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我們常說自古文人多清高,似乎在用這簡單的清高二字詮釋無數人傑的墜落,屈原投石自盡,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還有文革時期走向絕路的無數。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清高好嗎?清高不好嗎?網絡上對於清高的解釋是“品德純潔高尚,不同流合汙”,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後面又出現了一句新的解釋叫做“有時也指為人高傲,不合群”。然而,這句“有時”釋義似乎才是當下的常態。人們說人清高常常會附帶一個不屑的語氣或者眼神,明褒暗貶,即便那句清高之下是說話者的自愧不如與羨慕乃至嫉妒。其實要筆者說,何必如此解釋而多此一舉呢?竟讓一個褒義詞淪落至此番境地?試問,哪一個品行高尚不同流合汙的人會合群?合那汙濁的群嗎?什麼叫不同流合汙?這群體已然成流水之勢,護住本心之人自然不合群。在那群視利益為畢生追求的人眼中,講品行、論氣節的人不就是孤傲固執的嗎?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我們為什麼可以將這兩種釋義區分開來,而並無覺不恰?是因為我們認同清高者的不合群,他們合了我們如今道德認同的“群”,但在當時,這群被我們如今仰視欽佩的清高者面臨的是與社會乃至世界背離的境地,即便他們身邊或許也有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圈子群體,也仍然無法逃開被多數人疏離的尷尬處境。

清高,從來就不會是一個貶義詞,而今地位卻越來越不堪,筆者有些彷徨,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越來越接近那時同流合汙的“群”了,所以才會越來越將清高視為不合群呢?

清高者,或許能成為後人敬仰的存在,成為後人的精神支柱,但他們本身作為一群艱難的獨旅者,卻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悲哀,故而我們為那個時代不曾泯滅優秀的他們而慶幸的同時,也該盡其所能地理解他們的孤獨(部分人所謂的不合群),雖時過境遷,也未嘗不可以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慰藉。

記得開頭所說文人多清高,其實清高哪裡分文武呢?項羽,在筆者看來就是合格的清高者,當然,無數人說他剛愎自用,尤其體現在鴻門宴一段中,那麼筆者此處就從鴻門宴中項羽的心路角度簡單闡述一下筆者的觀點。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鴻門宴

首先,項羽的文韜武略相信即便不認可他的人也無法忽視,他西楚霸王的威名並不是憑空得來的,那麼這樣一個戰神級別的人物難道就不知道排除隱患嗎?他不會是莽夫,就算相信了劉邦的無能,難道不知道寧錯殺不放過的道理嗎?無論劉邦才能如何,劉邦依舊是他的競爭者,只有斬草除根才會是萬無一失的上上策。但是即便有范增的再三指示,項羽還是沒有選擇動手。這裡的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最主觀的一點自然是他個人的性格,因為他清高(非自視清高)。

如果他不清高,他就不該保留著一點仁義之心放過劉邦,寧放過,不錯殺。

如果他不清高,他就不該在樊噲無禮護主的時候視而不見,反而以禮待之。

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厭惡項羽的言辭,筆者不置可否,可是你們抨擊他不忠不義、殘暴不仁、心胸狹窄的同時,恐怕也只能用他目光短淺、剛愎自用的理由來解釋他鴻門宴上的行為了,你們說正史如此,可正史何時告訴你們項羽愚蠢了呢?何況,歷史孰真孰假,光憑史書又如何蓋棺定論?近年可是連火燒阿房一事都有了疑點。

你喜歡項羽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0人
0%
討厭
0人
0%
無感
<button>投票/<button>


關於項羽,筆者想,最讓愛他之人嘆息的就是他選擇了烏江自刎,因為一時的失利而放棄生命的行為使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項羽偏不,還是因為他這讓人又愛又恨的清高。他說,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是因為他愛臉面,而是因為他骨子裡的信仰仍然是那快要遠去的春秋禮義,我們的不理解,正是因為清高是孤獨者的特權,而孤獨者向來缺少發言的機會,而項羽的傲氣讓他痛苦不堪,所以他選擇死亡。愛他的人為他配上美人虞姬,為這個孤獨者踐行。人們總是喜歡看到一個鐵血英雄俠骨柔情的一面,是不忍看他活著時孤獨,死後談起時依舊孤獨,這是人們對於孤獨者最好的也是唯一能做的禮讚,同時也是對於孤獨者的一種認同。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沉默的螺旋效應

當然,項羽確實是一個富有爭議性的甚至撲朔迷離的角色,故而筆者再談一位相對風評不錯的人物——李白。詩仙的詩句無人不曾讀過,吾等都愛極了那個詩中瀟灑不羈、不畏權貴、隨性率真的李太白,然而李白也似乎並不是真的那麼灑脫。因為身世無法參加科舉的李白,半生都在為獲得賞識而為官報效朝廷的夢想鬥爭,幾番輾轉,最終還是不過一年便被賜金放還。說到底,還是因為清高。李白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知,所以難免有些眼高於頂,這就少不了得罪一些人,而放眼當時的天下,也確實少有能和他一較高下的人物,這樣才華卓絕的李白那真的是一個狂,再加上李白所謂的官職翰林待詔不過一個閒散文職,遠遠滿足不了他的政治抱負,結果也是自然而然的。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說李白孤獨,是因為當權者的不賞識,或者說唐玄宗只看到李白的文學天賦,只當他是一個舞文弄墨的侍從,而不曾將他看作一個政客。如此一來,李白越是清高就越是孤獨,越是孤獨就越是清高。

他的清高,是他才華的天下無雙造就的,他有資格清高,當無人來做這個伯樂,他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孤獨者的本分,賜予這個世界一個高不可攀的驕傲眼神,配好他身側的長劍,懸一壺酒葫蘆,揚長而去,留下孤獨者的清高,交與後人評說。

現在網絡上常常會出現一些學霸人設,眾說紛紜,也有人酸,罵其清高,說其炫耀,其實大可不必。人設孰真孰假尚且難辨,但清高作為孤獨者的特權,你越是嗤之以鼻,越是成全他人的孤獨,坐實他人的清高者身份。因為在真正的學霸與大神眼裡,這樣的行為,無異於跳樑小醜,暴露說話者自己的內心陰暗。而若是為博關注的假人設,就更不必了,這豈不是在為其增加熱度嗎?倒不如一笑而過,執一卷書,品一壺茶,把自己變成那個讓別人酸的對象。

清高者其實從來不缺少,這個時代缺少的不過是真正敢於一個人、一條路,一直走下去的孤獨者。

清高,未嘗不是一種孤獨者的特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