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張學良發動“兵諫”真的是為了“逼蔣抗日”嗎?

楊虎城、張學良發動“兵諫”真的是為了“逼蔣抗日”嗎?


在我看來,張楊二人的西安武力扣押蔣介石的行為決不是愛國,是軍閥頭領目無法紀的犯上作亂,是保存私人武裝勢力的冒險行為,是強制推行某些政見的政變!

在東北,日軍只有一萬人,而東北軍多達二十萬人,裝備並不弱於日寇,一槍不放把東北那麼廣袤的疆土拱手相送日寇。卻在西安“逼蔣抗日”,這是演的哪一齣戲呢?

至於有人說是蔣介石命令東北軍不抵抗的,這並無證據!也不大可能,東北軍屬於地方軍雜牌軍,讓他們去和日寇拚命,對蔣介石是有好處的。就算東北軍打敗了,責任是東北軍的;打勝了功績是國民政府的。蔣介石何樂而不為呢?說蔣命令不抵抗應該是蔣的政敵的造謠抹黑。張晚年也親口承認是自己“判斷錯了”。由於張“判斷錯了”,日寇兵不血刃白白撿了中國三個省。而且還大大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以至於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

楊虎城、張學良發動“兵諫”真的是為了“逼蔣抗日”嗎?


張學良把兵諫之舉比做“擦燈泡”:“好像燈泡,我暫時把它關一下,我給它擦一擦,我再給它開開,讓它更亮。”看看吧,他簡直把政治當成兒戲輕描淡寫,由此可見其軍事行動就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對於推行某些政見,應該是用政治手段、輿論手段,怎能使用武力強迫呢?武力強制就是政變。

楊虎城在扣押蔣介石後,明確表示要殺蔣,這決不會是“諫”,是暴亂!

楊虎城、張學良發動“兵諫”真的是為了“逼蔣抗日”嗎?


有人說張楊沒有個人私利的主張,這是錯的。當時蔣介石命令他們攻打紅軍,他們怕消耗自己的實力,想保存自己的勢力。

所幸天佑中華!蔣介石所在的臥室彈孔無數卻大難不死!

軍事行動中,誰也無法保證蔣不會被打死,因為子彈不長眼。這樣的軍事行動是多麼的冒險。要是蔣被打死則是日寇之福中華之禍:蔣如果死,國軍就會崩潰,陷入全面內訌。因為沒有人能鎮住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軍隊,只有蔣能!要知道國軍可是抗日的主體軍事力量,抗戰中消滅了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日本鬼子。

也正是這個原因,延安方面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張和平解決,反對殺蔣。更重要的是全國都聲討張楊二人,要求他們放人,他們迫於壓力只好放蔣。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回到南京,萬人空巷,全城市民迎接蔣的平安歸來。而不少人怒斥“張學良該死”。可見張楊二人是不得民心的。

楊虎城、張學良發動“兵諫”真的是為了“逼蔣抗日”嗎?


我的結論是,要辯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待西安事變。不能只要是反蔣都是對的,那是不分青紅皂白。張楊二人可謂之“國奸”,並不是什麼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