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吃什麼能胖?

雪裡紅4326


“瘦”在臨床醫學上屬一種症狀,名叫“消瘦”,對“消瘦”的病史收集以及分析評估,在臨床醫學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中是一個考點。可簡單分生理和病理兩種情況。如果是天生如此,父母兄弟姐妹都是偏瘦,身體健康,各種指標正常,那就歸類為生理性,不必管它。如果是病理性,會是多種疾病的共同症狀,與攝入不足,消化吸收利用障礙,以及過度消耗有關,如過度減肥,胃腸道疾病,惡性腫瘤,結核,甲亢等等,我們要根據不同的病因作不同處理,往往病因消除了,體重自然就長起來了。如果是生理性,可嘗試從如下兩方面去增加體重。



1.在均衡飲食基礎上,增加200~500千卡左右熱量攝入,其中適當增加主食和蛋白質攝入。

攝入量>消耗量=增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輕體力勞動者,即以辦公室工作為主的人群,女性每日能量消耗量1800千卡,男性1900~2250千卡,我們根據自己工作性質,適當增200~500千卡熱量攝入。

主食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血糖唯一直接來源,血糖升高,胰島素就隨之升高,胰島素升高可以增加脂肪和蛋白質合成,也就是長胖和長肌肉。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和組織的原料和基石,是肌肉組織主要成分,食物中補充足夠蛋白質才能增加肌肉合成,肌肉才是我們最應追求的瘦體質。人體優質蛋白質來源是魚禽肉,蛋奶豆。

具體執行,每天多吃一碗米飯可增加熱量200千卡,再加一瓶純牛奶,2個雞蛋就可以增加500千卡。

2.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肌肉合成。

健身往往是先天性瘦子體重增長更為容易一些方法,並且可以達到“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完美效果。運動主要是以無氧運動為主,在健身房效果更好一些。在家的話,可以多做抗阻力運動,如俯臥撐、舉啞鈴等等,一定要以自己最大力量去訓練,舉啞鈴就要舉起最重那個。



總之,瘦子增重,飲食上要增加熱量攝入,適當促進脂肪合成,同時與運動互相配合,增加肌肉含量,以達到長重長壯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