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首《滿江紅》不僅道出了千古名將岳飛的一腔熱血,而且向世人述說著他武能安邦,文能抒懷。《滿江紅》作為岳飛傳世的名作,從來沒人懷疑過它的來源是否真的出自岳飛,然而自近現代學者餘嘉錫在其所著的《四庫提要辨證》中對它的出處提出質疑之後,後不斷有學者對它並非出自岳飛提出自己的看法。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滿江紅》

《滿江紅》遭受的質疑

關於質疑《滿江紅》不是出自岳飛之手的學者們提出的質疑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詞中的“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分明是表達岳飛自己30歲左右有感而作此詞,經過多年轉戰,行程超8000裡,完全符實。於是,有學者提出質疑:首先,作詞時直接用自己的事蹟作為典故,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一種情況;其次,一般的英雄詩詞中,大抵都是想做英雄而不得的詩詞人才會借他人來創作,通過歌頌讚美英雄來寄託自己的情感。由此推測, 《滿江紅》是他人假借岳飛之口所作。

2.詞中出現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一句中表達的行軍路線與岳飛“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的行軍路線不一致,這是違背地理常識的,如果《滿江紅》真的出自岳飛之手,那不至於會將自己作戰的方向都搞反了。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3. 岳飛的孫子岳珂編纂了一部《金陀粹編》,其中的《嶽王家集》並未收錄這首詞,如果《滿江紅》真的是岳飛所作,那這首詞怎麼沒被岳珂收錄進去,該詞反而最早出現在明朝徐玠所編攥的《嶽武穆遺文》中呢?

因為這些疑點,引起了很多人對於《滿江紅》是否為岳飛所作的討論。但是,由於從小就聽說過岳飛,背誦過岳飛的《滿江紅》,當然十分不相信岳飛並非《滿江紅》的作者這件事,於是查找了相關資料,也找到了不同的意見。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岳家軍

《滿江紅》實乃岳飛之作

1.首先,對於詞中“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的質疑是由於岳飛把自己的事蹟當作典故來寫,更像後人所作,但是在“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後還有“塵與土”以及“雲和月”, 塵土和雲月,一個卑微,不值一提,一個如空中樓閣不切實際,說明此時的岳飛已經不在意功名並且對自己長久以來堅信要通過作戰就能收復國土的理想如同鏡花水月不可能實現。

如果該詞真的寫於岳飛30歲左右之時,那麼同時期的《寄浮圖慧海》中為何還會出現“功業要刊燕石上”這般重視功名的句子。所以,該詞應當是寫於紹興十年左右,也就是宋高宗趙構命令岳飛不準勝利,使得岳飛十年征戰毀於一旦,被迫班師回朝的時候。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南宋群臣蠟像

“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也並非是岳飛用來標榜自己的功業以及英雄事蹟,只不過是岳飛表達自己一生追求的功名實則不值一提,長久的征戰換來的是一場空的無賴,悲傷之意.所以, “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的質疑只是解讀出錯.

2.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被認為是證據的原因是與岳飛實際行軍路線的不符.但是下闕中除了“賀蘭山”還有“胡虜”和“匈奴”,眾所周知,匈奴早在南北朝時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岳飛又怎麼可能真的飲“匈奴血”呢?所以不管是“胡虜”,“匈奴”還是“賀蘭山”都是虛詞,指代的是完顏兀朮的黃龍府和金兵.如此來看,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和岳飛的行軍路線並無不同.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有關岳飛的戲劇

3.岳飛的孫子岳珂編纂的書籍中並未記錄岳飛的這首詞是揭開這場爭論的源頭.關於這一點,得從岳飛創作《滿江紅》的背景來看.

紹興十年,宋高宗在前年和金的和談中,成功的讓金國同意歸還父親徽宗的棺槨,高宗生母以及哥哥欽宗趙恆.

“昨者金國許歸河南諸路,及還梓宮,母,兄。”——《金人叛盟兀朮再犯河南令諸侯進討詔》

但是次年完顏兀朮在金國發動政變後又叛盟入侵,卻被岳飛擊敗.在這裡提一下,趙構之所以能坐上皇位,是因為他的父兄徽宗和欽宗都被完顏兀朮擄走了,所以,宋高宗怕完顏兀朮送回他的父兄,這樣他的皇位還能不能保住都是一個問題,因此,趙構需要岳飛來阻止完顏兀朮,但同時,有”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先例在,他又怕岳飛把他的位子強了.因此,宋高宗趙構對岳飛實際上是又依賴又防備的.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岳飛征戰

在這個過程中,趙構不斷的和完顏兀朮和談,為的就是坐穩自己的皇位,期間不知道進行多少次”暗中”的交涉,其中有魏良臣不斷進行口頭轉達而沒有見諸文字,但是根據後來事情的發展來看,其中最起碼有兩點趙構必須做到,第一是趙構必須稱臣,第二是岳飛必須死.最終的結果是在紹興十一年宋金兩方的議和條款中,作為戰勝國的宋卻要向金割地並且稱臣納貢.趙構迎來了自己父親的棺材和母親,哥哥繼續被扣留, ,接下來,岳飛就被”莫須有”的罪害死了, 在趙構心中自己的皇位才算真正的坐穩了.

何宋英上書言:“自曠古來,未有受辱如朝廷也!未有忍辱如陛下也!”——《三朝北盟會編》

岳飛成了這樁交易背後的犧牲品,他留下的這首《滿江紅》無疑是趙氏皇室的眼中一粒沙子,即使後來岳飛被平反了,但是岳珂又豈敢把這首詞記載進《金陀粹編》呢?那不是接皇室的傷疤嗎?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影視劇中的岳飛

寫在最後

綜上, 《滿江紅》應當就是岳飛所作,但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見解不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萬花齊放,各種學說,見解不正是造就春秋時期文化繁榮的重要原因嗎?

南宋名將岳飛傳世名作的《滿江紅》,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給出結論

岳飛雕像

參考資料:《岳飛《滿江紅》的真偽之爭》

《作者考辨及其愛國精神的現實意義》

《岳飛即滿江紅,滿江紅即岳飛》

《岳飛保家護國的神虎精神——新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