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40、妖星来了


古代的星占之术,都掌握天官的手中,天官之职,世代相袭。

天官们为了维护自己在王朝中权威,对于天上出现的各种星星,自己有一本帐,该怎么定义这颗星是妖星,该怎么定义另一颗姓是吉星,都由他们说了算。

当然了,天官们也不是随口乱说,而是根据历代以来之人间战乱太平,再比附天上之星辰,而总结出一门近似客观规律的星占学。

正因为星占学历史悠久,并不是信口胡说,所以直到今天,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即便是深具科学素养的人,也往往被蛊惑了,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

天官之威权,因为属于透露老天爷秘密的人,是以除了皇帝之外,谁都没法让他们把如何观测,并如何定义各种星象的秘密交出来。

只有到汉王朝,司马迁撰写《史记》,因为他自身就是搞天文的,觉得老是将天文学神秘化了也不好,因此特意撰写了《天官书》,披露了自上古流传下来的天文观测心得。

司马迁开了这个好头,学习他的体例而持续撰写下来的二十四史中,天官们也就不好意思在藏私了——

对于各种各样的天文奇观不惟记录详实,还附上他们的准确意见,用以辅助君主,匡正正推行的国策所出现的偏差。

可以这么说,中国历代王朝之政争,最具备杀伤力的武器便是天官的观测报告。

君要臣死,臣未必甘愿就死,怎么办,拿一份最新的天官观测报告,臣就不得不死了。同样的,臣子对君主苦口婆心的劝谏,君主全当是耳边风的时候,臣子也不妨打出“天官牌”。

于是君主马上意识到自己再一意孤行,那等于是和整个官僚系统对着干。自己要是死撑下去,估计大家都会辞职走人,即便没走的,也会消极怠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则不得不下“罪己诏”,大骂自己一番,便表示自己一定要痛改前非,请求大家宽容谅解。

君主还得再次承诺,他在未来的任期中、君主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同样的,臣子觉得自己的君主是个千古难逢的好领导,要“客观”而又“委婉”的表扬自己的领导,又不想被同僚鄙视为溜须拍马的无耻的小人。

于是便会开始直抒胸臆的高声赞美老天爷,赞美天空,赞美起星辰,赞美起人间完美的道德风俗,最后赞美起他服侍的君主。

西方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

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

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

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很多人读西洋哲学的,每每被这句话震撼。其实啊,中国人在这上面的智慧,已经脚踏实地地践行了几千年了。


现在,和大家解释一下帝尧时代发生的三种天文奇观。

第一个、景星出翼[1]。

所谓的景星是天上的那一颗星星呢?

不固定,也没法固定,按照《史记·天官书》的说法——

天空清朗而明亮时,有时候可以看见景星,它的形状从来是变异多端的,景星的唯一共同点——常常出现于“有道”之国。[2]

每次出现,“景星”的形状都是不一样?这实在太奇怪了!

要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看来我们只能找找看中国古书中有没有类似的案例了。还好,这个“景星”呢,在公元1005年5月1日出现过。

不惟是在中国,在希腊、埃及、伊拉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瑞典等国也都有记录。

当然了,那时候是北宋时代之宋真宗时期,中国人在天文学上成就在彼时也算是世界上最为领先。因此关于这颗“景星”的历史记录,全世界文明也以中国之宋代的文献最详实。

北宋首都开封司天监在第一时间也即公元1006年5月1日,就记录到了这颗“景星”的出现。

这一突发的天文奇观,彻底震撼了当时的中国人。

根据《宋史》记载——

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公元1006年5月1日),周伯星(景星)出现了。

它在天空最初的位置位于氐(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南面,骑官(豺狼星)西一度,形状 半个月亮,周边有类似芒角的散射点光源。

这个星星不惟照亮整个天际,即便在人间,也可以像太阳一样照亮物体,他的运行轨迹是不断接近库楼(半人马星座)的东边。

到了八月份,这颗周伯星,随着天球的转动落入的地平线之下,不再看得到了。

然而,到了十一月份,它再次出现在氐的方位上。从那以后,常常以十一月的出现东方的天空,到了八月又自西南方位消失隐退。[3]

随后三年,这颗“景星”仍肉眼可见,直到公元1009年才消失。

北宋时代的中国的天文观测制度已经很完美了,当时整个司天监(国家天文台)在全国设立了四个观象台,分别独立观测。

这当然是出于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考虑,只有四者观测重合之时,像“景星”这样的天文奇观,才会上报到朝廷。

同时,这也是为了防止野心家们买通天文台的官员,借天文观测这一大杀器来制造混乱。

那么这颗5月1日出现的“景星”,隔了多久才上报?

一个月。

也就是5月30日。朝廷才正式收到司天监的上报。

要知道,这颗“景星”出现在天空,其亮度相当于半个月亮,夜间靠着他都能读书了。而且是夜夜出现,持续的时间长达三个多月。

就算四大观象台的台长们眼睛都瞎了盲了,深宫中宋真宗也是么。

这么重大的天文奇观,谁都瞒不住,为什么还要瞒呢?

原因在于四大观象台的台长们都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颗“妖星”,出现了,天下就要大乱,干戈四起。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三、有虞族史——这个老爸不是人



41、妖星来了


公元1006年这一年的景星出现之时的国际政治形势背景是在是太敏感了。

本年的年初宋真宗刚刚和契丹人刚刚签订了城下之盟——“澶渊之盟”。这个条约今天看起来也算的上国与国之间平等条约,在当时却是一种政治上的不正确。

毕竟北宋王朝自视为继承秦汉隋唐之后正统王朝,而契丹人不过是个蛮夷,和他们称兄道弟,实在是大大让天下人失望了。

当然这个天下,指的是以中原为中心,长城以南的汉人。即便今天之中国人,谈起宋王朝,也没啥好气。对于宋王朝各个方面的成就一概无视,一口咬定是“积弱”。

就在这当口,谁敢上报这颗“妖星”啊。

还好,司天监监丞(国家天文台最高首长)周克明当时到南方出差了。

于是,司天监就拿着这个借口不上报,而宋真宗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去追问。

周克明在回来的途中,已经从各种小道消息,知道朝廷的窘迫和中外人心之震撼了,再加以一个月的时间思考,早就想好的应对之策。

周克明一进入开封,就把自己属下的客观观测结果一概推翻了。上表奏报——

臣按照天文录荆州占[4],这颗星名字叫做周伯。

它在天空发出黄色的光芒,非常的明亮耀眼,在地面上能直接看到它的国家,国运昌盛,正值太平盛世,是颗好星星啊。”

言下之意,自然是说所谓的“妖星之论”纯属胡说八道。接着周克明提出如下建议——

希望皇上立刻下令,让文武百官上表庆祝,也让天下的老百姓安心。

可见当时已经是谣言四起,整个社会骚动的很厉害了。宋真宗一接到这个奏报,大喜。立刻批复照办。

事后,宋真宗心想,这个周克明太懂人事,太会做官了,司天监用人真是用对了。恩,再给这个家伙升一级。于是,周克明官升太子洗马殿中丞。

而这颗“周伯星”在宋王朝国史馆中北列入了“景星”一栏了。[5]

说了这么一大堆,这颗景星到底是什么来头的呢?

有一类盗墓者,比如盗挖出《竹书纪年》一书的盗墓者不准。这种人盗墓,只求牟利,对古迹之破坏,让人深恶痛绝。

又有一类盗墓者,则是跑到天上去盗墓了,姑且名之为“天文考古学家”,他们根据古籍中的记载,在天空上“搜寻和开掘”。

对于影响历史的天文奇观,努力去寻找到它们的遗迹(或遗体)。

这颗公元1005年5月1日出现的“景星”,现在已经被公认为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亮的超新星,学名为SN1006。

它之所以那么明亮辉煌,恰恰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超新星爆发。爆发时的光强约为太阳的50亿倍。[6]


谈完了“景星出翼”,接下来再和大家聊聊“日月合璧”。

两个半璧合成一圆形,称之为合璧。

日月合璧其实就是日月同时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之内。

古人认为日月同升、交会,是祥瑞的象征。道理很简单,日和月是天空中两个最大的发光体。

新升的月牙常在日出后不久就出现;而“上弦月(半个月亮)”在中午升起;满月则在日落前升起。

日月同辉,本身就是很普通的天象变化,表明是每个月的上、中旬。

汉字之明,便是日月结合而成。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已经认定,日月是一对。所谓八卦,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其实都是建基于这一朴素的系统论之上。


关于日月合璧这一天文奇观,南阳市东关晋墓顶天象图上便有详细的描绘。

这一座晋代古墓,是晋人用前人汉人的墓石料而为之,墓中出土的5块画像石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日月合璧》天象图。

此图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苍龙星座,图中刻一苍龙,周围有众多星宿;

第二部分为毕宿,有8颗星宿相连呈椭圆形,内刻玉兔;

第三部分为阳乌,画中刻一巨大的阳乌,背负日轮而行;

第四部分为日月合璧,图中刻一金乌,背负日轮,日轮内刻一象征月亮的蟾蜍、表示日月重叠发生了日食。

这幅图描绘了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最终,象征月亮之蟾蜍进入象征太阳之阳乌的轮背;

一瞬间,太阳、月亮相逢,重叠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日与月到达黄道、白道的交点附近,从地球上看,日同月已重叠,形成日环食,观之形若玉壁。

“日月合璧”在朔发生则为日食,在望发生则为月食了。[7]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未完待续


[1] 翼为二十八星宿中之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根据《史记·天官书》的说法:翼宿是朱雀的羽翮,主占卜远客事。因此对应出现“渠搜来宾”倒是很说的通的。

[2] 天精而见景星,其状无常,常出现于有道之国。—— 《史记·天官书》

[3]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历库楼东。八月,随天轮入浊。十一月复见在氐。自是,常以十一月辰见东方,八月西南入浊。——《宋史·卷五十六·天文志上》

相同的记载还有宋绶等纂写的《庆历国朝会要》——

景德三年五月壬寅朔(即公元1006年5月30日),司天监丞奏:四月戊寅(即公元1006年5月1日)初见大星。色黄。出库楼东,骑官西,渐渐光明。

[4] 荆州占当是中国古代天文星占学的一大流派,已失传,只留下只言片语。

诸如“月蚀列星不见者,国亡”,“慧星贯月,有臣谋主”等等。

[5]克明精于数术,凡律历、天官、五行、谶纬及三式、风云、龟筮之书,靡不究其指要。开宝中授司天六壬,改台主簿,转监丞,五迁春官正。

克明颇修词藻,喜藏书。景德初,尝献所著文十编,召试中书,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有大星出氐西,众莫能辨;或言国皇妖星,为兵凶之兆。克明时使岭表,及还,亟请对,言:“臣按《天文录》、《荆州占》,其星名曰周伯,其色黄,其光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是德星也。臣在涂闻中外之人颇惑其事,愿许文武称庆,以安天下心。”

上嘉之,即从其请。拜太子洗马、殿中丞,皆兼翰林天文,又权判监事。属修两朝国史,其天文律历事,命克明参之。大中祥符九年,坐本监择日差互,例降为洗马。——《宋史·卷四百六十一》

[6]现代科学家用射电望远镜在豺狼座中找到了爆发的遗迹。该遗迹仍发射无线电波。

随后,它发射的光波,X- 射线等也都一一被测到。近几年,空间卫星“国际伽吗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GRAL)”还企图探测它发射的伽吗射线,迄今未获成功。

[7] 2009年7月22日,我国便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

相信很多读者都看到过。




42、五星连珠


太阳月亮两者,相距遥遥,相合而为一体。已经让古人大是称奇了。至于五星连珠,更了不得了。

传统所说的“五星连珠”是以地球为中心,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位於太阳的同一侧,其张角小于60度,并能被肉眼观察到。五星连珠张角越小越难得、越小越好看。[1]

这五颗星不惟在中国天文学上是很重要,在占星学上的位置也很高。当然了,古代天文和占星是不分家的)。

根据唐代的《开元占经》解释:

天上最明亮的五星,就是五行的精华,是五帝之子,是老天爷向人间传递信息的使者,它们运转于天际,用来审判那些无道之国。

如果在人间的统治者施恩布德,个人品德正直,胸襟宽广开阔,那么五星在天空运转就非常有规律,进退出入,时间都是固定的。

这是老天爷用意昭示世人——眼下便是天下安宁祸乱不生的太平盛世。[2]

五星只要按照规律运转,就已经是太平盛世。

那么当五星连珠很好看的出现在天空上,又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史记》记载,秦王朝土崩瓦解之时,陈余和张耳这两位刎颈之交,在反抗暴秦的道路上彼此越走越远,终于,陈余调动了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

张耳败逃,想到各诸侯之中没有可以投奔的,说:“汉王(刘邦)虽然和我有老交情,可是项羽的势力强大,又是他分封的我,我想投奔楚国。”

他是这么盘算的,有一位叫做甘公却认为:

“汉王(刘邦)入关,五星会聚于井宿天区。井宿天区是秦国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功成霸业。即使现在楚国强大,今后一定归属于汉。”

张耳一听,立马下定决心投奔刘邦。[3]

这个“五星聚”就是所谓的“五星连珠”。

五星连珠位置对应于人间地理之所在,则那里必有王者兴起,这个论断如此强悍,因此没人敢马虎对待。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登基改年号为武德。武德二年,司天监观测到五星连珠。史学家为了让后人觉得唐高祖即位顺应天意,就把五星连珠出现的年份从武德二年改为武德元年。

但是,有时候五星连珠出现的时候,让人尴尬的都没法解释,同样是在唐朝,还有两次五星连珠。

一次是武则天当政的第一年,一次韦后当政时期。

这两个时期之政治好坏姑且不论,单单“女主柄政”这一事实,就让传统史学家很难接受了。于是,这两次五星连珠,就被忽略了。


其实,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五星连珠的发生并不难解释。

水星公转一周大约需要88天。金星需225天。火星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只要求出这几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发生一次五星连珠所需天数。

又自然,古人对五星连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五大行星的经度差不超过30度,甚至45度都算是五星连珠。

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五星连珠现象就容易得多了。

以现代而论,最近一次“行星连珠”(七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发生在公元2000年5月20日。

上一次“五星连珠”则发生在1962年2月5日。两次“行星连珠”天体现象都未给地球带来地质、气候等灾难。[4]

而下一次“五星连珠”将在2040年9月9日北京时间中午12时出现。


现代人形容夫妻缘分之难,往往要说上一句“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其实还有一句成语,也很强,就是“珠联璧合”,用来赞美或祝贺刚刚成婚的新人。

这成语其实是便是出自《汉书》——“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日月合璧和五星连珠都是少见的天文奇观。而日月合璧加上五星连珠,两者同时出现在天空的概率,就更低,更难得了。

但,也不是没有过。

最近一次发生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

乾隆二十六年农历正月初一,天空出现“日月同照,五星聚于一舍”的罕见天文奇观。

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于是年创作了长卷画作“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5]为我们描绘下这一天文奇观。

这时的清王朝已经用的是西洋人的历法了,也搞清楚了天上星辰之运转是有规律,所谓的“天人感应”并不成立。

但是乾隆本人最好大喜功了,一边假模假样的谦虚,一边安排文武百官进京朝贺。[6]中国人嘛,科学归科学,传统还是尊敬的,哪怕这一传统是迷信的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中国历史上的五星连珠(44)


未完待续



[1]最初之“五星连珠”,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就可以了。

清代钦天监缩小其范围,规定五行星的黄经相差小于45度时才叫“连珠”。

[2] 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虚,则五星顺度,出入应时,天下安宁,祸乱不生。——《开元占经》卷18。

这一段文字足可说明行星天象之所兆示在世人心中之重要。

[3]陈馀袭破常山王耳耳败走曰:汉王与我有故而项王,立我我欲之楚。公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楚虽,后必属汉耳遂走汉。——《史记·陈余张耳列传》

[4] “五星连珠”发生时,不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经测算,即使五大行星像拔河一样产生合力,其对地球的引力也只有月球引力的6000分之一,更何况它们不会排成一排。

[5]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6]清代宫廷画师徐扬所绘的《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图》。其款识为——

上(乾隆)御极之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正月初一日,午初一刻。日月同在元枵宫。躔女宿。如合璧。水星附日。躔牛宿。木火土金四星。同在娵訾宫。躔危室二宿。如联珠。群臣奏请宣付史馆。圣德谦让弗居。勤政敕几。不言符瑞。然仪象昭然。万目共覩(dǔ)。臣民庆洽。朝野欢腾。臣执事艺苑。谨敬绘图以纪。臣徐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