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心理醫生,但是為什麼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呢?

人生解憂


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如果你是一個心理素質好,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你就可以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你發現你有些抑鬱了就想辦法,使心情快樂起來。

疫情期間剛開始,我真的有點抑鬱了,後來我看電視找喜劇看,把毛衣拆了又打,邊織毛衣邊聽評書,再後來我學了抖音,再後來我學了頭條。我看到我一天天在進步,一天天有收穫,我開心了,我非常開心。周圍的人都問我,你一個人在家為什麼還這麼開心呢?我說我自己就是我自己的心理醫生,我要讓自己快樂起來,就快樂起來了。


小城桑榆


人人都是心理醫生,是從心理的自我調節方面來說的。但是又不可能人人都是心理醫生。真正的心理醫生是有嚴格的標準的。

對於輕微的心理問題,人人都可以進行自我調節,但是嚴重以後就需要找專業的心理醫生來治療了。心理醫生主要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醫生是中國文化語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歐美範疇裡的心理諮詢師加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生。

心理諮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其他心理治療人員均有醫科學習背景。


夢境外面


瞎說!題主這個問題是個悖論。全國心理諮詢師90多萬,心理治療師5000多,有處方權的心理醫生更少。哪來的人人都是心理醫生?就算你是有處方權的心理醫生,也因為有主觀影響而不能自我測評,但是也能通過優先處理軀體化的方法進行對症治療。所以這個悖論無解吧。

然而題主說的人人都是心理醫生只是一個社會現象而已,給他人出主意,幫他人分析問題。看起來好像頭頭是道,句句經典,仔細分析不過是隔靴撓癢,框框奇談而已。

有句話講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就是對這個情況的說明,自己身處其中可能會看不清事件的本質,但是身處局外的他人或許會看清一點,所以這個時候給出的建議或許有那麼一些點是可以採納的。但是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旁人是沒有辦法代替的,就像我之前講到的一個同理心的故事,沒有經歷過相同的事件,沒有過相同的感受,是沒有辦法給出相應的意見的(專業心理醫生除外)。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故事再好也是故事,事故再小也是事故。面對故事很多人可以大談特談,引經據典。因為說故事分析故事並不需要付出特別大的代價,反正嘗試的不是自己,說對了顯得自己很厲害,說錯了也不需要自己買單。所以儘可做別人的“心理醫生”。但是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是一回事了,每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要自己承擔相應後果。所以就會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前行。自己也就從他人眼中的“心理醫生”變成了一個“心理病人”。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所以在這裡我想說那些所謂的“心理醫生”們,別再打著為他人好的旗號給他人胡亂支招,因為你的所有建議都需要他人為你買單。同時也建議有心理諮詢需要的夥伴,選擇有執業資格的心理醫生專項諮詢,才不會誤人誤己。

有感而發,謝謝。

最後送題主一朵向日葵,願你的世界不在需要“心理醫生”



黑色幻想白色現實


人人都是心理醫生這句話是非常不準確的,如果說人人都是半個心理醫生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醫生在國外叫psychotherapist,也就是心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恐怕是全球對學歷要求最高的資格證了。必須是PHD學歷才可以考這個資格證的。一般的醫學博士、心理學博士還都達不到這個要求。

即使這樣,也不會是人人都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只是能更好地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更專業而已。更能有效的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誤診誤治、漏診漏治。

這就跟內科醫生也不會不得內科疾病,外科醫生也不能避免不做手術一樣。

人人都應該學習心理學,去提高我們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認知能力與調節水平。從而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質量。


心理醫生曲建英


  • 醫者不自醫,其實在心理諮詢的領域,不光是不自醫,我們自己的朋友和親人都不醫。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心理障礙和其他的生理疾病很大的一個區別是,如果是被迫的,來訪者沒有想要康復的慾望,再厲害的心理諮詢師都解決不了他的問題。所以,本質上只有自己才能治癒自己。心理諮詢只是提供一條路,走不走全在個人。
  • 不是每個心理醫生都一定有很嚴重的心理疾病,但是心理醫生一定都被某些心理問題困擾著,他們從自己身上獲得了經驗,看到了另一種希望,也看到了另一條路。
  • 每個人問題問題的那一瞬間,內心其實都是有答案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自信,對自己的答案也沒有那麼篤定,所以我們需要其他的一些人來幫我們確定這個答案。
  • 試想一下,你看到的答案不是自己想要的,你會不舒服,然後你會繼續等,等到你想要的那個答案為止。
  • 回答問題本質上也是在尋找共鳴,我們都是很孤獨的,孤獨的思想者,人和人思想上的距離比空間上的距離更難以忍受。

Amelia戒


從你的問題描述,感覺你的思維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

頭條問答中,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有很多 ,但有不少回答問題的朋友只是愛好者或者從業不久的新人。所以,不是每條回答都是沒有瑕疵的。

其二,一個專業的心理醫生就算不能自醫,也肯定比非專業人士更瞭解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狀態 ,從而能及時處理自己的問題。

第三點,要成為優秀的心理醫生一定是具備紮實的學術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案例積累,絕對不是因為他曾經心理有過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和你有共鳴


生活來點心理學


助已助人,心理諮詢師先助已才有可能助人。

所以心理諮詢師都有一個漫長的十年以上的個人心理自我體驗與成長!

而其他行業從業人員沒有這個要求。一個真正成熟的心理諮詢師培養成才是非常緩慢的!

愛護好心理諮詢師就是愛護自己!


福瓔心理諮詢師


人們有一個思維習慣,就是每當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會調動所有認知過程和內容為這個想法找諸多理由,並開始求證模式,然後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更加加深了這個想法帶來的情緒狀態,不及時調整有可能導致惡性循環,出現嚴重後果。所以,雖然人人都是心理醫生,但是“醫術”差別很大,有人有時能自愈,有人有時就不能。這也和自身抵抗力一樣,有些病能扛過去,有些時候有些病就抗不過去。所以,要加強修煉,努力學習,讓自己心理強大起來,戰勝負面情緒和不良心理影響。


靈商研究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旁觀者清,當局者謎。任何事放在別人身上都好解決 ,可一旦放到自己身上,哪怕自己知道解決房費,因為自己感覺上的問題。自己也很難走出來,解決問題。


王夷希微


可以的。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