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在人类文明史上,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战争。


黑死病就是最令人胆寒的一种瘟疫。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电影《老无所依》中演员把恐怖杀手形容成黑死病


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在西欧肆虐的300多年间,导致至少30%的人口减少,约2500万人死亡。


“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有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了……等坟地全葬满了,只好在周围掘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葬下去。”

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开篇所描述的那样,黑死病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死亡的恐惧降临在每一个中世纪欧洲人的头上。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01

黑死病患者身体最先会出现淋巴结溃烂,然后引发肺部病变,到重症后期会因为缺氧而变黑,死亡时整个人外观呈黑色症状,故而得名黑死病。


黑死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符合腺鼠疫医学机理,由此可以推断黑死病源于鼠疫,也称作淋巴腺鼠疫综合征。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世纪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伴随城市繁荣而来的是更多人口的聚集,病原微生物有着充足的宿主,新的传染源是病原体长期存活的保障。


恶劣的公共卫生状况给予病菌充分的生长环境。

肮脏的城市环境滋养了数量惊人的老鼠。老鼠的繁育速度惊人,短时间内大量的病菌便由它们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02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


原本人来人往的繁荣城镇街道空空如也,大片的村落甚至没有一人能够幸存。


这场瘟疫让教会的权威遭到质疑。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在传统天谴论的观点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瘟疫是来自主对人造孽的惩罚,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向上帝忏悔便可以药到病除。

在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建议人们尽快逃离疫区,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城镇。


教会则认为:黑死病是上帝对人类实施的惩罚,采取措施进行抵抗或者逃离就是与上帝作对。


教会反对人们求医问药。


大批的教士和平民百姓同归于尽。

03

真正意义上的隔离被用作控制流行病的官方措施,是从 14 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之后开始的。


早在1127年,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就推出了关于瘟疫的立法纲要,条令要求来自疫区的国家的商人和旅行者都要在隔离所待上40天后才可以进城。


欧洲抗疫历史:曾令中世纪人人胆寒的瘟疫——黑死病


意大利语中“隔离”一词的原意就是对船只和船上人员进行为期 40 天的逗留观察,作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事实证明,这种 40 天隔离期对于核查旅客的健康状况非常有效,因为鼠疫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不超过 40 天。

1377年,拉古萨城建立检疫站,负责对所以来自疫区感染嫌疑区人以及跟他们有过接触的人实施清洁和隔离。


拉到 19 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多个城市都已修建了专门的隔离中心。


04

尽管人类抗击瘟疫病毒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但至今依然对很多传播性极强的疾病没有特效药。


对抗瘟疫可用的办法只是隔离病人,再加上维持生命的辅助治疗,然后就依靠感染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

最后只能听天由命了


试想一下,当你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来回穿梭,传染性更强、致死率更高的基因突变病毒会选择谁作为下一个“零号病人”呢?


参考文献:

[1] 聂文.中世纪西欧流行病及其防治研究[D].

[2] 杨靖.黑死病与意大利文艺复兴[N].中国科学报.

[3] 张大庆.病毒与人类文明[N].新华书目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