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清宮劇屢屢刷屏,加深了我們清朝皇帝的瞭解。而講述愛新覺羅·胤禎的劇作《雍正王朝》更是讓人印象至深。“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一語道盡作為皇帝的心酸。從客觀角度來說,雍正是清朝中最勵精圖治的皇帝,而且也是最勤政的一位皇帝,甚至可以說他的一天中並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皇帝與尋常百姓一樣,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大致相同,通過雍正作息表看看雍正到底有多勵志。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皇室成員的日常雖然隱蔽性比較強,往往不對外開放。但是皇上的飲食起居是有據可查的,因為古時皇帝的所言所行都是有專人記錄的,以備流芳百世之用,《起居注冊》就是事無鉅細的流水賬。《起居注冊》已經延續千年,從漢代開始,到明朝,經過時間的打磨和戰火的洗禮,留存的《起居注冊》已不多見。但是清朝相隔時間並不遠,而且已經具備了保護文物藏書的基礎意識,所以清代的保持相對完整。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雍正起居注冊》中,雍正的一天從五點開始。先後兩個小時需要完成一天的清晨準備。雍正住在養心殿,每天起床時間固定為五點整。洗漱完畢之後將會做最重要的一件事——向母親烏雅氏(孝恭仁皇后)請安。請安並沒有想象的匆匆忙忙的,但也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因為這是腦子最清醒的時候,我們的雍正皇帝會著重用來晨讀。主要讀物就是《聖訓》和《實錄》。聖訓顧名思義就是之前皇帝的訓誡錄,最主要內容就是詔令。而實錄則是從古至今發生的所有大事記,往往以時間軸為線索,全面概括,這一部分是祖先多年總結的統治經驗,對主持朝政實為重要。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到了一天補充營養的時間,皇上吃飯很耗時,往往會花費兩個半小時。從七點開始皇上的時間就放在早膳上,這頓飯可想而知得重要,但是並不如我們想象的豐盛。每天八道大菜,四道小菜即可,如果皇帝有特殊要求,可以加一些養生湯之類。這是整天之中,雍正唯一清醒地休息時間,這期間不談公事,更不用別人陪伴,自己慢慢品味就是最大的雅興吧!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清朝時期,軍機處的權力十分大,主要是能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批閱奏摺且當天奏摺必須批閱完成,不準有拖延。但是雍正時期的軍機處地位很尷尬。因為雍正對奏章內容的掌控十分嚴格,幾乎三品以上雖有官員的奏章都不通過軍機處,直接傳達給皇帝親自審閱。在九點半吃完飯之後的兩個半小時,雍正會用所有的時間聽大臣彙報工作或者批閱奏章。雍正對政務別有心意,在任年間不僅將康熙留下的漏洞補上,還為愛花錢的乾隆留下了豐厚的家產,而最大的功勞就是因為雍正“對誰都不放心”。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古時人往往吃兩頓飯,我們的雍正帝也是如此。中午時間往往從11點開始,到14點30分截止,這期間用來午休和吃飯。不要看這段時間比較長,這是雍正的晚飯,經過一頓飯的時間,雍正會有一個非常簡短的時間用來休息。有的人會說這看出出來有多勤政,每天吃飯加休息的時間已經超過了5個小時。但殊不知,此時的休息是為了熬夜。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從14點30分開始到17點整,雍正的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理論上可以用來辦公,可以用來娛樂。但是我們的雍正帝將全年365天全部交給了工作。古時文人對於休息,往往是精神上的休憩。可能賞花,聽琴,下棋,文玩等等,但是雍正卻將所有的娛樂時間壓縮成一軸軸畫卷——《雍正行樂圖》。在畫中,雍正遍歷大江南北,上演各種角色,天馬行空的想象凸顯了雍正對現實生活的渴望,他是獨釣寒江雪的老叟,也是採菊東籬的皇帝,也是松間撫琴的雅客,但唯獨不是他自己。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17點到21點,這段時間會有一個令人興奮的吃零食的階段,當然如果在餓肚子的情況下,剩下最重要的事就是祭拜神靈,然後睡覺。但是,情況從未如此順利,如果此時的雍正按正常時間休息,也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我們的雍正天天加班至深夜,幾乎從未例外。不要認為這段時間內即使十一點休息也還有六個小時。實際上,雍正每天的睡眠時間全部加在一起也不會超過六個小時。也許雍正可以自豪地說:“我知道每天紫禁城凌晨三點的樣子”。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之前提到,三品以上官員有權利直接上書雍正奏事,但是雍正時期,三品以上官員大約有一千人。如此龐大的群體,雖然不會每天上奏,但雍正的工作態度卻將自己推上了勤政的高臺。雍正現存批閱中,很少存在“知道了”之類的應付語言。甚至在奏章後附過“燈下所批,字畫潦草,汝其詳加審視”之類的字樣,完全是由於熬夜過度導致。在雍正登基一年的時候,有大臣勸誡他說為政之道要務實。而雍正直接回復“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雍正在位十二年八月,共批閱奏摺四萬餘件,每天批閱奏摺約10份。看上去數量並不多,但是四萬餘件奏摺上留下了四千多萬字。每天一萬意味著每篇奏摺均數一千字。這個工作量即使每天打字也需七八個小時,何況使用漢,滿兩種字體毛筆書寫。除此之外,勤政的雍正除了奏章留下了五百萬字的各類作品,可以說雍正的時間表雖然如是記述,但是真正的情形難以想象與琢磨。

勤政的雍正,在位批閱奏章回復四千萬字,他見過凌晨三點的紫禁城

養心殿是雍正處理政務的地方,而西暖閣內留存這雍正帝親手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乾隆上承康熙,下啟乾隆,雖稱康乾盛世,但最勤於政事者當屬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