隸,僅此而已。所以劉邦當初被圍才能靠賄賂的手段逃脫包圍,畢竟人家求的就是財。與其逐鹿中原,不如稱霸草原。


月光先生看世界


秦末中國內亂,匈奴正是趁此機會壯大、崛起,統一草原的。

一、秦末中原內亂,匈奴才迎來一個積蓄勢力的發展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匈奴的處境很槽糕,南有強秦,東有東胡,西有月氏。

“當是之時,東胡彊而月氏盛。”

最終的結果是,匈奴只能向北遷徙,“頭曼不勝秦,北徙。”

直到秦末內亂,匈奴才迎來一個時機:

“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二、對付東胡、月氏,稱霸草原

冒頓自立單于後,秦朝已經不是威脅,但是強大的東胡卻是頭等大敵。

接下來,冒頓要做的是,擊敗東胡,征服其他民族,稱霸草原。

“擊,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既歸,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

這樣匈奴才徹底崛起成一個超強的大國。

統一了蒙古高原後,他才開始南下。

“悉復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者,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郍、膚施。遂侵燕、代。”

奪取了秦朝所奪的匈奴之地,並且繼續南下,而這個時候正是楚漢之爭,沒有人顧及邊境,匈奴自然得逞了。

“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換句話說,冒頓單于正是利用了中國內亂之際才得以發展壯大,並且南侵的。

等到劉邦勝利,立刻率軍北上攻打匈奴,只是匈奴已經完全成長起來,劉邦大敗,被圍白登。

在秦末內亂之際,匈奴乘機發展崛起,中國的內亂給匈奴崛起的良機。

如果楚漢之爭再多延續幾年,冒頓絕對會進一步南下的,只是我們適時結束了內亂,加上漢家的和親政策,匈奴才放緩南下的腳步。


微史春秋


冒頓單于之位來的不是很光彩,弒父奪位,內部需要統一,周邊又有勢力強大的東胡,冒頓眼前最要做是統一北方,至於中原之地要有等他統一北方之後在做打算。

冒頓弒父奪位,通過政變得到權利,在位之初,政權不穩,冒頓的需要統一內部,加強集權。

周邊有東胡的壓迫,內部統一後,冒頓首先要攻打東胡,進而同樣北方,這時的冒頓才有和中原王朝叫板的資本,要不然就憑他的軍隊和人口,無法抗衡中原王朝。

劉邦的軍隊也不弱,白等之圍,雖然被包圍,雙雙大戰七天七夜,始終拿不下劉邦。依匈奴的人數不可能佔領大漢這麼大的疆域,最多也就是劫掠一些物資,若大漢沒有漢奸,冒頓是控制不了大漢。

所以,不是冒頓不想佔領中原,是自己的人口不足,自己的地盤都這麼大了,況且中原之地,不適合遊牧,沒必要佔領,只劫掠就可。


饕餮中國


因為他一來,楚漢都會聯合起來先揍他,他何不樂個坐山觀火!


雄紅D烈風


因為匈奴的冒頓單于在楚漢相爭,勢不兩立時,匈奴夲身的力強還不夠強大,內部還沒有完全統一,所以匈奴的冒頓單于不敢冒險逐鹿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