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汉中中学“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导语:2020年开启得异常艰难,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打乱了春的脚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在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中,汉中中学的同学们响应国家政策及学校号召,坚持“停课不停学”,以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助力国家打赢这场战役。同学们纷纷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在方寸纸间用妙笔寄托深情,虽然不能奔赴抗“疫”一线,但是他们的心永远牵挂着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传递着非常时期的爱和希望。

汉中中学学子这样表达自己的体悟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疫情面前,虽然我第一次感觉到无助、恐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能,但是,当看到数以万计的逆行者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汗水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时,当看到那些年轻的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舍生忘死时,我不会忘记,这些无私无畏的英雄们,实际上也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们的样子负重前行。”身为学生,如今的我们不能冲锋在前,能做的只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掌握本领,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1)班 || 翟美婷


汉中中学教师这样“因时施教”

在2月10日,看到武汉籍司机肖红兵流浪在高速公路多日,在汉中服务区得到交警的安顿后感动得痛哭流涕的新闻时,我联想到媒体报道的一些在外地的武汉人被歧视或是没有得到合理安置的现象,结合刚刚给学生讲评过的倡议书文体要求,给学生出了一个写作训练。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希望汉中中学的学子,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学会更冷静地关注这个世界,深刻地思考这个世界,理性的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用客观的文字去反映社会现实,学会反思,提升自己。下面就是精选的几篇学生的倡议书,他们用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表达对疫情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对民族的使命,对未来的展望,写出了一篇篇或温情脉脉,或理性思索的文章。

材料如下: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络上出现各种讯息,引发全民关注。在有些地方,一些人虽然嘴里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请你面向大众,写一封倡议书,针对上述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也可以讲述你的见闻和经历。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笔下的温暖吧

0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高二(3)班 雷文斌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庚子鼠年新年,我过得忧心忡忡,忧心亲友,忧心武汉,忧心疫情。我相信大部分同胞都和我一样,希望武汉可以早日战胜疫情。可仍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冷言冷语,对正在疫情一线战斗的武汉人民避之不及。中国是一个整体,泱泱华夏五千年,我们曾经共渡风雨,如今也应同舟共济,一起去对抗疫情。

前两天有则新闻让我惊讶叹息,武汉籍司机肖红兵,1月7日离开武汉,去外地奔波送货。而当家乡因为疫情封城无法归乡后,他不得不继续在高速上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可因为鄂字的车牌,处处都在拒绝他的停留。直到1月29日,长达22天的困顿不堪的高速流浪记,才被汉中交警伸出援手划上了句号,肖红兵才得以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在温暖的床上安心的入眠。试想,倘若那个漂泊在外,家乡与亲人安危不知的人是我、是你,我们能否承受住煎熬?倘若那个四处碰壁,难寻安身之处的人是我们,我们会否觉得心寒?可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只因为他是武汉人,只因为那个处于危难关头的城市叫武汉吗?同胞们,那是我们的亲人啊,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该做的,是和武汉人民统一战线,同舟共济,而不是避之不及,既寒了人心,又丢了善心。

当然,我相信,更多的人们,是会和武汉同胞站在一起,会和千千万万的“逆行者”们一起奋战的。元宵节当天,肖红兵在十堰至天水高速汉中北服务区吃到了来自服务区工作人员的汤圆。而那些送去汤圆的,并且收留帮助肖红兵的人们,却只说了一句“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与此同时,更多的人们,在大家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为国家为武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1月28日起,山东寿光,就每日为武汉人民供应着免费的蔬菜。这些靠双手挣钱的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或许不能为生病的同胞解除病痛,但他们也在为对抗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祖国的每一处街头巷尾,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也在时时闪现:在广东佛山,1月30日下午市民李女士将1000个口罩送给南海公安分局罗村派出所的警辅人员,只为助力坚守在一线的守护者们打赢这场战役;在成都桂溪,党员干部、社区市民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排查了上千户居民,只为了可以尽可能的少一个人感染,多一个人平安......这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我们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发生着,因为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战胜疫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虽然很多的人,像我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自我隔离在家中,在“停课不停学”中用认真学习来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断努力希望将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但至少我们坚守着同一个战线,我相信有我们在,武汉人民就不是孤单的。我相信,只要中国人民能发声的发声,能做事的做事,只要我们同舟共济,疫情终将会被我们战胜,武汉终将迎来新的黎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站在你们身后的,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同胞!加油武汉!

0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善待武汉人的倡议书

高二(1)班 姚佳熙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致广大市民:

2020年的开头有些艰难,长江边的那座城市——武汉,无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疫情在神州大地上蔓延,当很多人高呼“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时候,却有一些人谈“武”色变、敬“武”远之。他们排挤、埋怨、辱骂武汉人,甚至让很多在外地的武汉人无一席之地容身。这无疑给本来就料峭的初春平添了阵阵令人心凉的寒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都生活在这广袤的神州大地,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面对疫情,我们也应同情同心、共同努力,而不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寒凉寡情的心化作利刃,再次给本就伤痕累累的武汉雪上加霜。因此,我在这里向大家倡议如下:

第一,认清敌人,科学防护。原本热闹繁华的都市街道少有人行,原本团年贺岁的亲朋隔离家中,2020年的春节,确实令人难过。而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武汉和武汉人,而是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它才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敌人。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应保持理性的头脑,合理对待网络上、生活中那些以偏概全的不实之词,用知识武装自己,科学做好防护。

第二,换位思考,善待同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家的意义,也懂得身在异地他乡的不便和孤独。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很多身处异地的武汉人都无法回家,本身对于疾病的恐惧加上身处异地的孤单,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易;而作为本地人我们就更不能让同胞们寒心,而应及时的伸出援手,给他们带去一份家的温暖,与这样一群受伤的异乡人,同衣同袍。

第三,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对于无法预知的疫情,我们应当有一份警惕,但这份警惕不是盲目、不是自私,而是科学、是有序,是对自己来往鄂或是其他疫情中心地区的信息的及时上报,是社区里鄂籍居民的及时登记和应有的科学观察、居家隔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若只是一味的排挤,定会伤了人心,破坏手足之情,反到不能有效控制疫情,事与愿违。隔离隔住的只有病毒,而温暖的爱永远不应被隔离。

第四,尽己之责,同心同力。国难在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出一份贡献,为武汉、为中国献出一份力:这份力是,我们虽然不能拯救病患,但是可以戴好自己的口罩减少一次传播;这份力是,我们虽然不能捐很多物资,但可以给身处异地的人们一份关心;这份力是,我们虽然不能战斗在一线,但也可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份力看似弱小,但若人人可以放下对武汉人、对同胞的无理指责,自觉以行动助力抗疫,那这弱小的力量也能变得巨大,正所谓“万人操弓”若“共射一招”必能“招无不中”。

“天灾无情,人有情。”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地震,我们众志成城、克服难关;2020年的疫情,我们亦会平安地团结地度过,“因为我们相信阴霾总会散去,冬天无论多么严寒也挡不住,春天的花儿绽放在温暖的春风里。”待春暖花开,疫情结束,让我们相约武汉共赏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

倡议人:汉中中学高二(1)班 姚佳熙

2020年2月13日

03你若遇寒,我心难暖

高二(1)班 唐熙萍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春节期间,一场来势凶猛的疾病从武汉迅速蔓延到了全国,带走了数百人的生命,一时之间,许多人陷入了对疫情的恐慌。

恐惧疫情是人之本性,但不少人将“恐疫”发展为“恐鄂情绪”,甚至上升到对武汉人的恶意攻击。鄂X车牌私家车遭围堵、部分酒店拒绝武汉人入住、高速服务区商家拒绝为滞留的武汉人员提供食物......这一个个消息的传来,让武汉人民以及善良的国人为之而寒心。

加强隔离的防疫措施有助于战胜疫情,我们可以理解,但若是控制不好这个度,将其演化为对武汉人正当权利的肆意践踏和侵犯,只会徒增人们的恐慌,只会让人心的分崩离析走在疫情的前面,甚至对战胜疫情甚至起到反作用。

在战疫的关键时刻,我们绝不能违背“依法科学有序”的防控原则,不分青红皂白简单搞“一刀切”,不能让我们的同胞伤心、寒心。武汉的医护人员们在战斗着,武汉人民在战斗着,党和政府在战斗着!志愿者们在战斗着!98年洪水,03非典,08年地震,泱泱我华夏从不会被困难击倒,从不会缺少对抗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参加!”“我请战!”“我先去!”“随时准备奔赴前线!”全国各地无数医生护士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国家有难,我也要出一份力”,网民们纷纷向武汉捐款;“我和我的家人会自行在家隔离,绝不出去给全国人民添乱,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武汉的许多市民纷纷发出承诺;各地政府在第一时间严查严封,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和调度,做好相关人员的隔离,尽最大努力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共同的事,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防疫、控疫工作,及时更新疫情信息,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加强对防疫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对于在外的武汉人员要提供定点服务,安排好疫情人员和隔离人员的食宿问题。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亦应承担起责任,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树立起战疫的决心和信心,尊重、理解武汉人民,适当的给予关怀和帮助。

孤军奋战、其力可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疫情当前,不要被狭隘的“地方主义”蒙蔽了双眼,一味地排斥武汉,“谈武色变”。我们应当坚信,同舟共济是唯一的出路,武汉人民是我们的同胞也是同袍,我们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人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穿上战衣,与疫区人民齐心协力,做好他们强大的后援支撑,为疫区人民贡献一份温情!

04莫让疫情隔绝人心

高二(1)班 李逸扬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在大家沉浸于新春的喜悦时,新型冠状病毒却在阖家欢乐的时刻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口罩似乎成为了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每个人都在口罩的背后担忧着他人的传染风险,久而久之疫情便在无形间隔绝了人的情感,更甚者某些地方还出现了歧视武汉人等极端荒谬的“防疫”行为,对此我向大家倡议:

一、重视疫情威胁的同时保持理性的态度,正确认识防治疫情的方式手段,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以讹传讹导致疫情的近一步扩散,侵害人民乃至国家、世界的共同利益。

二、保持警惕之心,做好自我隔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感染者,理解共同的危机、共同的目标,拒绝地域歧视。

三、维持正常人际关系,莫因疫情而疏远了感情,可利用电话、视频等交流形式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四、在舆论面前保持客观的道德评判标准,切忌人云亦云、道德绑架,不以捐款(物)的多寡来评判人的善心,尽力而为献出自己的善意才是真正值得肯定的做法。

疫情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让疫情侵扰了人心。当傲慢与偏见阻隔了人去辩驳谣言、道出真相的途径;当自我隔离成为阻隔人心间美好祝愿的借口;当无妄的警惕与猜疑伤害了同胞的情感;当舆论下个人捐赠的多少成为左右善心的唯一标准;疫情也才真正隔绝了人的心灵。将感染者的生死看作简单的数字时,那便无异于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而唤醒人心中最初的善良与关怀正缺少不了每个公民的无私与坚持。

人心因理智而深邃,人心因情感而强大,人心因团结而伟大,疫情如山却压不跨人的善良,疫情如海却无法抹去心的链接,我们的心将永远不会被疫情所隔绝。

高二(1)班 李逸扬

2020年2月13日

05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高二(1)班 宋欣渝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清词墨韵寄深情——汉中中学高二年级开展“以文战‘疫’”主题活动

2019年的冬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医疗工作者赶赴一线,中央统一调配专家物资支援疫区,各地捐赠源源不断的汇往重症疫区,民众一整月进行自我隔离,国家投入大量专项资金,依法防控同步推行……在这一项项举措之后,我们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中国总体感染人数不断在下降,武汉首家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各地有序开展复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的传来,让我们闻到了春暖花开的气息。然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开始蔓延,伊朗、日本、韩国、伊朗,一个又一个国家传来疫情爆发的消息,全世界都在面临新冠病毒疫情的威胁。

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众多国家面对疫情的消极的处理态度与舆论引导。诸如美国、法国、意大利都出现了民众歧视佩戴口罩的路人,对其辱骂甚至殴打的报道。前期的这些国家的错误的舆论宣传已然让这些民众缺失了对冠状病毒的警惕心,他们把对病毒的恐惧转为了对华人面孔或是佩戴口罩行为的歧视恐惧,这无疑让众多善良的国人为之揪心。我们没有忘记危难时刻各国人民的慷慨解囊:没有忘记俄罗斯十几吨的物资,亦没有忘记科摩罗的100欧元,哪怕闹得沸沸扬扬的“异域同天”只是华人在日团体所写的一个美丽的误会,我们也没有忘记日本普通民众在街头的募捐。所以此时此刻,当我们看见日方厚生劳动省的消极应对,看见韩国信徒不顾阻拦依然要集会,看见某些国家领导人称新冠病毒只是一场政治骗局……熟悉疫情的我们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工作而着急担忧。是啊,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希望看见部分国家对于疫情与生命的这种消极态度,因为这意味着有多少生命会因此而划上休止符,中国人爱自己的国家,亦希望这个世界美好。诚然,中国抗疫方案因我们独有的制度优越性和民族性作为支撑与保障,难以复制。但是既然有中国面对这场特殊考试交上的答卷为参考答案,有如新加坡和日本北海道之类的国家、地区也做出良好的防控方案,那么全世界其他国家,也应该超越利己主义,努力去应对并控制疫情。世界各国应当与中国通力合作,共同建立起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的体系。

而在国内,也依然存在一些不理智的声音。他们宣扬病毒感染某些国家是活该,甚至联想到一些历史问题。这种说法,是可悲可笑的。病毒面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且无可复制的,历史的错误是一代人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国家的错误,把仇恨情绪蔓延,没有大国意识,也没有大国担当,谈何面对全球化的今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不会遗忘历史,也不会宣扬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利的共同体,亦是弊的共同体。况且全球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一个国家的风雨飘摇,必定会对全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高高挂起,这是双向的要求,即是我们对外国的态度,亦应该是外国对中的态度。

世卫组织对中国对疫情的处理能力表示赞赏,而极低的死亡率也是众多资金与人力、牺牲与付出换来的,这不应该成为各国轻视新型冠状病毒的借口。当我们在面对自然的危机时,我们要牢记,我们同为人类,我们有着相似的体貌与思想,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我们有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希望的眷恋。在此时此刻,中国也好,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好,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国民守护好万家灯火。

结语:

一篇篇文章与一幅幅图片,都是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他们“我手写我心”, 与祖国同命运,与同胞共呼吸,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疫的实际行动中来,并传递着希望、爱与感动。

亲爱的凌霄学子们,这场疫情,是危机也是契机,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培育了我们公民的责任使命和担当。我相信,你们中定有人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们中将出现更多的“逆行者”,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生的座右铭;你们中定将会有更多的人以钟南山这样的真国士为榜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坚信,疫情的乌云终将散去,天空必定晴朗,胜利终将也必将属于我们。待到春风十里时,愿有繁花漫盛世!

END

指导老师:夏毓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