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為何只帶了一群50多歲的老婦人

眾所周知,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政策是導致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國家的直接原因,這使很多人有了一個觀念: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大都是腐朽封閉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別的不說,清朝之前的大明王朝就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王朝,不僅有“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還在中後期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人類史上的偉大壯舉——“鄭和下西洋”

當然,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與“鄭和下西洋”不無關係,這次壯舉比麥哲倫遠航足足早了114年!但是由於資料的缺失,我們對這次航行卻知之甚少,之前還有一位美國華裔博士質疑“鄭和下西洋”是一場持續幾百年的騙局,結果卻被“狠狠打臉”!

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為何只帶了一群50多歲的老婦人

如今馬來西亞等國境內存在的“三寶公廟”就是“鄭和下西洋”的最好證據,所以鄭和“鐵定”是下西洋了,但具體的動機,航行的細節,甚至船隻的大小,相關人員的配備我們都不清楚,這是因為鄭和遠航的航行日誌“消失了”。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然後銷燬!

這種說法存在爭議,難道一個小小的車駕郎中竟有如此膽量?爭議歸爭議,“鄭和下西洋”的官方檔案確實不見了,以至於現在《明史》對鄭和遠航的記載都只是隻言片語!

如今網上盛傳一種說法: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只帶了一群50歲的老婦人,基於上文所述,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真憑實據的!

但是,根據本人的拙見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整理考察,卻認為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

鄭和七下西洋,但僅有第三次和第四次航行有隨行人員的相關記載,據《明實錄》所載:鄭和第三次遠航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第四次遠航的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士兵26800人,其他陰陽官、醫官、太監等若干!

雖然僅有兩次記載,但我們可以據此推斷出鄭和遠航的隨行人員極為龐大,動輒上萬!而且大都是青壯年男性,這麼大的團隊自然需要一些女性來為他們洗衣做飯,縫縫補補,所以船隊中必然會有侍女!

那為什麼是一群年過五十的老婦人,而不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呢?最起碼有以下四點原因!

首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的經驗和閱歷通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相對於年輕貌美的女子,老婦人固然在容貌上有所差距,但她們的生活經驗卻更為豐富,縫補的手藝更為嫻熟,也更能吃苦一些,鄭和船隊大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自然需要一些手腳麻利,幹活勤快,經驗豐富的人來幫他們縫縫補補,處理生活瑣事,而符合這些條件的只能是老婦人,若是帶上一群嬌滴滴的弱女子,指不定誰照顧誰呢!

其次:帶上年輕的女子固然賞心悅目,卻極有可能引起諸多不必要的麻煩,海上航行極為枯燥乏味,放眼望去盡是茫茫大海,而且航行時間很長,動輒一年半載,鄭和船隊又大都是一些血氣方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若是身邊有一群年輕貌美的女子,必然會有人“心神盪漾”,難以把持,屆時定會滋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導致船隊軍心渙散,難以管理!

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為何只帶了一群50多歲的老婦人

鄭和遠航是“宣揚國威”的壯舉,隨行人員需得凜然偉岸,容光煥發,豈能因為一群女子擾亂軍心!

再次:年輕女子每月會有“月事”的煩惱,船隊人員眾多,船上空間又極為有限,無法單獨為年輕女性提供私密的空間,而年過五十的老婦人已經“絕經”,自然沒有這麼多的麻煩事,更為重要的是,出於對大海的敬畏,舊時航行忌諱頗多,最怕“見紅”,而年輕女子每月必“見紅”,帶上年輕女子豈不是“自尋死路”?

最後:鄭和是“三寶太監”,生理有缺陷,無法行男女之事,若是帶上一群年輕貌美的女子豈不是自尋煩惱,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人與那些女子“眉來眼去”,自己卻“有心無力”,這讓他如何自處!雖然咱們這個猜測有些“惡趣味”,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是鄭和也難以免俗!

因此,從各方面來考量,還是老婦人的“性價比”更高一點,所以我們說鄭和船隊帶的都是年過五十的老婦人極有可能是真的!

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為何只帶了一群50多歲的老婦人

小結:

近年來,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爭議越來越多,爭議的內容包括遠航是否真的存在、遠航的目的,遠航的航線,遠航的利弊與影響等等,人們對此各持己見,爭執不休,爭議最大的當屬“鄭和下西洋”究竟有沒有必要,畢竟這七次遠航勞民傷財,明朝國庫因此而空虛,卻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年輕女子,為何只帶了一群50多歲的老婦人

其實,爭論鄭和下西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已經沒有意義了,畢竟一切已經發生,一切也已經過去了,毋庸置疑的是,“鄭和下西洋”確實是人類史上的一次壯舉!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