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產檢,必須提前熟悉的8個要點

⒈提前瞭解每次產檢的項目

每次產檢前,準媽媽需要提前瞭解檢查的具體項目和檢查方法,做好準備。

第一次產檢一般醫生會讓孕媽媽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冊,並且確定孕周,推算預產期,估妊娠期高危因素。

⒉準備好產檢所需的一切資料

把母子健康手冊、就診卡、掛號證、醫保卡、檢查申請單、處置治療單等資料整理好,放入隨身攜帶的產檢袋中。

⒊穿合適的衣服

產檢時要穿寬鬆的衣服,下裝可以選擇裙子或方便穿脫的褲子;

鞋襪都要方便穿脫,儘量不要穿連體褲襪,以免在檢查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⒋注意吃早餐的問題

第一次產檢因為要抽血,所以孕媽媽早上要空腹去做檢查,如果你的妊娠反應比較嚴重,還是建議帶些牛奶、巧克力在身上,抽血完畢補充能量。

在以後的產檢中,如果項目中沒有驗血的環節,準媽媽要注意吃好早餐,清淡一點,千萬別吃高糖、油膩的食物。

⒌充分信任醫生

產檢時,讓醫生全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要向醫生隱瞞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腎病和心臟疾病等,在孕期要堅持看專科醫生,確定是否需要調整用藥種類和方式。

同時,要把檢查結果和用藥情況告訴產檢醫生。這樣才能讓醫生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針對具體的情況安排必要的檢查。

⒍多問開放性問題

準媽媽總想知道更多關於寶寶發育和自身健康的信息,但醫生一般說得都很簡單。

如果準媽媽還想了解得更多信息,就不能籠統地問寶寶發育得好不好,能不能吃某種食物……因為面對這種問題,醫生的回答常常是簡單的“是”或“否”。

準媽媽應該多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應該多吃些什麼等。

這些問題不僅便於醫生解答,也利於準媽媽獲得更多信息。

⒎認真傾聽醫生的建議

產檢結束後,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孕周和檢查結果,提醒準媽媽一些注意事項,並給出指導。

這個時候,即便有疑惑也不要立即打斷醫生,先認真傾聽醫生的建議,等醫生說完後,再提出自己的問題。

⒏做好知識儲備

準媽媽在平時可以通過圖書、網絡,主動了解一些孕期的基本知識,對相關的專業術語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和醫生溝通時就會理解得更快一些。

第一次產檢會做哪些項目?

1.心肺聽診,量體重和血壓;常規婦科檢查(孕前三個月未檢查者)

2.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3.驗尿:主要是驗孕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孕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4.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針對孕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

5.抽血:孕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孕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孕媽媽貧血程度)、空腹血糖、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範;地中海貧血篩查(高發地區,如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超聲檢查確定是否宮內妊娠及孕周、胎兒是否存活、胎兒數目、子宮附件情況。

6.檢查子宮大小:孕婦子宮大小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各個地區記錄方式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