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瞭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瞭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本文為腎泰網原創內容,轉發請聯繫腎泰網)

目前,臨床上多用血肌酐水平來衡量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 μmol/L時便意味著腎臟已出現損傷,超過707μmol/L就被稱為尿毒症期,需要以透析為主來進行治療。

不過肌酐雖能幫助評估腎功能,但不是足夠準確,因此我們不能光盯著這一項來看,還需要結合其他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衡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瞭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首先,為什麼說肌酐不夠準確呢?

一方面,當人體腎臟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損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比例較大時(超過50%),臨床上才會顯現血肌酐升高的情況,所以該指標並不能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

另一方面,血清肌酐有兩種來源:內源性和外源性,後者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因此肌酐值還會受飲食影響,另外,年齡、性別、體形、肌肉量等因素也會導致肌酐水平波動。

正因為肌酐的不準確性,所以當其升高時,不一定就代表著腎功能的嚴重受損。為了更準確的判定腎病是否嚴重,咱們同時還得看看其他指標,比如:

1、血尿酸。血尿酸也是反映腎功能的指標之一,這是因為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經腎臟進行排洩。當腎功能受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時,尿酸排出障礙,在體內大量蓄積,就會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檢查尿酸水平也能幫助瞭解腎病的進展。

除了排洩減少,外源性嘌呤攝入過多也會引起高尿酸。通常當血尿酸含量男性≥416 umol/L(7 mg/dl),女性≥357 umol/L(6 mg/dl)時,就可以診斷為高尿酸血癥,該症不僅會引發痛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會進一步損害腎功能,加速腎衰的進展。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瞭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2、血清尿素氮。血尿素氮是腎功能變化的重要指標,它和血尿酸、血肌酐一起合稱為腎功能三項。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產物,主要通過血流經腎小球濾過後隨尿液排出體外,各種腎實質性病變,如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都會使血尿素氮增高。

尿素氮的正常值為2.86~7.14 mmol/L,達到21.4mmol/L即為尿毒症診斷指標之一。通常當尿素氮升高時,腎小球濾過率已下降至50%以下。不過尿素氮敏感度較差,容易受蛋白質攝入量、脫水、消化道出血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結合其他指標一起分析。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除了看肌酐,瞭解這兩個指標也很關鍵


綜上,判斷腎病嚴不嚴重不能光看肌酐,要結合多項指標判定。當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中有大於等於兩項同時升高時,就要考慮腎病已相對嚴重的可能性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查明原因進行治療。

此外,除了上面說到的兩種,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素C等指標也能幫助更準確地瞭解腎功能是否受損以及受損的程度,這些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做過介紹。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