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夯实市域矛盾多元化解基础

夯实市域矛盾多元化解基础

——吉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访谈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试点工作中,能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检验成效的最好试金石。近年来,吉安市立足实战实效,传承井冈山红色基因,探索红色治理方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市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础。2019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5794件,化解5567件,化解成功率96.08%,有效促进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吉安曾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

吉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立足实战实效,吉安在市域社会治理的探索创新过程中,构建了上下贯通四级联动的纵向化解格局,完善了专业化、行业化横向矛盾调处平台,加上保障运行的一系列机制,大大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夯实市域矛盾多元化解基础

构建上下贯通四级联动化解格局

新法制报:矛盾纠纷,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发生了新的变化,吉安在适应这一变化中做了哪些探索?

刘兰芳:社会的快速变革中会产生纷繁多样的矛盾纠纷,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之举。吉安市坚持“纵向+横向+线上”联动,从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入手,搭建无缝对接、相互协同的多元化解平台。

相对于现在的矛盾特点,过去的化解力量显得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新时代矛盾纠纷化解要求。因此,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整合力量,全市逐步纵向推进并完善了四级调解平台建设。具体来说,市、县、乡三级依托综治中心,整合政法、公安、法院、信访、司法行政等部门职能,全部建立了实体化运行的矛盾纠纷联合化解中心,负责辖区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在村一级,则普遍建立了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信访维稳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线化解矛盾纠纷实战平台,构筑起上下贯通、四级联动的大调解格局。2019年,全市四级调解平台受理重大、疑难纠纷928件、调解成功767件,成功率82.65%。

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夯实市域矛盾多元化解基础

吉安市万安县村民说事服务来到群众家门口

推进专业和行业矛盾化解平台建设

新法制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矛盾纠纷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好的做法?

刘兰芳:以问题为导向,是我们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在梳理了吉安市近年矛盾纠纷的特点后,针对多发频发的行业领域,如卫健、教育、交通、人社、林业、水利、住建、生态等领域,横向推进了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建设。

在这些领域,整合行政、司法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调解资源,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市、县两级打造了医疗纠纷、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山林权属争议、物业管理、环境污染等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76个,制定出台了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调对接等近20项相关意见和办法。2019年,市本级专业调解平台共调处突出矛盾纠纷155件,成功化解了一起涉2000余户业主与开发商燃气及有线电视安装费纠纷。

新法制报:信息化建设对吉安的矛排工作有哪些推动作用?

刘兰芳:建设在信息化基础上的“雪亮工程”、综治中心实体化、网格化管理,为我们的社会治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借助信息化,在线上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云平台建设,即依托各级综治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市县两级行政调解职能单位和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云平台接入,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调度督办和对全市矛盾纠纷发展趋势、区域分布、案件类型的分析研判。2019年,通过云平台调度督办,有效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37件。

健全机制提升和保障多元化解实效

新法制报:矛盾排查调解工作重在源头预防,系统的工作机制是工作实效的保障。吉安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

刘兰芳:有效的机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吉安市从健全机制入手,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领域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攻坚年活动,推动矛盾纠纷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和就地化解,提升多元化解实效。

首先是健全源头预防机制。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出台《吉安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出台的必经程序和前提条件。2019年,共对189件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预防和化解了一批涉稳隐患,全市未发生因决策不当而引发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

其次是健全全方位排查机制。建立常态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与滚动排查相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严格实行村级每日排查、乡级每周排查、县级每半月排查、市级每月排查制度,做到维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盘棋。

此外,还健全了归口处理机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17类多发性社会矛盾和涉及群体利益的重大隐患、突出信访纠纷,落实党政领导和部门单位包案负责,出台了13类涉稳突出矛盾问题归口处理的责任分工。

会商研判机制的健全,让这项工作更有大局观,更有方向感。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矛盾纠纷排查和维稳工作汇报,对重大涉稳矛盾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县级层面落实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交账会议。乡镇结合每周例会、每月片会,开展矛盾纠纷研判会商,落实化解责任和工作举措。

司法确认机制的健全,是基于标本兼治的理念。全市各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通便捷通道,对调解组织和行政调解机构依法形成的调解协议,及时进行司法确认。2019年,全市对285件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将一批涉民生、涉群体、涉信访纠纷有效地化解在诉讼渠道之外,初步形成了诉调对接的多元化解工作闭环。

发扬“枫桥经验”汇聚化解合力

新法制报:“枫桥经验”的核心就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解决基层问题。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方面,吉安有什么特色亮点?

刘兰芳:“枫桥经验”的精髓,就是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发动和依靠群众。为此,我们要求多方参与,深挖资源,全面畅通多维调解路径。

首先,积极推动群众自治参与。一方面,大力推广万安县“村民说事室”、遂川县“映山红群众说理评理中心”、青原区“杨慧芝工作室”、泰和县“钟义灿说事评理室”、吉水县“胡开生工作室”等调解工作品牌,建立以调解能手命名的调解室和调解团队80余个。另一方面,依托乡贤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发挥乡贤作用,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2019年,各类调解工作室和乡贤调解纠纷3350件,其中涉脱贫攻坚类纠纷636件,把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紧扣在法治轨道和法律框架内化解矛盾纠纷这一核心,我们引导律师广泛参与,让依法化解矛盾的理念深入人心。2019年,全市律师队伍参与化解突出矛盾纠纷480余件。

我们还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两新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如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中心;在全市推广社会治安保险、医疗责任险、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险等险种,为1280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免费购买了监护人责任险;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化解纠纷。2019年,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件。

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兰芳:夯实市域矛盾多元化解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