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紫檀—缅甸花梨—香红木

大果紫檀(学名: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是蝶形花科紫檀属植物,落叶大乔木,高10-30米,直径0.5-1米。树皮较松软,易条状剥离。外皮灰褐色至姜黄色,皮厚约1厘米。复叶是奇数羽状的。果实每年于12-2月份由绿转黄进入成熟期。豌豆般的花由4-5个花瓣组成,具有波状边缘,宽1.4-1.7厘米。果实为翅果状荚果,园片状,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种子镰刀状,长7-9毫米,种皮红褐色薄革质,种子千粒重52克。[1][2][3]

原产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4]喜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耐低温,能安全度过0℃以下的寒冬。[5]

大果紫檀拥有固氮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质量,也可应用于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退化地的林分改造。[5]其心材是制作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乐器和雕刻、美工装饰等的上等材料。[6]树皮和根可以入药,主治疗膀胱疾病和腹泻。[7]

中文名

大果紫檀

学名

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

别称

缅甸花梨、草花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10-30米,直径0.5-1米。树皮较松软,鳞片状,易条状剥离。外皮灰褐色至姜黄色,皮厚约1厘米,较软,易折断;内皮红褐色;韧皮纤维较发达,含有分散的红色汁液。复叶是奇数羽状的,长15-25厘米,有7-13个交替的小叶。小叶是椭圆形的,具有圆形底部和尖尖,长4-7.5厘米,宽2-3.5厘米。[1][2]

共6张

大果紫檀

豌豆般的花由4-5个花瓣组成,具有波状边缘,宽1.4-1.7厘米。花被排列在腋生的圆锥花序(从叶腋中出现的分枝花序)或总状花序(在茎上带有花的穗状花序)。在热带地区,开花发生在2月至4月。[1]果实每年于12-2月份由绿转黄进入成熟期。果实为翅果状荚果,园片状,直径4-6厘米,中部厚,具木质层,四周薄革质,1800-2000个/千克,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种子镰刀状,长7-9毫米,种皮红褐色薄革质。[3]

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颜色变异较大,金黄褐或浅黄色,浅红至暗砖红色,具黑色条纹,俗称“黑筋”。边材灰白色,易遭虫蛀,窄,宽2-3厘米。横断面常见黑褐色的树汁痕迹,呈水线状或片状,这是花梨木的明显特征。生长轮明显。大果紫檀的管孔在生长轮内部者较大,用肉眼就能够看到;弦向直径最大269微米,平均1.27微米,常含黄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在肉眼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傍管带状。大果紫檀的木纤维壁厚,在放大镜下能够看到木射线,波痕在放大镜下略明显或明显。[1][5]

生长环境

大果紫檀生长在海拔100-800米的丘陵和山地的热带雨林、季节性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原产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22-27℃,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全年无霜。[3]喜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耐低温,能安全度过0℃以下的寒冬。大果紫檀的适应性非常强,在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的红壤、砖红壤、沿海沙土、冲积土中都能够良性生长。[5]

分布范围

大果紫檀原产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北纬11-22.5°地带。[3][4]

大果紫檀

繁殖方法

大果紫檀的果实为荚果,9-10月份成熟。荚果常温下采用干藏法可贮藏1.5年以上。可直接播荚果,最好将荚果边缘的夔翅剪除。播种前将荚果放入60-80℃热水中浸泡24小时后播于沙床,用水量为种子量的2-3倍,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而且发芽整齐。初夏的四月份为播种最佳时间。种子出芽后20多天,苗高5-6厘米具2-4片真叶时上袋比较合适。40厘米高以上的苗木越冬能力会明显增强,遇0℃以上低温一般不会出现寒害。[6]

上袋后的苗木在中国海南2个月以后可高达40厘米,中国广州地区3个月以后才能达到相同高度。如果是从国外进口的种子,最好用浓硫酸除去种子表皮的革质层,以提高发芽率,并可杀灭病菌。用浓硫酸湿润种子后,不断搅拌种子,让其互相摩擦1分钟,破坏种子表皮的革质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若使用60℃热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发芽率则稍低。不进行处理则发芽率更低。种子的贮藏可以用胶袋密封后置于冰箱,适宜温度为5℃。种子千粒重45-67克,发芽率85-95%。[6]

栽培技术

小苗培育

装袋:小苗袋规格11厘米×11厘米×13厘米;大苗袋规格20厘米×20厘米×25厘米。营养土按95%黄心土±5%羊粪(已腐熟)配置。在换袋的前一天晚上或3-4小时前把小袋苗泥头淋湿淋透,这样在换袋时既能保持泥头湿润又不出现虑水的现象。换袋过程中,把袋泥稍加用力捏实再撕开袋子,在20厘米×20厘米×25厘米的营养袋中先装1/3袋已混好的营养土,抖平泥后把撕开袋子的小苗端正放在袋中间,扶好固定苗木,然后往苗四周加营养土,营养土盖过小苗泥头时,把小苗向上轻轻提一提松松根,抖抖营养袋,再加满营养土,按畦摆放整齐,淋足定根水,加盖遮阳网遮阴,10天后苗木生长稳定后即可揭网。[10]

淋水管理:刚换袋的苗木定根水要淋足淋透,换袋后的头十天,每天早午晚各淋水一次,水分要充足,若遇上炎热的天气,要根据营养袋的干湿情况确定是否要加淋水;苗木生长稳定后,正常情况下,早晚各淋水一次即可。淋水管理要观察苗袋营养土干湿状况而确定淋水量,营养袋变换的前阶段水分要充足,常规管理营养土保持湿润就好。[10]

除草管理: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在草尚小时,连根拔掉,除草尽可能赶在杂草的花期前进行。[10]

施肥管理:在换袋时,营养土中加5%的羊粪作基肥,苗木生长稳定后可进行追肥管理,头次施肥浓度为1%,可逐次增加至2%,一般每月施肥2次,具体施肥次数视苗木生长情况而定,可适当增加。追肥原则: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头一次施肥要稀薄,以后逐渐增加施肥量。[10]

栽植管理

虽然大果紫檀属生长粗放的树种,但其产量、质量与栽培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造林地宜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高草群落和灌丛地为好,而在土壤干燥贫瘠的岗松和稀疏矮草立地难以取得理想的产量。造林地在坡度20°以上的山坡时,宜水平带状整地,有利于水土保持。穴状整地以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或60厘米×40厘米×40厘米均可。在中国广东最好用容器苗造林,时间在萌芽发叶之前的2-3月份进行,造林株行距2米×3米或2.5米×3米。[6]

尽管大果紫檀是固氮树种,但造林时及造林后的3年内必须适当施肥,加强抚育管理(除草、松土、修枝等),才能更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强其自肥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基肥最好施有机肥5-10千克/穴,复合肥250-500克/穴,具体视情况而定。追肥则以150-250克/株为宜,在树冠下穴施后复土。大果紫檀树种萌芽能力很强,培育用材林应重视抹芽修枝,并适当提高初植密度,促进主干拔高生长,抑制侧枝萌生。如果计划营造混交林,则可与同为珍贵红木的降香黄檀(花梨)混种,它们的收获时间几乎相同;也可以与更具改土能力的相思类树种伴种,以促进珍贵树种的生长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6]

病虫防治

大果紫檀苗木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尺蠖和刺蛾。[10]

防治方法

炭疽病:①炭疽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提前做好防雨、排水等工作;②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枝,减少再侵染源;③在苗圃和林间轮换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菌毒清等杀菌剂进行防治;④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5)合理密植,加强苗圃管理。[10]

尺蠖:①选择合理防治时期,在幼虫4龄前期进行防治效果好;②害虫暴发时,可使用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防治;③从长远角度考虑,尽量使用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如2.0%的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可湿性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④保护天敌,尺蠖的天敌有蜘蛛、猎蝽和食虫虻等;⑤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10]

刺蛾:①人工摘除悬蛹;②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用90%敌百虫晶体2000-3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倍液喷洒苗木叶和茎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③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10]

主要价值

生态:大果紫檀拥有固氮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质量,也可应用于中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退化地的林分改造。[5]

共5张

大果紫檀

经济:其心材红褐色,花纹明显,材质致密硬重,不裂不翘,且散发芳香经久不衰,是制作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乐器和雕刻、美工装饰等的上等材料。[6]

药用:树皮和根可以入药,主治疗膀胱疾病和腹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