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2020年3月10日,埃隆馬斯克通過twitter宣佈了特斯拉的第一百萬輛新車正式下線,特斯拉的這第一個100萬輛,用了差不多12年的時間,從2003年創立以來,特斯拉也走過了18年的歲月。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18歲,是成熟的年齡,也是特斯拉開始收穫的年紀,首個100萬輛成績中,僅2019年就有36.75萬臺,而預計在2020年,他們可能會完成50萬臺的銷售成績。


首個“一百萬”來之不易


隨著100萬輛新車的下線,帶給特斯拉的是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外人看到的是成績斐然,但真正的辛苦或許只有馬斯克本人最為清楚。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特斯拉的首款量產車輛Roadster是一臺以蓮花Elise車身為基礎改造出來的純電動跑車,就是那臺被馬斯克用火箭送上了太空的同款。從2003年公司創立,早期的特斯拉用了5年時間才在2008年實現了Roadster的量產,由於首先面向的是高端人群,因此特斯拉的第一款車型銷量還算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2008年量產了Roadster後,特斯拉也發佈了品牌歷史上第二款新車產品Model S,該車在4年後的2012年開始量產交付,同年特斯拉發佈了第三款新車Model X,3年後的2015年開始正式交付。緊接著就是Model 3,Model Y,第二代Roadster,以及Semi電動卡車和Cybertruck電動皮卡。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從2008年第一款新車交付到2020年完成100萬輛下線,特斯拉一共用了12年時間,這12年裡特斯拉一共發佈了8款產品,看似產品節奏挺快,但實際上量產交付的只有3款車型(Model S,Model X,Model 3;老款Roadster已停產),即便是第一百萬輛下線的Model Y也是在3月15日之後才開始交付給美國市場的用戶。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工廠產能和供應鏈產能制約著特斯拉的發展,在上海工廠建設之前,特斯拉僅僅只有位於美國加州弗裡蒙特的一個工廠,在2016年的時候這家工廠的年產能僅僅只有10萬臺左右,經過不斷的擴建,在2019年已經突破了30萬臺的生產能力。當然在2020年上海工廠的生產加入,將會給特斯拉帶來很大的幫助。


除了產能,供應鏈也制約著特斯拉的發展。動力電池是特斯拉最核心的部件,而特斯拉的動力電池基本上全部依靠松下提供,產能自然收到非常大的限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斯拉在2019年才開始與LG化學合作,為Model 3提供動力電池,而在今年特斯拉又宣佈與寧德時代合作,寧德時代將成為特斯拉的第三個電池供應商,不僅如此特斯拉還將會自己生產電池。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你以為特斯拉僅僅面臨產能和供應鏈不足的問題的麼?當然不是,雖然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裡有著絕對的優勢地位,但它依然年年虧損,即便股價蹭蹭往上漲,但特斯拉依然每年都虧損上億美元。2019年整體營收245.78億美元,淨虧損8.62億美元;2018年營收214.6億美元,淨虧損9.76億美元。當然,隨著產能和銷量的提升,特斯拉的虧損在日漸縮小,畢竟比起2017年的19.6億美元的虧損,特斯拉的營收狀況已經向著非常好的方向在發展。


下一個“一百萬”需要多久?


有了第一個“一百萬”,自然就還會有後續無數個“一百萬”。而據估算,特斯拉2020年的全球銷量可能會達到50萬臺,那也就是說如果2021年不下滑的話,在2021年就可以完成第二個100萬臺的成績。第一個“一百萬”用時12年,第二個卻僅需要2年!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這是一件讓特斯拉令人害怕的事情,不過事情似乎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


1、產能情況獲得提升


2020年開始,特斯拉的上海工廠開始大規模投產,這座工廠按計劃能達到年產15萬臺的規模,不過近期有消息顯示該工廠將會增加生產線,產能可能會提高到25萬臺的規模。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特斯拉海外第二個工廠已經在德國開建,計劃在2021年7月投產,設計年產能為50萬臺,初期規劃為年產15萬臺。當然德國工廠能否像上海工廠般快速建成並投產存在不確定性,但至少特斯拉的工廠在越來越多,產能在越來越大,如果德國工廠投產,特斯拉的年產能後續可以輕鬆突破每年100萬臺的規模。


當然,馬斯克的野心不止於此,他表示過未來希望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每一個洲都建立一座超級工廠,對於一個要上天就能上天(SpaceX),要入地就能入地(Hyperloop超級高鐵)的野心家來說,這並不是一件無法實現的事情。


2、目前訂單情況已夠他們生產好幾年


特斯拉期貨式銷售積壓了足夠的訂單量,這些訂單已經足夠他們生產一段時間,因此在接下來的兩三年裡他們只需要擴大產能就可以了。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最新的小型SUV車型Model Y本月開始在美國市場交付,雖然不知道它具體有多少訂單量,但是在去年二季度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過Model Y當時的訂單總量為125萬臺。目前在中國市場預訂Model Y顯示的生產時間是2021年,美國市場預訂顯示首批交付從2020年3月開始,但沒有提示現在預訂需等待多久。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特斯拉去年發佈的全新皮卡車型Cybertruck受到熱捧,在2月份特斯拉宣佈該車的訂單總量超過了50萬臺,雖然訂金只需要100美元,但至少說明該車的前景預期是非常樂觀的,尤其是美國市場對皮卡的鐘愛,使得它的銷量不會太差。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此外,特斯拉還需要消化Roadster第二代車型和半掛車Semi的訂單,雖然訂單數量不詳,但依然足夠特斯拉為其做足充分的準備,而且馬斯克表示過全新超級跑車Roadster的年產能上限大約只有1萬臺的規模。


3、中國市場還處於待開發狀態


特斯拉中國工廠的投產將會是特斯拉逐漸打開中國市場的開始。2019年特斯拉全年36萬多臺的全球銷量中,中國市場僅僅貢獻了4萬臺。


中國市場的銷量仍然是受到產能的影響,Model 3和Model Y的市場預期在國內都是非常好的,而今年隨著中國工廠投產,預計國內銷量可以達到15萬臺的規模。


4、未來還有什麼車型?價格還會下探麼?


目前國內市場銷售最便宜的Model 3基礎版本的價格也是接近30萬,要知道30萬足以買到寶馬3系、奧迪A4L這樣的豪華B級車型,尺寸和空間都比Model 3要大,品牌也足夠豪華。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特斯拉的價格有可能進一步降低麼?這個可能性是完全有機會發生的。目前特斯拉的車型、價格都很大程度受限於產能,一旦產能提高,再推出比Model 3更入門的產品,價格甚至降低到20萬,那個時候其他品牌的電動車生存空間真的難以想象。


這就涉及到特斯拉未來的產品規劃問題。目前特斯拉並沒有太多關於未來規劃的信息,不過Model S上市已經多年,如果從交付時間算起也已經有八個年頭,不過馬斯克卻表示未來Model S和Model X不會有垂直換代產品,只會進行小改款。


這並不是汽車產品該有的節奏,但這或許是特斯拉的戰略佈局。Model S和Model Y通過小改的方式不影響用戶購買信心,同時將產品研發精力放到新的產品之上,此外市場重點銷量擔當也會有Model 3和Model Y承擔起來。總歸當下的銷量會有保證,未來的新品也有保證。


特斯拉被高估還是低估?


特斯拉於2010年6月29日正式上市,發行價為17美元,首日開盤價為19美元。到今天收盤(美國東部時間3月10日),特斯拉的股價達到了645美元,而如果不是近期的行情冷淡,可能特斯拉的股價會更高,它在今年2月曾達到過968.99美元的最高單價。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按照3月10日美股收盤價核算,特斯拉的市值為1187億美元,而此時豐田汽車的市值為1754億美元,大眾汽車的市值約771億美元(682億歐元),寶馬市值389億美元,奔馳市值388億美元。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高估?特斯拉依靠四臺車加上有限的市場佈局,年銷量30餘萬臺的成績,就輕鬆的把奔馳、大眾拋之於後,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低估?大眾、奔馳、寶馬們,都在走特斯拉的步伐,加快推進電動車品牌以及產品,但是銷量遠不及特斯拉。奔馳去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SUV車型EQC,銷量並未達到預期。

用時12年 特斯拉第一個“百萬輛”完成 未來發展會如何?

在環保和可持續課題上,或許電動車並不是最好的替代方案,但至少在燃油車再難有革命性突破的背景下,電動車成為了一種新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正是被特斯拉所發揚光大的。特斯拉的第一個100萬輛,絕不僅僅是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這麼簡單,特斯拉是要讓電動車成為主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