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的"發明者"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攻退曹操的此位英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使用空城計,其中主要講了蜀軍被魏軍埋伏,諸葛亮利用司馬懿多疑的性格解除這場危機的環節,但是事情或許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當時的司馬懿之所以會退兵,並不是因為上了諸葛亮的當,而是因為他們。

空城計的

因為在歷史上中,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不過,雖然歷史上諸葛亮的"空城計"是虛構的,但是,在漢末三國時期,真的有一個人用了一次"空城計",此人是誰呢?他就是蕭承之。

空城計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功使用空城計的戰例,出現在春秋時期,楚國大將令尹子元率領六百輛車乘的強大兵力進攻鄭國。鄭國城內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很快六百車乘氣勢洶洶地殺進了都城外郭。


空城計的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上卿叔詹則認為,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鄭國有難,齊國定會出兵相助。但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得住。於是,鄭文公不得已採納叔詹的計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縣門不發",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沒有防備的樣子。

空城計的


蕭承之忽生一計,便叫打開城門,藏匿士兵,故意裝出一片神秘的氣氛。城中人說:"賊人勢眾,我軍兵少,怎能如此輕敵?"蕭承之說:"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將寡,勢難抵敵。假如再向敵人示弱,後禍不堪設想;只有使敵人疑我埋伏,不敢進迫,才是上策。"果然魏兵大至,看見城外這般模樣,十分疑惑,於是撤走了。這便是蕭承之的"空城計"。

空城計的

他一上任,立即帶領將士百姓修築城牆,以抵禦敵人的進攻。可是城牆還沒有修好,吐蕃人又突然來犯,打到城下。眾人驚慌失色,張守圭卻很鎮定,急中生智說道: "敵眾我寡,不能用利箭、石頭硬抗,必須施用計謀退兵。"於是登上城樓,置酒作樂,就找來樂工吹拉彈唱,大宴將士。吐蕃人見到此景懷疑會有埋伏,竟不戰自退,張守圭隨即帶兵追擊,把吐蕃人打得落荒而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