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醫護自創康復操,“火”遍武漢重症隔離病房

“大家跟我一起來,吸氣,呼氣,放鬆……”在武漢協和西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隔離病房裡,一套康復操“火”了起來,住院患者紛紛跟著醫療隊員做起康復鍛鍊,在節拍中加速康復的節奏。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成立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加油站”,通過形式多樣的康復運動,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幫助他們恢復體力,增強體質,還驅散了籠罩在患者心頭的陰霾,增強了徹底戰勝病魔的信心。

線上指導+線下鍛鍊,促進患者康復​

據中山一院醫療隊黃天雯護長介紹,目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人數不斷上升,但在院的重型、危重型患者依然不少,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礙、活動耐量下降、咳嗽、乏力、易疲勞等症狀。

為了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黃天雯護長帶領趙明和彭小瓊主管護師設立肺康復線上線下加油站,針對病情不同、自理能力不同的患者,採取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康復鍛鍊方案。

對於重症臥床患者,隊員們採取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手肘/手指運動、踝泵運動、屈膝運動、股四頭肌運動等方法促進康復;對於可下床的輕症患者,則採取舉臂運動、擴胸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等康復訓練。患者在運動過程中均監測氧飽和度,遵循循序漸進、適度鍛鍊的原則,避免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

與此同時,隊員們與患者建立起微信群,把康復視頻上傳到群裡,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的線上交流和分享,另外,醫護人員還貼心地製作和印發康復宣教單張,利用多種形式幫助患者掌握肺康復及肢體鍛鍊要領。

“看到他們漸漸康復,打心底感到高興!”

“重症患者在脫離生命危險、不缺氧的情況下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在黃天雯護長、鍾盈和趙明護士的指導和鼓勵下,一些重症患者可以慢慢屈膝、單腿抬高、轉動手腕……身體狀況也日漸有了好轉。

高先生起初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入院時有咳嗽、氣促等症狀,經過醫護人員的專業治療和主動配合康復鍛鍊,目前高先生已康復出院了,“康復操的動作比較簡單,我很快就學起來了,在進行了3到4天的訓練後,明顯感覺呼吸順暢了很多。”他點贊中山一院自創的康復健康操,並給出了好評。

另一位患者周先生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每天進行兩次康復訓練,每個動作做10-20次,“剛開始做的時候肺部有種牽扯感,慢慢地進行訓練後,肺部感覺被打開了。”目前,周先生的咳嗽、氣促症狀也已消失,核酸檢測顯示陰性,被列入計劃康復出院名單中。

“當看到他們可以漸漸康復,併為我們豎起大拇指,我們真的打心底為他們感到高興!”趙明護士欣慰地說。

3月7日,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朱慶棠隊長、臨時黨總支成守珍書記到病房瞭解重症患者救治情況,充分肯定了護理團隊這項創新性工作,鼓勵患者加強康復鍛鍊,並指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多學科合作,建立互聯網+康復服務體系,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後提供延續性居家康復指導。

戰“疫”日記:醫護自創康復操,“火”遍武漢重症隔離病房

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朱慶棠隊長、臨時黨總支成守珍書記到病房瞭解患者救治情況

戰“疫”日記:醫護自創康復操,“火”遍武漢重症隔離病房

戰“疫”日記:醫護自創康復操,“火”遍武漢重症隔離病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