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史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原为黄埔军校建立时大门彩楼旁悬挂的一副对联。另有横额为“革命者来”。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悬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史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5月,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故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话可谓是对这副对联的最好注解。

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史

在抗日战期间,黄埔先期毕业的领导军官在第一线壮烈成仁者高达三千余人,上校级以上主官于第一线战死也在百余人。

军校在1924年成立之时就旨在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为中国贡献一批自己培养的将军,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它也的确做到了。随着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的胜利,黄埔军校也迁址到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又改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败退台湾的时候,这所意义非凡的学校也随之迁往台湾高雄凤山建立。

从黄埔军校在大陆正式建立,到台湾觅址再建立,黄埔军校一共收了23期学员。在台湾,黄埔继续办学到今天,已经有七十八期了。

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史

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模来看,黄埔军校给近代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在办校初期是一张非常的狼狈,全校仅仅有几十条枪,黄埔军校能够发展起来,还得感谢一下当年苏联的支持。黄埔军校教育长方鼎英曾回忆,滇军第三军军长范石生当年数落蒋介石“你在黄埔办什么鸟学校,你那几根"吹火筒",我只派一个营就可完全缴你的械。”

苏联给黄埔军校送了很多物资,包括8000支全部配有刺刀的俄式步枪、子弹400万发、10支小手枪。后来蒋介石跟苏联反目成仇,有其他特殊原因!

当时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四军校,法国的圣西尔军校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能被评上世界四大军校,基于学校三个方面,建校历史,培养人才,历史贡献!黄埔军校之所以没列入其中,其实很简单!

黄埔军校门口的一副对联,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史

作为一个学校,黄埔军校无疑是成功的,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开国元帅中有四人毕业于黄埔,开国大将和上将有11位,在中共方面都有这么多人,不要说国民党那边了,黄埔系一直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坚力量。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产物,虽然最后国共分家,但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在东征,在北伐,在析口会战,在台儿庄战役,在武汉会战,黄埔师生都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