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此前,从微信战友群信息中,获悉新疆军区原炮兵210团以一营二连为主的几位老战友,筹备原210团的老战友们于六月初在河北承德相聚相会的信息。

看似由董克来、刁其成挑头,还有一杆子热心的战友跟着吆喝、搭手相助。他们说干就干,又是作计划,又是发通知,活动安排井井有条。咋一看,又见当年天山脚下大西沟畔军人的行事风格。他们思念战友情深意浓,他们饱含激情做足了准备,期待久别重逢的哪一刻……

当我接到老战友邀请参加聚会的电话,听着他哪非常熟悉而又久闻了的声音,真是闻声识人,顿感亲切。只想和他多扯几句。谈及往事,历历在目;涉人汲事,心心相悉。仿佛瞬间置身于天山脚下的大西沟畔,沉浸于激情燃烧的哪年代、哪岁月……

邀我者是二连走出的一个叫董克来的战友,是他又一次撞开了我对军营往事记忆的闸门,尤以二连的哪些人、哪些事……瞬间萦绕脑际,或清晰或蒙胧,不断浮现眼帘……

遗憾的是我因故不能成行与战友相聚相叙,有感情怀难释!抱憾之余,索性拈来记忆中二连一些人、一些事,码些文字,零零碎碎、信马由缰、东拉西扯都不管它,权当和老战友们谝了闲传,了结我个心愿!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一说二连:血脉纯正,群英荟箤

二连组建于1964年,时称:新疆军区火箭炮独立营二连;番号:疆字105部队二分队。

二连历史较短,从组建到撤拼不过21年(1964——1985)。它未能经历我军早期历史发展的光辉历程,无缘承载我军历史的荣誉称号。

二连组建正逢共和国高举"反帝"、"反修"斗争两面大旗的国际大背景下,时为新疆军区唯一装备最先进的火箭炮炮兵部队。全军同时只装备了新疆、南京、福卅、西藏四个军区四个营。我作为这个营首批补充的新兵成员,见证了这个连当初以至后期一大段时间的发展历程。

二连初建,干部来自原军区陆军四师炮兵团,骑兵一师,警卫团,阿勒泰边防团;兵员分别来自原军区陆军四师、骑兵一师、警卫团、通信团、汽车团。军区规定:选调干部的条件是同职同级,政治优秀,军事过硬且有参战经历;选调兵员的条件是五好战士,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参加过64年军事大比武,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这一条,在当时部队成员文化偏低的大环境下,已是毛麟风角、十里挑一了!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历害吧?二连乃至全营的战斗成员的结构,就是这样形成的。

仅连里初建时正、副职干部的配备,足见其强劲实力的派头:

连长:刘志有,陕北洛川人,1946年参军后,一直随王震将军从撤离延安到解放关中,一路西进,解放兰州,解放新疆,开垦戍边,直至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了半辈子的仗!着实一名久经沙场的铁血军人!当时军区有一首长来队视察,一眼认出在解放战争扶风战役中担任司号员的他,还在连长岗位上,才有了提升营后勤股长(特设)一事。

副指导员候振组(不久为指导员),甘肃张掖人。1949年正在当地上学的他,放弃学业追随王震将军大军一路西进新疆。他长期从事部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连队管理、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以手风琴、二胡为优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副连长:王福阁,甘肃礼县人,1956年参军,同样来自陆军四师。62年他本已超期服役决定复员回乡,正准备谈亲论嫁成家立业时,没料接到县武装部送来部队紧急招回的《参战通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往哪里去"……他义无返顾,重新归队。仗打完了,他提升了军干,晚了几年成亲。好在随后赢得一位年轻漂亮姑娘的芳心。与他同样经历的,还有时任三连连长、先后任过210团一营营长、副团长,一贯满口标准武威话的王万福首长。说到他我还经常思念他。记得我曾有次背里模仿他当连长时晚点名的常用话:“我们一些同致(志),不会鸟鸟(尿),不会啦石(屎)"(指:尿没对准槽,屎没对准坑)……不料,话音末落,被他迎面撞到!首长把我瓷瓷瞪了一眼:"你马进田还会个啥吗"?!说东跑西了,打住。

指挥排长:张介夫;炮排长:冯德福、曹杰祥(司务长暂缺),……都为6O年参军的湖南籍兵,都来自陆军四师炮团,都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

仅从连队初建时干部、骨干战士的派备上,不难看出军区对这支新建部队的重视,正如军区一位首长来队视察时所言:你们从上到下都是从全军区部队里撇来的油花花”。连队成员军政素质之高可见一斑。

此后二连主管干部的延续是:

连长:王福阁、杜建有、张俊海、赵成基、周成岺、田长春、刘晓安、金庆立……

指导员:樊良青,王树海,韓秀新、翟西干,许保荣、高兴华、郑长江、周述明……

二说二连:历经锤炼,不乏出色

与我军具有光荣传统的老部队相比,二连无缘经受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无缘承载光彩夺目的军功史。然而,它从建连那天起,遵照了毛主席的建军路线,跟随了时代的步伐,践行了自已的使命。

二连的历史,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历史。1964年底二连随营刚组建,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最为不过。当时除了人、武器装备,甚么都没有。没营房、没操场,没农场、没菜地,没家底、没资金……什么嘞嘞的都没有!

住,用的是乌市西郊四道岔以北弋璧滩上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废弃厂区的磚箍窑洞。还好,遮风档雨不成问题。吃喝,问题大了。水从别处拉,碱大不说,还时有时无;饭每顿每人定量分发。说来每人每月40斤供应粮,5两食用油,17.50元伙食费,在当时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不算太低,有些新兵就是冲着这供应标准来当兵的。问题在于连队没有家底补帖,饭菜没油水,副食跟不上,加之训练强度大,新兵全来自三年自然灾害重灾区,个个都象饿狼似的,多半人吃不饱肚皮。记得当年《八一》节前一日,二连有位叫周金城的新战士,夜间上哨路过伙房,一股煮肉香气扑面袭来,他不由自主入内捞得一块,顺手抓了两个馒头,美美咥了一顿。正巧,被带哨老兵发现。老兵是个识字人,第二天写出揭发他偷吃牛肉和馍的小字报。周老兄本是个幽默风趣的人,此刻他不慌不忙出奇的淡定,当着全连人的面带着他那些微口吃的语气,不紧不慢,大言不惭地说:"谁说我偷——偷着吃呢?我是拿——拿着吃的呀"!老兄特意把“拿”字的音拉的很重,用以证明他的清白。

好在半饥半饱的时间不算太久。半年多后,有军区副司令员张西钦首长来视察,随机问到一新战士:“小同志连队生话怎么样呀”?这“小同志”不加思索,回答很爽:“不行呀,额想回家呢”!“为什么呀?首长接着问”:“吃不饱么"!多亏了这位憨憨战友说了个实话,一句话惊动了首长,惊动了军区机关!从此转机来了,军区管理局动员直属部队支援火炮营:警卫团送来了大豆;通信团送来了咸菜;汽车团还送来了中印战争的战利品蟒油、食品罐头……从此再不熬煎饿着肚皮了。

二连从组建三移驻地,三建营房。第一次移住乌市水磨沟的东山,没路没房。连队硬是从东公墓死人堆里铲出一条几公里长的通道,修建住进了了一座象样的营房。第二次移住南山后峡的东南沟,连队修建、住进了地窝子。第三次移住南山大西沟,连队修建住进了正规的营房。三次移驻,三次自建真是苦了二连的同志们。那时,面对接撞而至的艰难困苦,该咋的都昨的,谁也不以为然,没见有谁叫苦叫累,习惯了,还觉得好。

更有,二连年复一年,连年累计的军事训练:妖魔山头的国防施工;红雁池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大战;遍及南、北疆的支农劳动;内部农副业生产等……无不留下了二连战友们的足跡,顷注着他们的心血。新疆国防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不容忘记二连,不容忘记210火箭团!二连的历史,二连的功绩,也是火箭炮独立营的历史、功绩!也是210火箭炮团的历史、功绩!

现在想来,那时倡导的: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铸就了钢铁军魂,锤炼了坚强意志,培养出无数栋樑。何等的珍贵、何等的了得!

三说二连:虽末参战,经得考验

二连无缘参战,却经受过有两次应战考验。

第一次:事发1965年国庆前夕。印军不安心三年前中印一仗的失败,不断制造边境事端,赿过中印边境线侵入我方境内,修筑军事设施,寻衅滋事。二连所在的军区火箭炮独立营(原疆字105部队),接到了奔赴中印边境西线配合陆军四师作战的任务。紧急作战动员会、哲师会,全营指战员表决心、写血书,个个磨拳擦掌,人人激情高涨!全营在军区炮兵部主任史丁文大校率领的有军区作战部、后勤部、直工部一班人马组成的作战指挥组指挥下,从驻地乌市水磨沟列队出发,在临行送行的一群家属子女中,其中就有二连长刘志有的妻子和他十岁左右的女儿。送者、行者中,絲毫不见爱别离苦的儿女情长,只有严整、报忠、刚烈的气氛,足显军人、军嫂的担当!要知道这些送者、行者中,很多在三年前的中印战争中,就经历过这种场面,他(她)们最清楚打仗意味着什么……!我见过“妻子送郎打东洋”的,那是在电影艺术中;我却目睹了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真实场面!哪一幕让我终生难忘。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最终,印度兵怂了,战争与二连擦肩而过。全营行军至天山脚下大西沟口,接到军区电令:"就地待令”!原来,我国外交部向印度接连发出三道照会,限其三天内撤退越境军队,拆除军事设施!印方不折不扣提前照办了,才有了军区下达的"就地待令“的命令。历史的巧合,事隔8年后,军区炮兵独立营改编入210火箭炮团,不偏不倚,营房恰好就建在这块曾"就地待命“的地皮上,一驻18个年,直至改编入炮兵第二旅。

这次军事行动随后转入冬季野营训练。我有幸派当史丁文首长的通信员,跟随他一月余天,方知这老首长还是个奇传式的人物。借此,不得不多说几句话:他1937年参加山西抗日决死队,九死一生;解放战争任淮海战役二野特种兵大队长,转战北南:抗美援朝战争任炮三师参谋长,参加过著名的金城反击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西线炮群总指挥,指挥炮点落近新德里。他戍马生涯,身经百战,多处负伤,多次立功受奖。相传他会驾坦克、装甲车、大卡車。中印战争山高缺氧,一次性急中他一把夺过司机汽车方向盘,一脚油门驾车冲上一个山头阵地,其个性风格不愧抗日敢死队。他还是我军炮兵兵种的奠基人和炮兵建设发展的卓赿贡献者。绰号“史大炮”的史丁文在任军区炮兵部主任长达I5年之久(1977年晋升军区副参谋长),全心身投入了军区炮兵部队的建设,尤其关注火炮独立营,广受炮兵部队的敬重!凡提新疆炮兵事,不可或缺"史大炮"!

第二次:事发1979年年末。祖国南疆敲响对越自卫作的战鼓,北疆中苏边境苏军百万重兵压境,苏越同盟,互相策应,中苏边境剑拨弩张,一触即发。这一次,二连随210火箭炮团沿天山腹地国防公路,直奔伊犁巩乃斯县境内的麻扎前沿防守阵地。事后我方知,麻扎要塞战略地位的特殊重要性,是对苏作战作的第一防御线。二连乃至全团指战员做足了欲血奋战,死守硬拼的准备,严阵以待月余天!最终,是北极熊长了兵败珍宝岛战争的记心,没敢轻举妄动!而全团却接受了一次临战预习锻练,最终以冬训拉练的方式而收兵。

“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见两腿泥”。有着两次临战行动经历,以我所闻所见,深信无疑:二连,上至一营,再至210团,绝对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没滴点点麻哒。

四说二连:纯朴挚著,颇有个性

军营往事十四《也说二连两、三事》

军营有句口头禅:"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前有所述,二连首任连长刘志有原本诚实、纯朴,刚正、挚著,以至挚著的有点倔犟。或许是受他"基因"的影响,二连茬茬干部多显他的"影子"。

二连第三任连长张俊海,陕西“澄县老哥”(注:`澄县老哥'含意耿直、倔犟)。记得有次他领二连在大西沟上游修水渠时,时任团参谋长刘佩之在指挥二连施工中,记不清说了一句什么话,被张大连长当面顶过去!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啊,岂敢当面顶撞上级,这不犯了大忌!团党委开会研究处分张俊海,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早就参加革命且德高望重的刘参谋长,竞出面档了:“张连长带领大家干得很辛苦呀,任务完成的很好么,批评批评对啦”。连当事人都力主批评教育,其他首长们只好罢球子了。

还有副指导员张庆义(已故),司务长王祯勤。这俩战友我写过回忆他们个性特长的小记,去年发到了战友群,有些战友或许还能记得。省笔了!再有赵成基、刁其成、董克来等等的二连战友们,一满都是一群认准的事干起来“一根筋”的哪种人。时任政委李友鹏首长有次在二连蹲点(恰好我以干事身份跟随),他曾讲“一个人得到一次表扬好比捡到一块金子;一个人受到一次批评比黄金还贵”。谁能料到,这句话尽然让董克来记了大半生,受益大半生,时至至今日,意犹未尽,还在战友群里谈其感受。张俊海连长曾鼓励刁其成:"你好好干,我这位子不定是你的"。刁其成硬憋了一口气,暗想:你说“不定”,我要一定。果然之后进位“连座”,还当上了营长。细心的群内战友或许发现,二连有位文书叫邓绍军的,几呼每天都在群内发表一篇人生心灵感悟。天复天,月复月……容易么?一看就沾二连人的疲性!

说二连人倔也罢,犟也罢,但是他们干事从不服输,件件都能做到份儿上。只说连队文体活动,就能看出二连人弄事的倔劲、拼劲。不论在火炮独立营时期、地炮团时期(后来的原54团)还是后期火炮团时期,那可是件件拿得出、叫得响!文艺活动有第一任指导员候振祖,他本身吹拉弹唱无所不通,由他领头表演的连队文艺节目,耀人耳目;第二任指导员樊良青,是来自军区军乐队的管号手,生质文艺,擅长器乐歌咏,凡拉歌打雷阵,二连最为气势;老连长杜建有喜爱兰球,硬把连里球队代表团里打到师里,还惹来自治区体委男蓝二队跑到大西沟营区和二连球队打了场比赛!牛逼不?

二连也遇倒霉的事:一度卡车栽入冰河过,炮车侧翻路沟过,接二连三摊过事,影响连队当先进。还有一些不大不小的不如人意事。亚力山大了!

连队与上级的关系,有似人际关系,也见亲疏远近。不明究理,我总感觉二连与团里的关系比较微妙,有时明显不怎么对铆,不时听到二连战友用“你们团里”、“我们咋啦“这长那短的语气,似呼二连是"后娘"养的,有股莫名的憋屈。

也难怪,二连力没少出,苦没少下,偏偏好事儿不太沾着边。君没见:评先进、受表扬的事往往擦肩而过;干部晋升很多人漫了"半拍"……。那个年代虽然部队风清气正,然而,领导层处事也难免渗杂些主观意志向、识偏见。何况,二连形成的固有倔强风气,总有不对上司脾胃处,憋倔、亏欠你二连不就自然而然了!

一头扎进去,痴言二连事。末了,我才晃然醒悟:你一个在二连没当过一天兵的人(好在一营其它单位我都呆过,蹲过二连几天点),怎好意思信口开河二连事,不怕落下班门弄斧之嫌?!

二连的事还是留着二连人说,210团的事还是留着210的战友去说,更妥帖!我,不过只说到冰山一角,权当抛磚引玉!见谅了。

马进田(马家老汉)

草于2018.6.5日

战友承德聚会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