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歷史性暴跌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上週五,歐佩克與俄羅斯談崩,OPEC決定取消對其自身產量的所有限制,夜盤WTI原油暴跌10%;週六,沙特大幅調低其不同級別的主要原油定價,削減的幅度至少是20年來最大,週一早盤WTI原油低開逾20%,最低下探至27.34美元/桶。恐慌情緒蔓延,國債期貨創上市以來新高,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17個品種觸及跌停,能化板塊幾乎全線跌停。

一、歐佩克與俄羅斯談崩,OPEC+減產聯盟或名存實亡

上週四OPEC在維也納舉行正式部長會議後舉行了非正式會議,會後發佈的一份聲明稱,該組織已決定建議將擬議的再減產150萬桶/日的執行期限延長至2020年底,但前提是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都參與行動。按照以往的慣例,俄羅斯通常會在最後一刻同意減產,但萬萬沒想到,OPEC與俄羅斯竟然談崩,本次會議最終以未能達成任何減產協議宣告結束。作為回應,以沙特主導的OPEC決定取消對其自身產量的所有限制,這意味著自2017年1月開始的減產協議正式結束,4月1日後各方的產量不再受到限制。

週六,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佈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其中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之最。與此同時,沙特宣佈下個月的產量將大幅增加至1000萬桶/日,同時表示如果需要增加產量,沙特將很快恢復至12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這就意味著,沙特再次打響石油價格戰,全面增產搶佔市場。2014年11月,沙特曾進行過類似操作,試圖用低油價逼死美國頁岩油,結果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一路暴跌,2016年初WTI原油最低跌至2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至26美元/桶。

OPEC月報數據顯示,1月OPEC原油產量環比減少 50.9 萬桶/日至 2885.9 萬桶/日, 減產執行率 123%。但其中的主要貢獻率來自於利比亞,1月利比亞產量 79.6 萬桶/日,環比減少34.4萬桶/日;1月沙特產量為 973.3萬桶,環增加5.7萬桶/日。如果沙特4月原油產量恢復至1000萬桶/日之上,其他產國國也爭相效仿,4月OPEC原油增產幅度或超100萬桶/日。

原油历史性暴跌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二、新冠疫情蔓延重挫原油需求,全球原油供需過剩壓力大增

2020年非OPEC原油供應增幅遠超需求增速,而疫情進一步打壓需求預期,機構大幅下調對OPEC原油需求量。在2月報告中,OPEC預期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101萬桶/日,非OPEC原油供應增加224萬桶/日,對OPEC的需求2930萬桶/日,一季度對OPEC需求僅有 2870 萬桶/日;IEA 預期 2020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82萬桶/日,非OPEC原油供應增加205萬桶/日,對OPEC的需求2841萬桶/日,一季度對OPEC需求調僅有2720萬桶/日;EIA 預期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為103萬桶/日,非OPEC原油供應增加254萬桶/日,對OPEC的需求2870萬桶/日,一季度對OPEC的需求2830萬桶/日。

對於1月OPEC原油產量,OPEC及IEA的統計數據較為一致,為2886 萬桶/日,剔除厄瓜多爾後的產量為2833萬桶/日。一季度對OPEC的需求,各機構存在較大的分歧,IEA 最為悲觀,三大機構預估的平均值在 2806萬桶/日,明顯低於1月OPEC原油產量,全球原油供需過剩壓力重現。

原油历史性暴跌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2月報告中機構只考慮了疫情對中國需求的影響,而自2月中旬以來,海外疫情肆意蔓延,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地確診病例激增。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3月8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截至北京時間8日13時,世衛組織收到的各國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達101個。而據丁香醫生數據統計,截至3月9日12時,中國境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28428例,累計死亡697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奧爾基耶娃表示,冠狀病毒疫情蔓延使得2020年實現更強勁經濟增長的希望落空。挪威獨立能源分析機構――Rystad Energy在一份報告中稱,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為50萬桶/日,2月預估為82萬桶/日,去年12月的增幅預估值為110萬桶/日。IEA表示,該機構正下調石油需求預估,新數據將在本週一晚間巴黎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本週三大機構月報將陸續出爐,繼續調降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幾無懸念,若OPEC恢復生產,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全球原油供需過剩壓力大增。

三、暴跌至絕對低價,3月波動仍將持續放大

年初以來,WTI原油主力累計跌幅超50%。具體細分一下,原油下跌主要包括兩個階段。OPEC+會議前,市場交易的主要邏輯是疫情所引發的需求擔憂,WTI原油從1月下旬的近60美元/桶跌至2月底的45美元/桶附近;OPEC+會議最終以未能達成任何減產協議宣告結束,隨後沙特再次打響價格戰,油市賴以支撐的供應收縮預期落空,市場遭遇恐慌拋售,WTI原油兩個交易日重挫近20美元/桶。

圖3.2016年底以來WTI原油走勢及關鍵影響因素(單位:美元/桶)

原油历史性暴跌 解铃还须系铃人

長期來看,30美元/桶的價格已經達到頁岩油平均作業成本,沙特及俄羅斯的傳統油田的成本價低於20美元/桶,但從財政盈虧平衡的角度來看,將會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30美元/桶之下的油價難以長期存在。

油價何時維穩,解鈴仍需繫鈴人。近期將主要重點以下兩個問題:一、海外疫情拐點何時到來?二、俄羅斯和沙特能否重回談判?國際原油價格歷史性崩跌後,俄、沙及美國態度對價格的反饋及影響至關重要。另外,3月12日歐央行利率決議、3月16日國內利率調降窗口、3月19日美聯儲利率決議等主要央行維穩經濟、金融和市場信心的貨幣政策,也增添了市場變數。大疫之年事件驅動下,需額外注意防範市場波動持續放大風險。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