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名著就是這樣,一開始看不進去,看到後面卻又出不來。


《飄》這本書,若從翻譯的角度講,以電影來看,譯作《亂世佳人》比較合適,因為有亂有佳,奪人眼目;而以原著講,竊以為譯作《飄》則更為合適,原因無他,只因這個“飄”字所蘊含的浮動流離。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亂世佳人》電影劇照

此書成於美國南北戰爭後約半個世紀,是瑪格麗特的嘔心瀝血之作(如若是她隨便所為,那就是我撅著屁股望天,有眼無珠了)。

她長於亞特蘭大,周圍都是那些經歷過南北戰爭的老一輩,在這個背景下,她也花了十年功夫才創作了這一部曠世奇書。

曾經看過美高梅的得意之作《亂世佳人》,覺得很沒趣,一直看到斯佳麗捧著一把紅土發誓的畫面後便又睡著了,這是我對電影版所留有的記憶中刻畫最深的一個畫面!讀原著的時候更加深了我對這畫面的印象和理解!其他的就不甚了了了。且不說電影,說書。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亂世佳人》電影劇照--老樹之旁,夕陽西下的斷腸人

在我讀到書的後半部分時的感覺就是:這書很有可能和《基督山伯爵》一樣,用洋洋灑灑的近百萬字來解釋書的最後幾個字。

出乎所料!

這書的結尾部分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對它的期待。尤其是瑞特最後那番話,我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簡直經典至極!

感覺瑪小姐對此書男女主人公的安排有些殘忍,真的是要把美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她給他們每個人都安排了一份愛情,但每個人的愛都沒有和心儀的對方的愛發生過交集!那愛總是你來我走,我走你來。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不來更遺憾。

這樣就有點遺憾了,但不迎合你不遺憾的預演不代表它沒有反映真實愛情的俏臉!正如人所講,戰爭時期的愛情總是轟烈悽婉的,因為那愛情大都是從危險,死亡和離別手中奪來的,帶一點兒奇特的刺激,也正因如此,更讓人感覺倍加甜蜜,也會倍加珍惜。


我看過的書應該不算太少,斯佳麗是我所看過的被作者刻畫人物的形象最立體飽滿的一個!當然也有其他作家刻畫的很成功的。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亂世佳人》斯嘉麗劇照--以前的美國,有的人是真美


大凡被塑造成典型的人物,都是作者對其性格或行為的某一面或某一點進行特別的突出渲染,而對斯佳麗的塑造則是平衡了她性格的各個方面,然後突出了她本人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有貴有賤的這一整體!


她刻薄,貪財,虛偽,暴虐,淫賤,幾乎一個傳統意義上壞女人所具有的特點她都有,但我對她是生不起氣來的,因為造就以上那些缺點的原因恰恰就是她具備的那些無與倫比的優點——對愛情的執著、對生存的敬畏、對明天的希望!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字幕君,是Heaven,還是God?


她不斷去提高自己生存的技能、優越感和對別人的重要性。這是我特別欣賞她的一點。她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著,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屑一顧。乍看起來,很是瞧她不起,細想下來,誰又何嘗不是!

從某中角度講,她是一個悲劇,一個被社會,生活和她自己所聯手創作的一個悲劇。

從她草率的決定嫁給查爾斯那天起,她心裡便築了一座墳,一直葬著阿希禮那個未亡人。她從那之後的所做所為都像是她自己在表演一樣,表演給阿希禮看,他是她眼中唯一的觀眾。女為悅己者演嘛!無可厚非!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亂世佳人》電影劇照--滿眼都是求愛

她痴情到願意為他付出她所能付出的一切,從這一點來看,她無論做什麼好像都不過分了。因為那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就一個字——“愛”。也許,只要與愛粘一點兒親帶一點兒故的,都是偉大的吧。若這樣看來,她無疑是偉大的,只是她這偉大和無數人的偉大一樣——必須來自犧牲。


書中對每個人的行為都有那麼多惟妙惟肖的描寫和對心理過程的挖掘和再挖掘,成功塑造了一批像黑媽媽,阿希禮,玫蘭妮,瑞特等經典人物形象。很多你明明知道而說不出來的東西,人家作者像撒石子兒一樣撒到你那以為是金子的眼前。我是感覺到俯拾皆是,收穫頗豐的。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其中一個有特色的描寫就是當阿希禮或瑞特在那種特殊時刻面對斯佳麗講話時的表情,斯佳麗的感覺是他們雖然在正視她,但又像是在望向她身後的不知何方……第一次看到對這種情況入木的描寫,一時驚為天寫。

也許,是我少見多怪了。與人共鳴,予人啟發,是判定一本書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從這點來看,我覺得《飄》已經超標了。

說一下書中將流傳千古最後一句:“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這句話所產生的震撼如果沒讀過原著估計是很難體會的到的。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亂世佳人》電影劇照--磚家,這個表情不到位……

在未通讀此書前,我對這話的理解無非就是的“裡面蘊含著希望啊,要堅持啊”什麼的,但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

我認為作者拿此句貫穿全書並且還作為結尾的原因不會那麼簡單,因為作者本身她就不簡單。而且此句初時也是作為書名的,直到最後發行前作者才挑了“Gone with the wind ”這句詩作為書名。

另外,如果從“有希望”這個出發點去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在讀書的時候老是感覺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這句話裡面作者肯定賦予了它“不能直面實際情況、逃避的鴕鳥心態和來日可以解決的空想”的涵義。

《飄》—亂世佳人,盛世再品

疫情之下,不是所有的明天都像如圖那般美好。

讀書會有感,有感就有情。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

至於有沒有人會看,那就老母雞下蛋——隨緣了。不過,若有看官光臨,亦感蓬壁生輝!

最後,借用斯佳麗在寧靜的夜晚坐在門坎上,望著夜空,對她已故的親人說的那番話——

你們在那裡也罷,不在那裡也罷,祝你們晚安,並且——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