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国内影视剧在塑造古代帝王时,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不是热衷于“窥探”帝王勾心斗角的后宫家庭生活,便是“捏造”其传奇、波折、凄美、感天动地的狗血爱情故事。当帝国发生灾害时,他们似乎大笔一挥交代下去,就万事大吉了,这其实是对他们最深的误解,因为,在灾害发生时,他们真的挺忙的,既没空和妻妾斗心眼儿,也没空谈恋爱……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影视剧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剧照

一、首先——认错

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不是人为可控制的,与皇帝本人真的没啥内在关系。但是,当发生灾害时,皇帝们却首先跳出来认错。

皇帝为什么要认错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灾害的发生是"天灾示警",而"代天理政"的皇帝,自然要为灾害的发生负一定的责任。不仅百姓这么认为,连皇帝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唐代宗时期曾发生过一起严重蝗灾,监察御史陆贽拟了一封诏书——《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部分内容如下:

"夫人事失于下,则天变形于上,咎征之作,必有由然。自去岁已来,灾沴仍集,雨泽不降,延历三时,虫蝗既臻,弥亘千里……本其所以,罪实在予,百姓何辜,重遭殍馁......朕避正殿不御,百僚奏事,并于延英处分。尚食进膳,宜更节减。百司不急之务,一切且除。诸军将士外,自余应食官粮人,及诸色用度等,并委本使长官商量,权行停减,以救荒殖……除正税、正役外,征科差遣,并宜禁绝。非交相侵夺,寻常诉讼,不须追扰,务且息人。京畿内外及京兆府诸县见禁囚徒,死罪降徒,流以下一切放免。畿内及河中、同州界,应有因战阵杀戮,遗骸暴露者,各委所在长吏随事埋瘗。"

从这则诏书中可以得知以下两点信息:

(1)态度:"忧心如焚,深自刻责",皇帝表明自己对灾难十分忧心,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往日的行为,很是自责。

(2)反省内容:如下表所示。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皇帝从刑法、赋税、军事、浪费等方面反省自身,态度十分诚恳,对百姓所受的深重灾难表示痛心、同情和自责,"百姓何辜,重遭殍馁"

反省完毕后,皇帝开始了一项操作——避正殿。

所谓"正殿",是指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象征着皇位。"避正殿"即离开正殿,到其他宫殿办公,象征着"离开"了皇位,作为一种对灾难的"自责"。

这是一种为了显示诚恳的自责做法,皇帝自然不会真的退位。因为不会对皇权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帝国的君王们做起来"得心应手"。

比如唐文宗开成四年的六月,因旱灾,文宗曾"自责"地说道:

"朕为人主,无德及天下,致兹灾旱,又谪见于天。若三日不雨,当退归南内,更选贤明以主天下。"

他的自责当属唐代帝王之"最",竟要退位,令臣子令选明君。这话到底是出自肺腑还是惺惺作态,我们无从得知。但从当时因接连灾害而导致的紧张政局来看,文宗此举是相当明智的。唐代有史记载的正殿如下表所示。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二、少吃点儿——减膳

大灾之年,需要钱来救灾,帝国从上到下提倡节约,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怎么节约呢?少吃点儿!

皇帝的"少吃点儿"可不是寻常人生活中的"少吃点儿"。史书记载,皇帝日常膳食,"一饭之资,亦中人百家之产",所以皇帝一旦"节俭"起来,省下来的钱粮数目将非常可观。

贞观十一年,洛阳发生水灾,大水冲入洛阳宫城,大量宫寺、住宅被冲毁。唐太宗李世民为此"令尚食断肉料,进蔬食",不吃肉类,只吃素食。

贞元二年,唐德宗李适因"饥荒"而罢元会,下诏"御膳之费减半,宫人月共粮米都一千五百石,飞龙马减半料。"

这些都是皇帝们带头"少吃"来践行帝国"节约"风气的实例。在实际情况中,"减膳"通常与"避正殿"共同施行。部分统计如下表所示。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三、少喝点儿——禁酒

唐人尚酒,这在诸多唐诗中便可看出,而酿酒需要粮食,故而唐帝国每年用于酿酒消耗的粮食便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当发生灾荒时,为了节约粮食,自然便会"禁酒"。这种情况在唐代十分普遍。如唐高祖武德二年,高祖李渊下诏:"以谷贵"而"禁关内屠酤。"

唐肃宗乾元元年的三月,发生"饥荒",粮价上涨导致京师"酒贵",肃宗下诏"禁京城酤酒",第二年,又发生"饥荒",肃宗再次下发"禁酤"令,强调"非光禄祭祀、燕蕃客,不御酒。"

四、少玩点儿——撤乐、罢宴会

灾荒之年,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作为百姓"君父"的帝王,自然不适合再举办"歌舞升平"的宴会。

如唐高宗上元三年的八月,青州发生大风,齐淄等七州发生水灾,高宗为此下诏停止梨园等娱乐作坊。

贞元二年的正月,德宗"以岁饥罢元会",贞元十五年,"以年凶,罢中和节宴会......以岁饥,罢三月群臣宴赏。"

放鹰犬是唐代贵族们的"心头好",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该项娱乐项目的热衷者。唐人尚武,喜爱鹰犬,在这上面消耗的人力、物力都相当巨大,大灾之时,自然要暂停这种"声色犬马"的活动。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唐宫宴会图

五、多听听——求直谏

我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说的是:君威难测,在皇帝面前要时刻谨言慎行,因为一旦出错,可能就会陷入官丢身死的下场。

鉴于这一点,官员们一般不敢随便向皇帝谏言,而地方官员更因天高地远,很少有机会向皇帝谏言。但有一个例外,比如在大灾之年。因为这时,皇帝会下诏求取"直言极谏",这就给官员们一个光明正大和皇帝"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抒发己见""下情"若是能高效"上达",那么就可以促进皇帝客观了解灾情,从而及时采取救灾,减少百姓的痛苦和帝国的损失,尽快度过灾年。

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共有9位皇帝曾因灾下诏求取直谏。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由表可知:

(1)唐前期五位皇帝下诏求取谏言共计17次,唐后期四位皇帝合计9次。虽然史料的记载有可能存在疏漏,但唐前期的皇帝治世之心更加诚恳,政治更为清明是可以肯定的。

(2)太宗一人下诏求取谏言的次数为7,约为总数的25.9%,无愧"善于纳谏"的明君之名。

贞观五年的六月,太宗因旱灾下诏求取谏言,当时马周以家客的身份代替主人常何陈述了二十余条举措。因为这些举措,唐太宗召见了马周,一番交流更加认可他的才能,于是"令直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

这段佳话说明了,马周由"家客"一跃成为"朝中重臣"正是源于"因灾求谏"的良机。

与"减膳"、"罢宴会"等措施相比,皇帝的"求直言极谏"显然对救灾的意义更加直接、实际。

这一举措的好处至少有以下三点:

  • 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可以通过有用的谏言引起皇帝的关注,从而获得升迁机会,有助于救灾事宜的高效进行。比如贞观十一年的秋天,洛阳发生水灾,高陵主簿谢偃在奏疏中陈述灾情,得到太宗李世民的欣赏,从而被太宗提拔为弘文馆直学士。马周的例子,也是如此。
  • 群臣有了一个谈论政事的直谏机会,针对灾害提出救助措施和改进意见,对政事的清明大有裨益。
  • 可以促使居于"庙堂之远"的皇帝了解"真实"的灾害情况,对抗灾具有积极的意义。

虽然这一措施理论上是完美的,但实际情况是,有些皇帝未必会听取臣下的谏言。比如,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的夏季发生旱灾,侍御史许孟容上疏:"为阴阳适然,丰歉前定",建议"放免税钱及地租",德宗口头上"物议嘉之",但行为上"

事不行"。

魏征之所以能赢得千古诤臣的美名,与其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所谓"君明则臣直",官员进谏成功的前提是其侍奉的君主贤明通达。这也是"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根本原因。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影视剧中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六、"裁员"——出宫人

皇帝的后宫里,到底有多少女人呢?

国人提及皇帝时,有句 "后宫佳丽三千"的评语。实际上,"佳丽"若指皇帝"妃嫔"的话,"三千"这个数目多了,比如唐代皇帝们的妃嫔,据史料记载,具有合法妃嫔身份的数目大约是:

122

但是,"佳丽"若是指包括妃嫔、宫官、宫女在内的全体宫内女子的话,"三千"这个数目显然是小太多了。据资料推测,唐代宫女的总数常年保持在十万左右,最多时可能有十五六万,数量相当惊人。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穿,要用,还要发工资,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 服饰花销

唐代宫女的服饰费,是由中书省负责审批的。《大唐六典》中记载:"凡宫人之衣服费用,则具其品秩,计其多少,春秋二时,宣送中书。"

参照士兵的服饰配备——一年给12匹绢,以玄宗朝为例,那么,他后宫的近四万宫女一年服饰消费约48万匹绢。

唐代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法定货币是绢与钱。二者的比价与经济状况有关。在玄宗朝,绢的价格约为400~500文/每匹,最便宜的时候,大约在200文/每匹。这么计算,四万宫女的服饰费大约为19200 万文至24000 万文之间。

  • 饮食花销

唐德宗贞元三年,李泌在答德宗"复府兵之策"中曾说:"今粟斗值钱百五十,为钱三百六万缗。"

这是当时的普遍粟价。

唐代米、粟的大概比价是5:3,那么,根据李泌的话,可以推测出米价大约是每斗250文。因为帝国发生饥荒,唐德宗在贞元二年曾下过一道诏书:"御膳之费减半,宫人月共粮米都一千五百石,飞龙马减半料。"

按照每月每个宫人1500石(15000)米来算,那么,宫女每月需要的米钱是:15000×250=375万文,一年需要的米钱则是:375万文×12=4500万文,数额相当惊人。

然而,这还是饮食费减后的。灾荒之年,粮价必然上涨,那么,宫人的粮食花销必然大于4500万文。

只服饰花销和饮食花销的数额都已经如此巨大了,若是再加上宫人的脂粉花销、其他诸如薪炭之类的日常花销,这将为灾年下的帝国带来一份不小的经济压力。

所以,必须裁员——"出宫人"。

唐代有灾年"出宫人"的惯例,除了上述经济方面的考虑,还有"阴阳失衡"方面的考虑。

唐人认为,若是君王沉溺女色,或者宫中女子过多,会使"阴气"上升,导致阴、阳失衡,从而招致灾害。为了平衡阴阳,平"灾害",需要"出宫人"。

比如,唐太宗贞观二年的九月,中书舍人李百药因旱灾向太宗进言:"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

李百药这则谏言中关于宫人与"阴气"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唐人的普遍认知。

“节衣缩食”+“裁员”,谈谈唐代皇帝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救灾

希言说

虽然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皇帝的这些举措很多时候并不能真的救百姓出水火,但却依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首先,提倡节约可以减少开销,将钱更多地用在百姓身上;

其次,停止诸项"娱乐"活动有助于灾年时社会良好风气的塑造;

再者,"求直谏"使得皇帝能够客观地了解民间灾情,有助于抗灾活动的高效进行;

最后,"出宫人"给了宫女和亲人团聚的机会,使他们沉浸在骨肉重逢的喜悦中,极大地安抚了灾害中动荡不安的民心。

参考文献

《新唐书》、《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礼记译注》、《西北灾荒史》、《唐人轶事汇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人小说》、《中国救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