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須繫鈴人:現代瘟疫的“人禍論”

李永明

解鈴還須繫鈴人:現代瘟疫的“人禍論”

2020年2月的最後一週,華爾街股市在剛剛創出歷史新高後開始狂瀉,道指首次一天下降1300點,接著股市又在3月9日出現了史上第二個“黑色星期一,開盤下跌2000多點,觸動了下降7%的交易熔斷機制,並於3月11日正式進入了熊市,出現了全球市場的恐慌。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新冠狀病毒。儘管當下尚未見明確數據證明這個病毒對經濟的殺傷力,但這一波的反應已經超過了911恐怖襲擊對全球股市和經濟的影響。

解鈴還須繫鈴人:現代瘟疫的“人禍論”

史料和統計表明,“十年小疫,百年大疫“是伴隨人類萬年發展的常態。雖然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次大小瘟疫的記載,但中華民族仍然繁衍昌盛。可為什麼現代疫情似乎更恐怖,影響更廣泛,甚至輕易地發展為全球危機?

按照流行病學教科書的“鐵律”,影響瘟疫發展的三個因素是: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其中前兩個因素是長年不變的,而第三個因素在近年因人為的因素髮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

“瘟疫的傳播”包括三個方面:

  1. 病原體的傳播(空氣、接觸、血源等);
  2. 感染源的移動(患者、攜病原體動物、人控或人造病原體等);
  3. 疫情信息的傳播(官方管理機構、媒體、自媒體、民間交流等)。


上述第1點隨時間變化不大,但2和3點在近年來因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及環境的變更已經產生了鉅變。

近年來疫病傳播圖徑相關因素的變更:

  1. 交通:飛機、私家車、高鐵;
  2. 通訊:計算機、網絡、雲技術、智能手機、微信等社交軟件和自媒體平臺。


人類在交通和通訊方面的進步,對疫情的傳播途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極大地增加了病原微生物載體和疫情信息的移動速度和範圍,使疫病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影響都更廣泛,更全球化。還出現了在微生物傳播基礎上的“信息汙染”和謠言的傳播,造成的損失不可低估。

設想:百年前,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山莊農舍豬圈裡的病毒變異能傳多遠?

再想:在飛機普及之前,人們坐船從中國到歐美要一個月以上,大部分傳染病的潛伏期都過了,因此洲際傳播通常可控。

反思:如果沒電腦、手機、網絡、社交軟件和微信,可能性大部分人知曉疫情時,流行期已經結束。不會因一地疫情而引發全世界的焦慮和恐懼,甚至出現“焦慮流行病”。瘟疫同國際政治、世界經濟及股票市場也不會有必然聯繫。

因此,是現代交通和通訊改變了疫病的傳播,是人類創造的科學技術打破了自然界的傳統平衡狀態,繼而出現了新的問題。可見現代瘟疫帶來的新威脅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禍”,而“解藥”不只是要消滅或防預病毒,而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人類自己。

當然,人類改變自己並不是要放棄現代科學技術或刻意停止發展,而是要意識到科學技術不平衡發展的弊病。當前出現的交通和通訊快速發展,而相應的衛生防疫、公眾教育、法規及思維跟不上,導致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產生廣泛的恐怖影響就是沉痛的教訓。

因此,各國管理和決策部門必須首先認識到問題的要點,並做出相應的頂層設計和改革。相信,通過生命換來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及其他囯家及地區一定能夠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現代瘟疫的措施,在下次瘟疫來訪時,做的更好。

現代的瘟疫危機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哲學思考,即人類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繼續在宇宙中健康生存,做到”天人合一”。

(作者為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