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的?

ax魑魅魍魉


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的?如果历史上山西大槐树移民事件是真实的话,应该百家姓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姓都是大槐树迁移出来的。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洪洞大槐树也因此成为数以万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另外证明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还有小脚趾是两半,上厕所称作解手等等,于是就越说越悬乎。不要说移民可能是真的,就是假的这样流传也会被当成真的,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是为什么又有很多人怀疑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真实性呢?有可能确实有过移民,但不可能整个山西移民都集结在洪洞大槐树开始移民。

关于山西移民,历史确有其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关于山东、山西移民的建议: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朝廷立即着手对山西百姓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于是,轰轰烈烈的山西大移民由此开始,但是并没有提到洪洞县。有关洪洞大槐树移民,直到民国时的《洪洞县志》才开始有了记载。

为什么山西移民集结于洪洞县开始向外移民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看今天的洪洞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在历史上也从未作过州府之地,而且地处高原,移民不可能舍近求远跑到哪里去集中,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关于移民,历史上还有湖广填四川的记载,也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麻城是我的家乡,现在建有移民公园,每年有很多四川来麻城寻根问祖,而且说自己的族谱记载是湖广麻城孝感乡人。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说过这件事情,麻城和洪洞县一样,历史上未曾做过州府之地,而且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为什么会选择从这里移民?同样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族谱当然比传说更有说服力,但是宋代以前并无家谱,元明时期多数人也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宗从哪来,家谱热兴起主要是清朝中后期,很多土著人在做家谱或续家谱时会以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为耻,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是很爱面子的,于是附庸风雅跟别人一样把自己续成移民后裔。

古代读书人少,识字的人当然也少,所以续族谱通常要请人刻印,只有那几个有限的人刻印族谱,于是重复效应就体现了出来。比如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甚至更多。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

也就是说,在续族谱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来自何处,但又不能说不知道,于是很多人便弄成了同一个祖宗,来自同一个地方,反正“五百年前都是一家”,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我们的先人因为爱面子撒了一个小谎,代代相传,时间一久,便成了真的了。

其实来自哪里并不重要,但是又必须要有一个地方,证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份。


十年读书


据说有上百个姓氏从这里走出去了吧,先说下我的情况,本人姓路,在百家姓上这个靠后,相对稀少,但是我家附近几乎都是这个姓,可谓是一大家族。家里人说我们是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乡迁移过来的。所以我从小就注意到了自己小脚趾那个多出来的一块。据说这是从那边过来的一个印记。



不过家中具体族谱不太清楚了。每年有很多姓氏组织的祭祖大典寻祖问根来到这里。我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去那里看一看,毕竟祖上生活的地方意义也是很大的。


实力抗一波


不请自来。

我爸出生在河北沧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子里,他年轻时逃荒到东北,成家立业。我一直以为我的祖籍是河北,回到老家时听老人闲谈他们说老王家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的。是的我爸出生的那个村子都姓王,又以爷爷奶奶辈分最大,春节时给老人磕头拜年的晚辈能从屋里排到大院门口。回到家的那年我才十岁左右,有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喊我爷爷,要给我磕头,吓到我了。。。关里家礼数大,过年时弟弟妹妹给哥哥姐姐磕头也都是斯通见惯的。但这放在东北是从没见过,不敢想象的。。

要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是啥?大槐树下老鹳窝!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山西、河南、北京、安徽、陕西、江苏等地的几百个姓氏都是这里的子孙!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有20次之多,有野史记载有18次,期间经历了金、元朝、、明朝、清朝四个时代,时垮了600多年,在当今,称自己祖辈是山西洪洞来的人有2亿左右,此外,有很多老辈人还去过山西续了族谱!

其中又以王氏家谱、李氏、张、刘、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沈、曾等姓氏为最多。

我是王元涛,元吉长见现是我们家谱中的前五辈。我在深圳中原地产,希望能与大槐树下的各位成为朋友。


深圳房产研讨班


我姓许从小就能听到我的父亲讲,我的祖辈们就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到宁夏老家去的,至于大槐树以前就不知道祖籍又是哪里,只知道祖上是做皮货贸易的,我爷爷那辈还在做,我那个时候很小,稀稀拉拉听说过,骆驼,货队,沙漠,毛皮,葵花籽,金条,袁大头,经常来回往返与内蒙古包头,山西太原,甘肃一线的贸易。

听说当时的许氏族人的生意做的很大,爷爷娶了两个老婆,爷爷在家弟兄们排行第十,后来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许老十,专门负责家族生意的财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名副其实的大老财,又名“许老实”,人称“老实爹”听老人们口口相传,老十爹手上有宝贝,但是谁也没见过,谁也不知道又藏在哪!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当时的老人经常讲,老十爹手里有些东西,就是老十爹是个口风很严的不爱说话一个人,听说还被土匪绑过“肉票”,从那以后谁也不知道他把财宝埋在了什么地方。

我小时候跟很多人经常借着开垦耕地,挖渠,挖湖,其实就是借机寻宝,一片一片的人工湖被开挖出来,好几辈人都挖过,但是有没有挖到宝藏谁也不知道,听说有人挖到过元宝,还有民国的袁大头,可是谁也没亲眼见过,被挖出来的人工湖滩叫许家滩,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聚宝盆”,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就是寸草不生,也没有过鱼类,从小到大也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开发干过什么,但是住在村子里的许姓族人也从不允许外族人靠近半步!

那片湖滩变得越来越神秘,可谁也解释不清楚到底有还是没有,倒是传说自我几十年来一直不断,更有甚者经常会问父亲,我爷爷临终前到底有没有什么遗物就给我父亲!



砚逸善斋情感故事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下

我姓刘,我是乡村胖刘。至今我们村都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历史资料,全部都存放在村里一个古老的院子里,每年过年的时候会对村民开放,供人们烧香祭奠先祖!

在这个院子里,有刘氏祖碑, 上面非常清楚的记录者我们村的刘氏是何时从何地迁来此地,还有清朝时候所刻的一些字碑,还有族谱,从第一个迁过来的人一代一代的排到现在,辈分,人名,还有排辈用的中间字都记录的非常清楚!

今年年底我会拍一个视频,有时间的话还会做直播,让姓刘的人们看一下,姓刘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下,到时候带大家看刘氏宗祠!




胖刘小静闯生活


我这个姓氏唐姓,便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之一。除了唐姓之外,还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迁移出来的呢?接下来听我慢慢分析一下。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十分宏大的官方移民。前后历时几十年,共计发生了15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牵扯到的姓氏根据官方统计达到了800多个。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发生于明朝初年。元末明初,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引发了红巾起义军揭竿而起,各路军阀与元朝展开混战,天下大乱,百业凋零,常年的战乱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锐减。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并且逐步统一全国之后,得到的是一个赤地千里、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



面对如此惨烈的人间世界。明太祖朱元璋决定通过移民快速的改变许多地区农田荒废,毫无生机的现状。而山西由于被黄河和太行山脉与外界相隔绝,一直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而没有遭受战乱之苦。因此明朝初年,山西省是全国范围内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


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便着手准备从山西组织移民前往遭受战乱影响严重的其他地区。比如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地。

于是从明太祖洪武年间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明朝的官方统治者组织了15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将山西省境内人口众多的地区的百姓抽调一部分集合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再从这里发往全国。

由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前后历时15次数十年,涉及的百姓达到了几十万人。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弄清楚当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到底牵扯到多少姓氏。但是根据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来看至少不少于800个姓氏。



时至今日,在很多家族中依然流传着关于祖先从大槐树移民而来的历史记载。你们家是从大槐树移民而来吗?又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呢?


珞珈山的猫


虽然,多半个中国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但这不符合常理,也不可信。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怎么可能都从一颗树下走出来呢?不论这棵树有多大。再者说,这种说法也没有历史的根据。

历史必然是有过的事实,会留下一些东西的。

其实从中国人的姓氏大概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祖籍。姓氏才是人们的血脉根源。

有专家专门做过研究:汉族百家姓中有78个源自河南;汉族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源于河南的有1831个。


河南文化信息中心


本人小脚拇指甲就是半个!据老人们说,我们就是从那个大槐树移过来的人!


以前,身边的人都是这样,也没什么感觉,近几年发现别人的,老婆的脚指甲确实跟自己的不一样,还老遭她嘲笑,所以,认清了这个事实,这个故事是真的!


搬砖小宋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是一首流传在华北地区、淮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民间歌谣,一般唱完这首歌谣,还要脱袜默默地审视一下小脚趾。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是一个有名的寻根之地,自在1991年4月洪洞县政府举办了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起,每年都有大型寻根祭祖活动,规模之大,涉及18个省份,500个县市的812个姓氏。

为什么大槐树这个地方会成为一个寻根祭祖的地方呢?

那是因为在史料记载中,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这五十余年间,山西省洪洞县就一共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八次的移民活动规模之大涉及18个省,500个县市,812个姓氏。下图是有族谱记录的其中一百个主要的姓氏。

如此庞大的移民规模还得从政策出台的原因提起:

中原地区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比如说水灾、旱灾、蝗灾和各种规模的战争冲突,让原本繁华的中原,变成了片片杳无人烟的荒地,使得百姓的生存都成困难,民不聊生,所以中原的百姓急需一个能属于自己安生立命之地。

历史上的山西,由于地形等因素,处于较少受到战争波及的地带,成功地吸引了中原百姓大批地迁入山西,也因此,山西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口流入大省。

到了明初,当江山渐趋安定,统治者抱着平衡各地区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想法,采纳了有关官员移民的上奏。

那么,作为人口大省的山西,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口流出地。

按照统治者的意图,移民活动能开疆拓土,促进各个地区的平衡发展,促进全面的繁荣和稳定局面。但是,对于即将离开自己家乡土地的村民,尤其是受中国几千年浓厚的落叶归根思想影响的中国人而言,必须承受特别的痛苦代价,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寻根祭祖活动的开展。


更甚者,当时的移民政策不近人情,苛刻到近乎泯灭人性。

移民中若是同姓同宗的,不可以迁往同一个地方。如果一户人家里有四口人,则留下一口人不迁;如果一户有六口人,则留下两口;如果一户八口,就留下三口人……以此类推。这种移民条件硬生生地拆解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使得骨肉分离,痛不欲生。

平民百姓无法对抗官方意志,这样的强制性迁移即便不愿面对,他们却也无力反抗。

即将离别之际,亲人们在大槐树下痛哭流涕,并告诫和约定家人:若是以后不知家在何方,就以此大槐树为标记,再慢慢地寻找。因此,对于迁移出去的人们而言,“大槐树”是家的方向,家的象征,有着历来现实的浓厚感情。

当年大家一起约定的第一代地标大槐树,已在后来清朝汾河发生的洪涝灾害中3被冲毁。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与第一代大槐树同根孳生的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的第二代以及第三代槐树。


它们作为第一代大槐树的后代继承着第一代古槐与人们的约定,向这812个姓氏的子孙后代指引着回家的道路。所以,“大槐树”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找寻“根”所在的源头。

从这大槐树中流放出来的812个姓氏的人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客观的说,他们促进了我国南北方和东西方地区的交流,加强了后世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各种无脑“地域黑”提供了一堵坚实的防卫墙,他们的贡献值得被尊敬。


历来现实



很多人回答自己的姓氏祖先都会提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有的有根有据,有的则信誓旦旦。这场从明朝朱元璋开始的大迁移中,有记载有1230个姓氏排位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这个精确的数字来自哪里?



1 大槐树祭祖堂的1230个姓氏


今日的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记载的移民姓氏。一共有1230个姓氏,有些姓氏还详细记录他们的迁徙方向,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后人能再次回到他们的故土寻根祭祖。

从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近五十年的时间,大规模移民18次,迁徙遍布18个省,迁徙人口百万根据明实录和洪洞县志记载,移民的姓氏共有882个之多。但是祭祖堂上却有1230个移民姓氏,真正从山西大槐树迁移的姓氏还有待仔细考证。

2 山西大槐树迁徙历史背景

山西东面太行山,西面吕梁山脉,还有黄河环绕,天然环境让这里躲过战乱。又加上风调雨顺,元朝末年这里成为安居乐业“世外桃源”,人口也是北方诸省第一。


正因此,为快速恢复全国人口和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将山西富余百姓,迁徙到全国各处,充实北方各地人口数量,从国家统治和发展地方经济来看,这个决定都是很有利的。元末明初战争不断,中原大地战乱后繁华不再。山西一省的人口就有400多万,河南河北两省人口不到400万,亟待改变。

从百姓的立场,这些移民先祖们并不自愿离开故土,而是被强制移民,但依然在五十年中完成跨度十八个省的迁移。


3 为什么大槐树成为山西大迁徙的文化象征

根据《洪洞县志》及《大槐树志》记录,明代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官府共组织了十七次移民时间长达50年左右。这十七次移民涉及的省份多达18个,500多个县受到波及,移民条例是,四口之家只能留一人,六口留二人,八口留三人,一家人因此被拆的七零八落。就算是同姓同宗在外迁徙也不能同一地,饱受背井离乡之痛。


移民路线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山东和安徽杭州四川浙江和河北等省。


根据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涉及范围达到山西全境,官府将迁移的平民都集中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再统一派到各地。后来人们为了让自己记住故土,就把出发地大槐树记为自己的祖居之地,并在这里有了祭祖堂留下姓氏的迁移路线。这也是在洪洞县志等记载有800多个姓氏的原因。有些迁移的移民就算不是从大槐树出发,也把这里当做祖居之地。

写在后面


五十年,18个省,近百万人,1230个姓氏,这些数字不是干巴巴的,是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家族的面孔,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很多姓氏也许早已没落了。后人在寻找自己出处的时候未必能找到自家的家谱和祖先,只能推算自己的家乡在大槐树。就算这样,也很难真正到那里去祭祖寻根。


然而人们在回望和追溯自己的家族历史时,依然会朝着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方向,仿佛那是自己出发的地方,仿佛这里是中国人家族文化的象征,我们从这里出发到再远的地方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故土难离传承文化的中国人。


因为今天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早已成为一种移民迁徙的故土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浓浓的故土难离和家族传承象征。大槐树不是普通的一棵树,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充满中国文化内涵的名字。


这里走出了1230个姓氏远远多于百家姓,难怪有人说百家姓上的姓都来自大槐树,这也是一个带着善意调侃的文化寓意说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