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中小企業老闆應當醒來了

2019年9月份“馬雲將價值5千億美元的阿里巴巴交給了張勇”的新聞,讓網友們輿論紛紛,大家都在懷疑:“沒有了馬雲的阿里,還能行嗎?而馬雲不以為然,在阿里成立20週年的時候,把阿里的未來交給了這位在媒體面前只談工作的張勇,還說這是他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事實上張勇在阿里巴巴這個平臺上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他區分了淘寶網和淘寶商城的定位,還創立“雙十一狂歡購物節”,打造瞭如今的手機淘寶。

張勇獲得這一系列的成功運營除了自身卓越的才華和開拓的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馬雲的用人理念—善於給下屬放權。一個空有一身本領的大將,如果沒有將軍的賞識,他的才能也沒有用武之地。騰訊的掌舵人馬化騰也是如此,在微信研發方面大力支持張小龍,給予他眾多特權,才讓微信在研發之初大放異彩成長為如今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0億的聊天app。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談論是老闆成就了員工還是員工成就了老闆,但一個具有智慧的老闆應當對自己的員工適當放權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至今,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徵,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核心,中小企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中不放權就是一個。在眾多不放權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老闆不放權。作為中小企業的老闆,他們總想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害怕過度分權會導致內部群雄割據,這就像古代皇帝和武將的關係一般,皇帝給武將的權力過大,會造成武將擁兵自重、起兵造反的結局。除此之外,老闆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個人英雄主義,他們滿足於自身的虛榮心以及證明自己能力的慾望,總覺得企業在自己手上才能走的更加長遠。這些狀況恰恰就是

拉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差距的原因

近些年,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少大企業開始慢下來思考企業發展問題,發現中國企業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壽命比較短,經營上百年的現代企業幾乎沒有,反而歐美國家的一些企業能夠持續一兩個世紀。所以,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就堅定了自己的目標,要建立一家讓中國和世界驕傲的公司,讓公司能夠持久的發展102年。同時,他也明白,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伴公司走過102年,能夠為公司帶來持續發展的是治理制度、文化體系以及不斷有新人加入的人才梯隊”。所以,2009年,全球還在經濟危機的籠罩之下,阿里巴巴就開始佈局,搭建自己的人才制度,開啟管理層培育與迭代計劃。就在阿里巴巴十週年年會上,馬雲帶著十八位羅漢登上年會舞臺,正式宣佈辭去創始人的職位,為阿里巴巴後續的合夥人制度鋪平基礎。2013年,被馬雲稱作內部動力機制的合夥人制度正式公佈,其中合夥人內的成員不是原來的創始人,也不是公司的股東,而是一群在阿里工作5年以上,有夢想且具備優秀領導能力,對公司文化高度認同,願意為公司文化和發展竭盡全力的阿里人。隨著,阿里合夥人增至36名,人才梯隊的制度逐漸成熟,馬雲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策。在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佈了一封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信中宣佈了他的接班人計劃,即2019年的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由現任阿里總裁張勇接任。他還提到:“作為接班人計劃的主角張勇,是阿里合夥人制度中最卓越的成員之一”。且在今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馬雲演唱《怒放的生命》宣告正式卸任,張勇正式接替馬雲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馬雲同阿里花費1年緩衝期+10年打磨的合夥人制度,讓張勇在阿里這片樹林中長成參天大樹。

企業管理:中小企業老闆應當醒來了


張勇是2008年的時候來到了阿里巴巴,剛進來的第一年,因為提出通過增加技術服務費用和違約保證金區分淘寶商城與淘寶的定位致使眾多小商戶組織起來集體攻擊商家。而馬雲並沒有因這場衝突責怪張勇,反而出面解決衝突並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從他參與設計淘寶商業模式,到任職阿里首席運營官,再到接任CEO,直至接替馬雲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從他建立天貓國際,創立雙十一購物節,僅一個半小時就突破了千億銷售額;帶領阿里將PC端流量和資源引入移動端;藉助阿里的大數據以及互聯網技術,為手機淘寶賦能,共建移動端生態環境,讓阿里從一個商業體變成一個科技體。在這11年裡,張勇已經與阿里融為一體,默默的創造屬於阿里的一個個傳奇。

張勇卓越的商業才華不可否定,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好員工肯定與一個公司的領導有關,與制度有關。一個好員工的價值體現,也與權利的分配和移交有關,而權力的分配和移交也都是領導的放權,公司的制度。馬雲和阿里的合夥人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像世界證明,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阿里想要健康充滿活力的持續發展下去,唯有依靠治理制度,文化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

看完這些,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核心的中小企業,應當醒來了,企業的發展不應該是將權力死死的抓在手中,企業長久的發展也不是依靠極個別的人,而是依靠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先進的管理理念、優秀的企業文化,中小企業的老闆要轉變固有思維,不要再向以前的君王一樣治理“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