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宮變中,16個宮女齊上陣,為什麼卻殺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古代的皇帝是絕對的高危職業,平均壽命還不到40歲,其中的短命皇帝,很多都是死於被刺殺。權臣弒君,外戚弒君,宦官弒君,敢於謀刺皇帝的人五花八門,但是,壬寅宮變卻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絕無僅有的宮女起義,而那個差點被宮女勒死的奇葩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世宗朱厚熜,即我們常說的嘉靖帝。

過程: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嘉靖皇帝服藥後,在端妃曹氏的翊坤宮就寢,夜深人靜,趁著嘉靖帝和端妃曹氏各自熟睡後,以楊金英為首的16位宮女一窩蜂湧入了翊坤宮,來到嘉靖帝的臥榻旁,用事先準備好的黃綾布套住了嘉靖帝的脖子,用力拉扯,企圖將嘉靖帝弒殺於睡夢中。

但是,無論16個宮女如何用力拉扯,卻始終無法勒死嘉靖帝。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們見嘉靖帝遲遲不死,便以為他果然是真龍天子,有不死之身,難免害怕起來。

其實,十幾個宮女齊心協力,卻殺不了熟睡中的嘉靖帝,並非因為嘉靖帝有神龍護體,而只是因為宮女們沒有殺人經驗,太緊張,把黃綾布打了死結、使不上力而已。

但是,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卻因此惶恐萬分,嚇得魂飛魄散,竟然跑到不遠處的坤寧宮,把情況報告給了方皇后。

壬寅宮變中,16個宮女齊上陣,為什麼卻殺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嘉靖皇帝劇照)

結果:

方皇后急忙帶人趕到翊坤宮,嘉靖帝並未被勒死,但由於驚嚇過度,已經昏厥,口不能言,神志不清。方皇后當機立斷,將16位涉事宮女,以及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迅速處死,等嘉靖皇帝清醒後,案件已結。

這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宮女弒君事件,由於是發生在嘉靖朝壬寅年,所以史稱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中,16個宮女齊上陣,為什麼卻殺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壬寅宮變圖)

影響:

壬寅宮變雖然沒有成功,嘉靖帝只是受到了驚嚇,並未留下特別嚴重的後遺症,但是,此事卻對嘉靖帝乃至大明王朝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壬寅宮變後,嘉靖帝便開始獨居西苑,潛心修道,不理朝政,開啟了漫長的怠政不上朝時期。從此以後,嚴嵩專權愈演愈烈,官場黑暗,國勢衰微。總之,壬寅宮變是嘉靖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在壬寅宮變發生前後,疑點重重,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以下,就讓我們一一解開這些疑點。

壬寅宮變中,16個宮女齊上陣,為什麼卻殺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宮中女子劇照)

疑點一:宮女為什麼要殺嘉靖帝?

宮女弒君,這不僅是史無前例,而且對於後果,楊金英等16位宮女不可能不知道。縱然是弒君成功,她們也絕不可能逃出戒備森嚴的皇宮。既然如此,這些平時唯命是從的弱女子,又為什麼寧可付出誅九族的代價,也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弒君呢?

眾所周知,嘉靖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他篤信道教,已經到了一種癲狂的地步,尤其痴迷於煉丹吃藥,以求長生不老。

明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宮規,宮女的年齡一般應在15到20歲之間,特殊情況也不得小於13歲。但是嘉靖帝卻從民間蒐羅了大量11到16歲的年幼宮女。這是因為,嘉靖皇帝煉製丹藥所需的“紅鉛”,其原料實則是處女經血。

為了保證宮女經血的多產和純淨,嘉靖帝強迫她們服用藥物,使經期延長,並且在經期時,只能吃桑葉、喝露水。這讓宮女們苦不堪言,血崩而死和虛脫而死者不計其數。

另外,嘉靖帝為了延年益壽,需要飲用大量甘露,每天凌晨,宮女們都必須到御花園採集露水,長此以往,身心疲憊。再加上嘉靖帝長期服用丹藥,燥熱異常,脾氣愈發古怪暴虐,鞭打宮女致死已是家常便飯。

據統計,在壬寅宮變發生前的短短几年時間裡,因各種原因被嘉靖帝折磨致死的宮女超過了兩百人。

種種原因下,宮女們不堪其辱,左右都是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殺掉嘉靖帝以解心頭之恨。

壬寅宮變中,16個宮女齊上陣,為什麼卻殺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明世宗朱厚熜畫像)

疑點二:參與弒君的女子只有16人,為什麼最終被誅殺的卻是18人?

無論是《明實錄》還是《明史》,都明確記載了當時參與弒君的女子是16人,並且個個有名有姓,來歷清楚。但是,最終受誅者卻是18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弒君大案,按理說必須交由刑部處理。但是上文提及,真正負責主持壬寅宮變案的卻是方皇后。她在未經嚴格審訊的前提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掉了18個女子,其中,除了16位參與弒君的宮女,還有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

按照方皇后的說法,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也參與了弒君,或者說,她們才是幕後主使。但是,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事發當夜,嘉靖帝確實是住在端妃的翊坤宮沒錯,但是,她最多也只是有連帶責任,罪不至死。如果端妃真要殺嘉靖帝,怎麼會傻到在自己的寢宮動手?這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更何況,端妃曹氏是嘉靖帝最寵愛的妃子,她完全沒有弒君的動機。寧嬪就更冤枉了,她在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情況下,就稀裡糊塗被方皇后處死了。

其實,這只是一場血雨腥風的後宮爭鬥。方皇后雖然貴為後宮之主,卻並不得嘉靖帝寵愛,所以,她便藉由壬寅宮變,除掉了自己的兩位重要情敵。

由於確實是方皇后救了嘉靖帝一命,所以當嘉靖帝醒來,得知兩位寵妃已死,雖然既悲憤,又難過,卻也不好立馬對救命恩人方皇后發作。但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若干年後,後宮起火,嘉靖帝卻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方皇后葬身火海。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