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別投靠三個國家?究竟有何目的?漲知識了

在社會歷史上往往出現兩種明顯的傾向,同一個大家族內部的這些兄弟為實現各自的人生目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為不同的軍事政治集團服務。比如說諸葛亮及其兄弟諸葛瑾、諸葛誕他們三個人分別輔佐的是蜀漢、東吳和曹魏三個政權。

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別投靠三個國家?究竟有何目的?漲知識了

還有一種傾向是同一個家族內部的親戚朋友,互相介紹,互相引薦,為同一個軍事政治集團服務,這在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的,就像現在,民工外出打工一樣,一個人出去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會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同村裡的鄉親介紹去打工,甚至在一個工地上形成一個打工集團。

在三國時代這樣的家族也不少,比如說司馬懿家族就一直就輔佐曹魏政權;還有荀彧、荀攸叔侄兩個也都是曹操的高級幕僚、得力助手。

像諸葛亮家族的三兄弟選擇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分別輔佐劉備、孫權和曹爽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首先來說諸葛瑾,諸葛瑾的年齡比較大,諸葛瑾15歲的時候,他們的父親諸葛圭去世,當時諸葛亮只有8歲,諸葛均更小。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就跟著他的叔叔諸葛玄生活。

而這個諸葛瑾呢,因為年齡比較大,就獨立生活。當時是國家動亂,為了避亂諸葛瑾就到江東居住生活,但是諸葛瑾這個人才能很突出,當時孫權正在招賢納士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所以就把諸葛瑾納入自己的麾下。

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別投靠三個國家?究竟有何目的?漲知識了

諸葛瑾就成了孫權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後來,諸葛亮長大成人,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對天下形勢分析的很透徹,他很清楚自己雖然才華非常了得、非常出眾,可以幹出了一番事業。

但是不可能完成匡扶漢室、扭轉乾坤的大業,儘管如此他也絕對不想去做亂臣賊子的幫兇,所以他就選擇了輔佐劉備。

跟隨劉備從火燒博望、火燒赤壁、火燒上方谷靠著自己的神機妙算,諸葛亮幫助劉備打下了一片江山——蜀漢政權。

這時候的諸葛瑾呢,也已經在東吳迅速崛起,成為了東吳的大將軍,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諸葛亮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不可能靠著自己的哥哥去謀一份差事,當年他和龐統並稱兩位傑出人才,他給龐統寫了一封推薦信,龐統去找劉備沒有拿出這封推薦信,更何況諸葛亮雅量高志,才華出眾的人,他更不可能依靠別人的推薦去獲得一一番事業的成功,他必定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江山。

所以,諸葛亮必然要走上一條與他的哥哥完全不同的道路。

再說諸葛誕,諸葛誕比較年輕,諸葛誕的年齡比諸葛瑾和諸葛亮要小很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遠祖就是諸葛豐,距離他們生活的時代200年。所以說,諸葛誕與諸葛亮、諸葛瑾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他們的親戚關係已經很疏遠了。

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別投靠三個國家?究竟有何目的?漲知識了

諸葛誕一直生活在北方,是曹魏政權的勢力範圍,諸葛誕有一定的才華,再加上他和夏侯玄的關係很好。在夏侯玄的提攜之下官越做越大,成了徵西大將軍。

在東漢末年、魏晉時期有一種非常落後的制度叫門閥制度,看一個人首先要看這個人的家庭出身、門第的高低——是豪族還是寒族。

由於諸葛亮和諸葛瑾在三國時期名聲太大、影響太大,正面的促進了諸葛誕人生和事業的發展。

在歷朝歷代封建家族為了避免政治上軍事上的風險,往往會把自己的子弟引向不同的發展道路,為不同的軍事政治集團服務,避免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裡,而使整個家族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也是一種惜福保家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