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焦慮就像病毒,不僅傷人而且傷己。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的情況下,很多時候成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焦慮,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可怕的從來不是產生焦慮,而是如何找出適宜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才應該是成人的做法。

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同樣的焦慮,不僅出現在工作當中,其實在養育兒女的過程裡,也會出現焦慮。尤其是對於中國的家長們來說,更是如此。“青年談理想,中年談孩子”,在大多數家長走到中年這個人生階段,事業差不多已經定型,而能夠再奮力一拼的恐怕就只有自己的下一代的未來了。

因此,抱著“下一代改變命運”的家長們便開始轉移生活重心,把更多期待放在了孩子身上,拼學習拼特長,成為不少家長會上的必談話題。越來越吃香的課外輔導,還有層出不窮的興趣班,都在赤裸裸地表達家長的野心,還有這份野心背後更深層次的育兒焦慮。

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二胎政策放開後,中國家長們的育兒焦慮似乎變得更大了,很多家長都抱著一種吸取經驗教訓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日常教育,這樣超負荷的培養,家長的焦慮情緒在成人之間蔓延,孩子似乎也被感染,也變得焦慮起來。我怎麼越來越不快樂了,這可能是孩子的心聲。

家長的育兒焦慮不應該讓孩子買單,包裹著愛的毒藥也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也發現,父母的育兒焦慮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和家長朝夕相處的是孩子,家長教育的目標也是孩子,負面影響承受者肯定也是孩子自己。

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陷入焦慮,會使家長和孩子都飽受折磨。家長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很多莫須有的壓力無情地施加到孩子身上,“你怎麼什麼都不會”、“你知不知道未來競爭多麼激烈”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會理所當然地出現在很多家長的露胸,成績稍微退步就被語重心長的教育,孩子也會跟著焦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教會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還是如何面對人生的態度。作為孩子的風向標,成天焦慮發愁,孩子也會感受到家長的這份焦慮,自然耳濡目染。

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就如一根被繃緊的弦,成天活在各種各樣的壓力當中,慢慢喪失對於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變得只知道追逐勝利,而忘了享受生活。這樣的孩子往往容易變得孤僻不合群,往後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多麼抑鬱症兒童的背後都有著焦慮不堪的父母。

其次,除了心理上的壓力,焦慮的父母也會催生出言聽盡從的低能兒。焦慮的父母往往伴隨著極強的控制慾,擔心孩子做不好,所以大包大攬,包辦和控制孩子的一切。這隻會讓強勢的父母越來越強勢,孩子變得更加木訥懦弱,失去孩子的朝氣。

控制焦慮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出的保證,孩子不應該成為家長情緒的出氣筒,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家長應該學會情緒管理,儘量把不好的情緒隔離在家庭生活以外,別讓孩子沾染,這才是合格的父母所應該做的事情。

家長的育兒焦慮誰買單?別讓孩子承擔後果

讓孩子自己學會對人生負責,去充滿好奇地探索新技能,重新把笑容掛在臉上,這樣家長也可以放鬆一點,遠離焦慮,保持一顆輕鬆愉悅的心,自己和孩子也都能看到更美好的景色!這樣,對於孩子和家長,都是最好的結果,彼此的感情也一定會變得更加親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