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过尽,我惟爱读金庸

早就想好好地再读一读金庸了。


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喜欢金庸。那时候,我开了一家小租书屋,里面有许多的武侠作品,其中金庸的书也占了一部分。按说那个时侯,年轻的我应该有时间好好地读一读,但是没有,那时的我只想着吃喝玩乐交朋友,并不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喜欢金庸,也仅仅是把金庸的作品简略的读一下,知道一个故事情节就万事大吉。

二十多年后,我的租书屋早就关门了,里面的书籍也在搬家的时侯处理了,金庸似乎离我也很远了。但我在写头条时却忽然又看到了有关金庸作品的问题,我心里一动,想试着写一写,却发现不但那些情节模糊,就是其中的人物也似乎对不上号,更别说深层分析,于是一个强烈的念头油然而生:我要再读一读金庸。

再读一读金庸,想的很好,可是时间呢?要工作,要做家务,要应酬,我像一个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偶尔偷来点儿时间,还想看一看头条,写意写文章,回答一些问题等,于是,虽然我的儿子为我买来了全套的金庸,我的读金庸计划却搁浅了。

回到家里,每每看到书架上的那些整套的排列整齐的,还没有拆封的金庸作品,我都觉觉得愧对金庸,愧对儿子,愧对这些书。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把金庸作品读完了。但是我遇到了疫情。让我重新又捧起了金庸作品。

我们这里是大年初二开始戒严的,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不但封了小区,限制出行,让好动的我一点点地烦躁起来,老公看不下去了,给我拿了一套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说:你不是发誓要把金庸全套看完吗?现在有时间了,就从《射雕英雄传》看起吧。我无奈又好笑地接过书,心想老公怎么这么幼稚?我虽然说过要好好的看你看金庸全套,但是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够沉下心来去看呢?可是我很快就发觉我想错了,当我耐着性子翻了几页,我就沉浸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中了。

一说起金庸,许多人首先想起来的是那些紧张的故事情节和性格迥异的故事人物,我也不例外。但是,现在再读,我不仅佩服金庸人物的描画,情节的安排,还不得不佩服金庸的文笔。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高超得让才疏学浅的我不得不惊羡。


如金庸写黄蓉换回女装与郭靖初见时的情节,安排在郭靖与黄河四鬼的插科打浑的轻松气氛中,让人不觉菀尔生笑。而金庸对黄蓉的描写也巧妙,未见黄蓉来,先闻黄蓉笑,先声夺人,"轻轻一笑”便已生出许多美感。然后才见水声响动处,黄蓉乘一叶扁舟从树丛中飘了出来:

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

黄蓉乍见,作者先不写她的长相,而是先写声,再写衣着装束,然后借郭靖的视角将黄蓉给人的感觉推到读者面前:

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我自然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人比金庸的文笔更加妙,写作功力也会强上一筹,但有钱难买心头好,我于浩瀚书海中与金庸作品相遇,并爱上了金庸作品,从此,我的人生,过尽千帆,我只爱金庸,也许这就是缘分。


疫情于国家,于民族,无疑是一场大灾难,我能在疫情期间,静下心来,去读一读自己心爱的书籍,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