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疾控人:捕捉病毒的幕後“戰士”

王文江,河南省第二批援鄂防疫隊隊員,許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一名年輕的業務骨幹,從前往武漢至今,已經在這次疫情的“風暴之眼”與病毒“作戰”18天。


“家裡有我,你安心工作”

自疫情發生以來,王文江就在自己的崗位上投入到了高強度、滿負荷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中,出具一份又一份標本的檢測結果。

得知我省組建援鄂防疫隊的消息,王文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毫不猶豫、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支援武漢,直面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同是醫務人員的妻子十分支持他的決定,當王文江第一時間把奔赴武漢的消息告訴妻子時,她堅定地說:“你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安心工作。”

“當時全國疫情形勢嚴峻,武漢更是處於漩渦中心,上了年紀的媽媽不免擔心。”面對母親的擔憂,王文江耐心地給家人科普,做通思想工作。“我相信科學規範的操作、專業的防護,能夠儘量避免這種潛在的危險。”

儘管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他總是抽出時間給家裡發個視頻。“我知道母親不知道多少個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妻子日夜操勞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3歲的兒子不知道在夢裡喊過多少次爸爸,盼望著他打敗病毒趕緊回家。”說到這兒,這個七尺男兒眼角溼潤。


“手中的加樣槍,就是我的武器”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結果是目前確診的重要依據。而實驗室中的檢測人員如幕後“戰士”,投身抗疫一線,和病毒面對面,如“獵手”一般“捕捉”病毒,讓其快速“現形”。

2月24日,在武漢市礄口區疾控中心,河南省援鄂第二防疫隊檢驗組與前期進駐的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進行工作對接。儘管出征武漢前已經經過視頻培訓,但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每位隊員重新進行了安全防護培訓,規範防護服的穿脫。25日河南省援鄂第二防疫隊檢驗組正式接管武漢市礄口區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工作。

疫線疾控人:捕捉病毒的幕後“戰士”

“狹小的實驗室,就是我的戰場。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充滿霧氣的護目鏡,就是我的戰衣。手中的加樣槍,就是我的武器。聚精會神、有條不紊的處理樣本,不分晝夜爭分奪秒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檢出結果,就是我的任務。”王文江說。

生物安全櫃嗡嗡作響,高壓滅菌器時不時的熱汽升騰。由於檢測工作比較重,王文江每天要全副武裝,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天要檢測300-400份樣本,工作13-14個小時。

“我每天要進入核心實驗室兩次,第一次在裡面呆了4個小時,第二次在裡面呆了近五個小時,這是對我的體力和意志力的挑戰。”王文江說,由於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和護目鏡,呼吸不暢,甚至會覺得缺氧、胸悶、頭暈、噁心。而且在實驗室裡四個小時左右不能喝水,嘴唇缺水乾裂,特別容易上火,口腔潰瘍。

“每次從實驗室裡出來,呼吸到新鮮空氣,是我感覺最幸福的時刻。”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但快速有效的篩查工作能讓潛伏的傳染源迅速被檢出,有助於及時隔離、治療,切斷傳染,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疫線疾控人:捕捉病毒的幕後“戰士”


“火線入黨,我人生中的里程碑”

“得知我們防疫隊成立臨時黨支部的消息,第一時間寫了入黨申請書。就像很多個我一樣申請火線入黨的隊友一樣,我們都想有關鍵時刻能衝上去的資格。”王文江說。

就像他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的,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他夢寐以求的願望,更堅定了他為黨和人民盡職盡責的信念。他願意在援鄂一線全情投入,時刻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圓滿完成各項防疫任務。

“火線入黨,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入黨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這是榮譽,更是責任。我一定以黨員的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築牢防線。”王文江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要做個勇敢的幕後“戰士”,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愧“病毒獵手”這個稱呼,展示河南疾控人的風采,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疫線疾控人:捕捉病毒的幕後“戰士”



供稿 | 河南第二批援鄂防疫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