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距离武汉“封城”已经50天了,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家政府调动全国资源支援湖北、支援武汉,源源不断地物资、医疗设备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疫区,无数抗"疫"工作者不畏艰险,逆行支援。更创造了十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的神话……身处疫区的我们也因为有了这样的保障才能安心地居家隔离,为击破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为乡镇社区干部,相比之下工作难度和繁琐程度可能要比市区社区干部要大许多。面对乡镇医疗条件、生活保障、干部人手等情况落后于城市的情况,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就更加繁琐艰难,这也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了一次难度颇大的大考。

欣慰的是,答卷令人满意

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道拥有邻乡镇较大的卫生院和工业设施,在疫情发生之后几处被政府征用为临时隔离点,街道也处于封禁状态。车站社区居委会是横店街道的老街,不同于中心街道的小区设施,老街多为自建房,住户更散,管理的难度也就大大升级。车站社区这几位干部们是如何在疫情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呢?

我们可以聚焦于横店街道车站社区居委会干部——杨芳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图为奔波在社区工作中的杨芳芹

“×××,出来拿菜啦!”

每当早晚,宏和巷便会“热闹一阵子”,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这样洪亮清脆的声音。老街小巷因为发现了疑似患者,所以巷口的通道因为疫情被设岗封禁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图为志愿者与杨芳芹一起为居民送菜

杨芳芹每天都会在微信群中回答居民的各种问题,并且及时记录微信群中居民提出的生活必需品。每天,她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骑着小电驴穿梭在社区的各个巷口,有时与其他志愿者驾车运来新鲜蔬菜蛋肉,有时会为特殊人群送来必须药物,大嗓门的她只需在巷口一喊,大量的物资就会从隔离板的一边传递向另一边,在居民看来,这些物资的快速响应离不开杨芳芹和志愿者们勇于担当、奋战一线的无私大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图为杨芳芹与志愿者一起为居民送菜

“她真是个好人。”

宏和巷的情况十分特殊,这个小巷里住着很多人家,6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很多都是儿女在外工作,遇到疫情很多年轻人也不能回乡,留守在家的老人们遇到疫情更是难以生活,他们面临着很多困难,照顾起来也是非常棘手,但是在宏和巷总能见到杨芳芹和小电驴的身影,她的手机、微信随时等待着前来询问和提出需求的居民,为了解决老人不会即时使用通讯手段的情况她也让小巷的专人进行传达消息,确保每一户人都可以在她这里得到保障。“她真是个好人”是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对这个“年轻”干部的最朴素但最诚挚的赞许!杨芳芹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无私大爱将每一家都照料妥当,也让每一家人的心里在这个乍暖还寒的三月都觉得暖意浓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图为杨芳芹与志愿者们为居民进行登记

“宅在家里,出来干嘛!”

在疫情爆发的时期,车站社区发现了几个疑似病例,她立刻随隔离专用车辆一起前往该户,协助疫情医护人员转运疑似患者前往隔离点进行隔离。杨芳芹和其他社区干部们家家户户发放口罩,家家户户测量体温等级上报,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和积极防控,情况有所好转,黄陂区转为中低风险地区,但是,杨芳芹依旧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进行防控,面对不按规定随意出门走动的居民进行劝诫,看起来这个过程是最容易发生矛盾的过程,但是,杨芳芹通过自己的魄力和能力总能让辖区居民“乖乖”居家隔离,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居民们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支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图为杨芳芹忙碌在社区工作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课本中学到的诗句如今在这场疫情中杨芳芹赋予了它全面且深刻的含义,全国上下,像她这样奋斗在一线的乡镇干部数不胜数,像她这样关心着人民生命安全的抗疫英雄数不胜数,正是这样强大的力量,正是心怀民众,心怀大爱的品质,有力地诠释着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谱写着万众一心、奋勇向前的壮丽诗篇!


新闻采写&图文排版:活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