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1864年7月天京失陷時,太平天國在南方地區還有兩支規模較大的主力部隊,一支是侍王李世賢的部隊,另一支是康王汪海洋的部隊,總兵力有20多萬,它們是復興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然而太平天國內訌的老毛病再一次降臨到這批部隊和將領的身上,最終,他們在清軍猛烈的打擊下損兵折將,最終全軍覆沒。

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康王汪海洋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驍將之一,素有“擎天一柱之譽”,23歲那年他加入太平軍,投到翼王石達開麾下,在天京事變之前,太平天國能打的不少,汪海洋顯得並不耀眼。天京事變後,面對朝中無人的窘境,洪秀全大膽提拔了一批年輕戰將,這當中就有汪海洋。石達開負氣出走時,汪海洋也一同跟隨,當時很多人認為石達開的出走是“親奉密詔轉回粵西,招納英俊,廣羅賢輔”,但是他這一走帶走了太平天國幾乎所有能打的精銳部隊,導致這一時期失城陷地,軍事上陷入被動。

然而脫離了太平天國的石達開發展得並不順利,那些跟隨他的將領也逐漸看清了翼王的真實面目,最終在1860年6月,汪海洋、彭大順、朱衣點、童容海等脫離石達開率部折回,在江西,他們遇到了西征的忠王李秀成,李秀成將他們全部納入到自己的麾下,之後汪海洋跟隨李秀成轉戰東線戰場各地。

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天京失陷後,汪海洋跟隨李世賢入閩,在長汀、龍巖等地駐軍與在漳州的李世賢成為犄角之勢。之後他與來王陸順德分兵轉戰閩、粵、贛邊境地區,以圖收復天京,在此期間,汪海洋曾提詩一首表明了恢復太平天國的願望和決心:“南陽地界扎雄兵,主帥開年滅妖精;若是我主洪福大,六師下剿復天京。”

對於太平軍在福建的坐大,清政府甚是恐慌,左宗棠調集大軍分數路進行圍剿。1865年正月,汪海洋率部與清軍激戰於新泉,眼看就要打贏了,這時清軍援兵趕到,戰場形勢瞬間發生變化,汪海洋在撤退時損失不小。此戰過後, 5月19日,他與李遠繼、譚體元等兵分七路進攻永定,連日大戰,清軍擁有抬槍加上地形優勢,太平軍進攻受挫,23日汪海洋從永定撤圍,之後他由閩入粵,屯駐鎮平(今蕉嶺)因這裡又臨近江西,汪海洋打算以鎮平為根據地,伺機出擊,再與清軍周旋。

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在駐守鎮平期間,汪海洋不斷招兵買馬擴充隊伍,1865年7月湘軍鮑超部發生了鬧餉譁變,近萬人的隊伍投靠了太平軍,汪海洋的部隊一下子擴充近十萬,兵勢復振,鎮平逐漸成為太平軍在廣東地區的軍事中心,在此期間,汪海洋與清軍激戰彼此互有勝負。

兵敗漳州的李世賢聽說汪海洋那邊小日子過的不錯,化妝之後便前來投靠,被汪海洋所忌,之後遇刺身亡。汪海洋之所以要殺李世賢,原因有三:其一,李世賢是太平天國五軍主將之一,又是二等王,而他只是個三等王,李世賢窮身來投,難免有鳩佔鵲巢之意;其次,漳州被圍期間,李世賢數次求援,而汪海洋不理,恐遭清算;其三,汪海洋為立威於眾,曾將李世賢的侄子李元茂殺害,汪海洋擔心日後報復,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以“滿月酒”為名擺下鴻門宴,在李世賢酒醉後將他殺死,重蹈了“天京之變”的覆轍。

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李世賢一死,汪海洋軍中人心渙散,內部不和,據左宗棠奏稱“汪逆所以頑踞鎮平未即遠竄者,亦慮群情瓦解,一動即散耳。然鎮平居粵閩嶺脊中,巖谷幽險,掠食維艱,其勢斷難久踞。”

1865年9月30日,左宗棠攻下鎮平,汪海洋敗退而走,12月8日他與佑王李遠繼、偕王譚體元等進取廣東嘉應州(今梅縣),屢敗清軍,並擊斃了前來進攻的叛徒錢桂仁。左宗棠調集大軍合圍嘉應州,1月28日,汪海洋被左宗棠部包圍在了黃竹洋附近的塔子坳,太平軍叛將丁太陽手指龍旗旁騎白馬者就是康王汪海洋,清軍於是調集洋槍快炮對著他一陣齊射,汪海洋被流彈擊中,被抬入城中於當晚死亡。

汪海洋戰死嘉應州,南方太平軍徹底失敗

佑王李遠繼在戰鬥中不知所終,太平軍殘部在偕王譚體元的帶領下撤出嘉應州,在黃沙嶂迷路被湘軍鮑照追上,譚體元最後被俘在嘉應州鬆口堡被凌遲處死,餘眾盡被清軍斬殺,至此長江以南地區太平軍的戰鬥,以1866年2月偕王譚體元的犧牲而宣告結束。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