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语言的思想


“语法”,顾名思义,它是用来去诠释语言的用法和规定语言的法则。不管是发音还是写作,都会受到一定的语法影响,这本是人类一种规范思维的一种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法”,的意义被过度诠释和利用,加以规范变成了一种刻板;规矩变成了强制;语法本身的意义和道理没人去探究和研习,而只是对着课本的内容和教材去生搬硬套,而这就是语法的现有问题。


首先我要说,我不是在抱怨任何一种语法和教师们,因为他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去研习和深入,他们的意义和教授和学者的意义大不一样,他们的工作只是进行基础社会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他们的工作就像工厂里头的工人和农民一样不可或缺,他们的存在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进入“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中的一环:“及时放手”。他们的教诲是奠定一个人一生的东西,但没有人能够伴随任何人一生,就连你的父母都不会,兄弟姐妹都不会。而这就是教师的工作:“教书育人”。而不是:“教书随人”。这种工作其实教授也做不到,因为能伴随你自己一辈子的,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影子。


譬如说:美国有一个拉丁语教师,她一辈子都在为拉丁语教学付出努力,但其实她的努力明显是付之东流的。因为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高中生比起学术本身更在乎他们所认为的“实用性”。所以经济学的学生明显大于语言部门的学生。同样,文学部门和美术部门比数学部门比的人要明显要少许多。但不论是资本主义下的“功利”还是人们的轻浮和虚荣影响。且她用一种她认为可能吸引年轻人的东西:罗马帝国。并且给罗马帝国举办各种生日,或许有帝国的建国、凯撒的诞生、奥古斯都的上位、戴克里先宫的建立去吸引年轻人去学习拉丁语。她还试图这么解释:拉丁语具有一种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刻。而且能够启发思维,以此来换取不同的思维模式的激发。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所有语言都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要探究语法,那就一定要去探究人而不是语言。因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罗马人,都能创造语言和文字,进而发展文学。同样,非洲人的孩子和白人的孩子,学习语言和创造新语法的速度一样快。而且如果比较语言的复杂性,美国有个作家也写到:“单论语言本身的复杂性,苏格拉底和马其顿的养猪人一样低贱;中国的孔子也如同嗜血的阿萨姆邦野人一样”。所以,我们感谢那位高中教师所做的努力,但是语言的研究更应该着重与语言的思想的本身而不是一个以死的语言而已。


虽然从表面上看,名词并不会因其扮演的角色而出现外形的改变,但它们都被赋予了无形的格。人类的语言在变得越来越易读,越来越简练,也越来越明显的,无形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的水平,实现了文学的进化,思想的进化。

小说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也曾对语法的不规则现象和人类的普遍处境进行了一番点评: 语法,既拥有逻辑的规则,又掺杂着武断的用法,它让年轻的头脑预先品尝到法律、道德这些关乎人类行为的科学,以及建立在人们本能经验之上的一切固有秩序带给他们的滋味。 而这就是语法的问题,同样,是固有经验和理所应当的错误,而这种错误使得人们不再理性而且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