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在茫茫人海里,一定也有人和我一样,听歌时,酷爱单曲循环。


循环听歌,并不纯粹是因为好听。

也许是歌词恰好碰到了记忆的开关,也许是有个特殊的人也喜欢这首歌。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冰封的情愫也随之化冻裂开。

每次单曲循环,我都能看见歌里的剧情在上演。

2008年,高一。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Beyond的「喜欢你」。


那一年,我遇见了他,也第一次领教了,什么叫怦然心动。

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它总会刻意留存那些感情波动的瞬间。

与军训有关的几个场景,我至今还清晰地记着。

毒辣辣的太阳,热闹的拉歌环节,还有,他抱着吉他浅吟低唱这首喜欢你。

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阳光,吉他,少年……小说里的虚幻影像投射进了现实。

他显得是那么耀眼。

如此耀眼的人,居然还成了我的同桌。

于是,喜欢上他,也成了自然而然。

上课时,他的样子认真沉稳。

由于理科成绩很好,他是老师眼里的尖子生。

每次我遇到不懂的题目,他都能耐心地给我讲解清楚。

下课时,他风趣幽默,时不时地拿我开开玩笑。

时间一久,和他同宿舍的男生都喊我嫂子。

有人这样起哄,他也不反驳,只是傻笑着看我。

我没他那么放得开,虽然说不出什么斥责的话,但脸早就红透了。

高中的学习,紧张而枯燥,唯一可以调剂的是,每隔一段时间,班里就会组织一次联欢活动。

把课桌挪到左右两边,空出教室中间的位置,这就算舞台了。

表演是自愿的,只要报了名就能登台。

现在想想,好像当时也就是唱歌,这是最主要的表演项目。

从班费里拿出一点钱,买些零食回来。

台下的观众,边吃边闹。

每逢有联欢活动,他是必然参加的。

所唱的曲目,都是Beyond乐队的歌,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真的爱你……

有时是他自弹自唱,有时是他负责弹吉他,他的舍友唱。

当时很好奇,为什么人人都会唱黄家驹的歌?

有一次,联欢之前,他悄悄递给我一张纸条:今天的歌,唱给你听。

吉他早就躺在舞台的椅子上了,他走过去,抱起琴说:今天这首歌,军训时唱过,喜欢你。

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

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

望向孤单的晚灯

是那伤感的记忆

再次泛起心里无数的思念

以往片刻欢笑仍挂在脸上

愿你此刻可会知

是我衷心的说声

喜欢你 那双眼动人

笑声更迷人

……

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对他的感觉是朦胧的,那么这一刻,我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我真的喜欢他。

很喜欢。

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那次联欢,也是我和他离告白最近的一次。

很快,由于心里总想着他,我的情绪也开始波动,时而开心时而失落,成绩也跟着出现了起伏。

我明白,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

我从一个小乡村的初中,咬牙苦读三年,这才考来市里的高中。

心里一直燃着一把梦想的火,我要考上大学,我要去看更广阔的的世界。

对我来说,在至关重要的高中,腾出时间去认真喜欢一个人?

太奢侈了。

高一第二学期,座位重新调整。

我和他之间,被隔开了两排的距离。

从那起,我故意不和他说话,就算是他故意过来嬉戏打闹,我也不再有任何回应。

在学校里,我避开他可能会走的所有路线。

实在没避开的话,面对面走过时,我也会低头快走。

说不难过是骗人。

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但在那样的年纪,那样的时间,我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了。

这期间,他宿舍的兄弟都私下跑来问我,你俩怎么了?

每次我都装作没事,一笑而过。

在2008年的一座四线小城,听歌远没有现在这样方便。

忙碌的学习之余,偶尔趴在教室外的栏杆上,掏出MP4,听上一首美丽的歌,我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那个MP4里存的歌,都是他唱过的。

在不和他说话的日子里,我躲在栏杆一角,把那首喜欢你听了又听。

不知道单曲循环了多少遍。

听了一遍又一遍,也哭了一遍又一遍。

高二,分科,他理科,我文科。

文理班之间,隔开了三个教室,我和他离得更远了。

在同一间教室里,见面的机会是极多的,分班后明显少了。

但联系并没有断。

从我单方面闹情绪以来,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俩有共同的朋友,他们分别找我和他聊天,并做着各种努力,试图让我们重归于好。

他给我写过信。

在信里他说,不明白我为何突然这样,而且他懂事之后十多年没哭过了,最近因为我,竟然流过眼泪。

有大家的“调停”,再加上他一直努力包容着我的胡闹,两人的关系偶尔也会有所缓和。

我经常在心里劝自己,你可以和他坦然交流的,就像当初还没喜欢他,只把他当成普通朋友那样。

本以为,只要联系少了,或试着把他当陌生人,我的心情就能平静下来。

然而并没有。

故意避开他的时候,我发现我会主动去搜寻他的身影,可一旦看到他,又陷入矛盾和难过。

这种时好时坏的纠结,一直持续到高三。

这是发力冲刺的一年,外面走廊上的人明显少了,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埋头看书。

有一次,我趴在栏杆上,耳机里又在听喜欢你。

回想起高一时的他和我,以及那些无拘无束谈天说地的画面,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滴。

哭累了,一侧头,猛然发现他就在不远处看着我。

我赶紧慌乱地擦干眼泪,转身回了教室。

那天下了晚自习,跟舍友抱着书往宿舍走,他把我拦下了。

轻轻说了一句:“跟我来一下。”

不知为何,只听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我就安静地跟在他身后去了。

穿过教学楼,径直走到篮球场。

这一路,我们谁也没再多说一个字。

心,砰砰地跳,感觉快要窒息了。

其实在心里,我已经说服了自己。如果他今天跟我告白,我便和他在一起。

篮球场边长着一棵大榕树,叶子被晚风吹得上下起伏。

一如我当时的心潮。

“你为什么哭?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他背对着我,语气略显沉重。

我故作轻松地回他:“没什么。”

他叹了口气又问了一次。

我开始慌乱起来,我没有勇气说出喜欢你这三个字,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答案。

双方都沉默了。

那是我记忆中最长的一次沉默。

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速度很快。

我立在原地,看着他走远,直到那背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处。

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高三毕业,该做个了断了。

我把他写给我的信,上课时偷偷传的纸条,他调皮时绑在我头上的红丝带,还有他曾送我的礼物,全部打包进一个箱子。

用包装纸将箱子包好,托人带去还给了他。

他收到后,什么都没有问,一如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他还跟以前一样,会时不时给我发信息,偶尔打电话聊聊天。

我读的大学在南方,他的在北方。

每次寒暑假,高中时的朋友们总要来一次聚会,我和他也还能见到。

大二那年冬天的聚会上,在喝下一杯酒后,他突然问我:“如果那时我们在一起了,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应该还会幸福地在一起。”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其他同学大感惊讶,愣愣地看着我们,“你们……没有在一起过吗?”

从高中到大学,我和他的流言蜚语从没停过,整个年级的人都以为我们早就在一起了。

可是算下来,我和他之间,连一次正儿八经的告白都没有。

他说:“大学毕业后,假如我们在同一个城市,那我们就在一起吧。”

我说:“好。”

我又问:“如果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呢?”

他说:“那我就去你的城市找你。”

单曲循环成瘾?说明用情太深


有些约定,就是用来无法兑现的。

尚未等到毕业,我和他就都分别谈恋爱了。

对过去的感情,我们都闭口不提,默契得就像同时清空了过去。

我们终于活成了对方人生路上的过客之一。

毕业后工作了,有一次去超市买东西。

超市门口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两侧也有桌椅,台上也摆着吉他。

那是一个为了促销而搞的猜歌名活动。

我看了看那舞台和吉他,似曾相识,然后转头进了超市。

买完东西出来,已经离开超市门口一段距离时,身后飘来了熟悉的歌声,“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

从前奏一起,我就知道是它了。

主持人拿着话筒大声问着:“有人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我忍住了跑回去喊出歌名的冲动,淡然地看了看台上,在心里默念道:“Beyond,黄家驹,喜欢你。”

眼泪夺眶而出。

很久没哭过了,眼泪的味道都快忘记了。

缘起,在人群中,我看见你。

缘散,我看见你,在人群中。

谢谢你曾为我唱过歌。

喜欢你,听过多少次,早已数不清了。

只要想单曲循环了,就会点开它。

从求学到工作,从幼稚到成熟,它就一直待在我的歌单里,不离不弃。

虽然现在听的次数少了,但走在大街小巷,仍能时不时听到。

对我来说,那不是一支简单的苦涩情歌。

有一个人,就站在歌声背后。

有一段情,就串在音符之间。

像昨天,你共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