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值得一看吗?

频创随行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底蕴深厚,非常值得一看!

提及荒漠,首先印入脑海的是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而在河南省洛阳市有这样一个地方——现存窟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这里是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到底有怎样的文化底蕴呢?一来起看看吧~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是诗人白居易对于龙门石窟的描述。龙门石窟风景秀丽,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这里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这里都是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山水相依,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同时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夜晚的龙门石窟,灯火通明,又是一番别致的好风景。

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巧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展现的书法艺术,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藏有造像36座、题记8块、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铜器32件、砖雕64块、石刻16件、书画碑刻160件、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背包的路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主要由西山石窟和东山香山寺组成。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著名的三大佛教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迁都洛阳前后,大约在公元493年左右,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00余年。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


找几个典型的景点大概看一下。

No.1 宾阳三洞

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中间的是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No.2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南北两壁上雕有仅2厘米高的小佛像,他们是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每个小佛像的五官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像,又刻的如此精工细作,可谓是龙门一绝。

No.3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卢舍那大佛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主尊“大卢舍那大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佛首垂微,作俯视状,似乎在关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大佛的双目更是雕刻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其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使得礼佛朝拜者无论站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角度都能与大佛的目光交汇,令人畏而不惧,可敬可亲。


No.4 香山寺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No.5 白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怎么样,是不是很值得一去呢?

我是“旅游小锦囊”独立旅游自媒体,去旅游带上小锦囊,看不一样的风景,走不一样的路!


旅游小锦囊


洛阳美景首当其冲就是山水形胜的龙门石窟。

龙门之美,感觉除了人文,还有的就是迷人的山与水,二者结合,相得益彰,美轮美奂。

龙门又称“伊阙”,两山对峙,碧水中流,春暖花开时节,两岸绿树合翠,山花烂漫。登高望远,惠风和畅,清波荡漾;龙门古桥,长龙卧波;千年大佛,威仪端庄;令人内心震撼,顶礼膜拜。

若临秋冬之日,或暖阳和风,沙鸥翱翔,鹤鸣九天。或白雪皑皑,琼花玉树,清净世界,更使人心境清净,释然超越了。

大环境美轮美奂,涯壁上的石刻更是人类瑰宝,刻像众多,雕刻精美,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所以说龙门石窟,绝对值得一看。




丝绸之路Ly


洛阳龙门石窟值得游览。在我看来,龙门石窟是洛阳最值得游览的景区。这座石窟早在2000年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河南省最早的世界遗产项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龙门石窟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

洛阳是我国最知名的古都之一,保留着不少古迹和遗址,其中龙门石窟就是其代表作。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年,跟北魏孝文帝迁都有直接关系。在此之前北魏的首都在山西大同,当时崇尚佛教,大同的云冈石窟就是这个时候开凿的。大约30多年后,首都南迁到洛阳,于是在洛阳开凿龙门石窟,一直保留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开凿,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宋朝,前后延续了400多年,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佛像,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座是唐朝开凿的卢舍那大佛,据说是以武则天为原型开凿的,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是龙门石窟10万尊佛像中最大的一尊,也是龙门石窟的标志。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山,被伊河分为东山和西山两部分,其中主要的精华在西山,东山也有一小部分石窟,都是唐朝时开凿的。游览龙门石窟要大半天时间。


river2014大河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还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每个石窟都有一段故事,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卢舍那大佛,大佛都会朝着你微笑,你说神奇吧!欢迎您来洛阳观光,到洛阳龙门石窟一游!


洛邑炎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AAAAA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宁静的蓝831


如果说中国4大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五A景区的洛阳龙门石窟不值得一看的话,那么作为洛阳人,我想说你还是来看看龙门石窟吧,否则能领会世界著名的石窟文化艺术精华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龙门山色!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

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是艺术欣赏的最佳之地。

第三,我们再从野史和民间传说来佐证一下龙门石窟的名气和故事。据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你知道卢舍那石窟佛像花费了多少银子?雕刻了多长时间吗?武则天用两万贯脂粉钱赞助建造工程,至上元二年(675年)12月完工,历时3年9个月。

第四,我们再来谈谈龙门石窟的龙门2个字是谁题的字?好吧,我把谜底揭晓了吧——龙门大桥上的是共和国元帅陈毅写的,里面那个门上的是文艺巨匠郭沫若写的!

厉害吧?这就是龙门石窟值得一看的理由和论述。


蓝毛王


来洛阳,最值得一去的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是洛阳南大门,伊水缓缓中流,两岸香山、龙门山葱茏对峙,远望像天然的门阙,春秋战国后获名“伊阙”。隋炀帝时,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得名“龙门”,“龙门”二字为陈毅元帅题写。

“龙门山色”自古为“洛阳八景”之首,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绵延约1公里,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秀美旖旎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白居易有诗赞叹,“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赏石刻艺术,到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名窟”。历经400余年之久雕刻完工的龙门石窟,今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

“奉先寺”由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开凿而成,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主佛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面容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赏书法,龙门石窟中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来龙门,不可不到白园。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眠之地,登上白园所在的东山琵琶峰,可远眺龙门石窟,赏龙门之盛景,发思古之幽情,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龙门石窟周边环境宜人,配套设施齐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随着高铁站“洛阳龙门”站的启用,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一游。


洛阳晚报


还不错,景点就不给你介绍了,给你介绍个你不知道的!最好不要节假日去,新景区入口在伊河桥东边,停车场离景区超远!看到景区大型停车场不要停,直接往南开,开到白园附近有个小型停车场,超级方便,下车后,即可上桥看石窟!


用户6132214813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头条号美食旅游达人“田间的记录簿”,一个生活在洛阳,却在四处晃悠不安分的男人。

龙门 杜甫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龙门,又称伊阙,地处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龙门山青水秀,环境清幽,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同时,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它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影响集中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6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可称为龙门宝窟

龙门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关注“田间的记录簿,”关于洛阳的一切问题,我都会告诉你最靠谱儿的答案,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