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心平氣和地聊聊當前市場

01


危機襲來?


近期外圍環境不太平,上個月因為疫情,A股大跌,這個月,前有疫情蔓延全球,WHO宣佈新冠肺炎為全球性大流行病,後有OPEC++談判“破裂”,石油價格暴跌。


一時間,情緒出現恐慌,預期出現扭轉,歐美股市接力大跌,美股史上三次熔斷,有兩次就發生在本週。這不禁讓很多投資者吐槽:我是隻是想賺點小錢,一不小心就見證了歷史。

人們之所以對新冠病毒這麼恐慌,是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對它不瞭解。可我們如果對股市暴跌這麼恐慌,那就說不過去了,因為股市暴跌真是“家常便飯”,我們應該對它很瞭解才對。


遠的不說,本世紀就有2000年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5年A股股災,差不多幾年就有一次。按這個頻率,

一個30歲的人,餘生還要經歷5-10次“股市暴跌”,難道我們這輩子就不投資了嗎?

非也非也。讀史使人明智,讓我們回顧歷史,規律一目瞭然,明明白白的寫在那裡。

無論是美股泡沫破裂,還是A股股災,抑或是上世紀90年代日股的慘烈下跌,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股票太貴了。所謂金融危機也好、去槓桿政策也罷,都只是引發市場下跌的一個導火索,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0年,美股隨便一個不知名的公司僅僅因為扯上互聯網概念,就會雞犬升天;2007年A股藍籌股動輒50、60倍的市盈率,股民高喊“死了也不賣”;2015年創業板市盈率超百倍,被譽為“神創板”;高高在上的市場就像沙堆上的樓臺,只要吹口氣,就能引發劇烈的“蝴蝶效應”。

我們來心平氣和地聊聊當前市場

每次危機來的時候都喬裝換面,實際上卻每次不變:真正的危機來源於市場的高估以及人們狂熱的情緒。而當市場跌下來變得便宜,人們趨於冷靜後,我們又看到同樣的股指,反而創出了新高。


02


A股風景獨好


同樣是疫情,為什麼A股在節後很快調整完畢,但美股卻突然暴跌,連創歷史?答案是估值


相對其歷史,美股估值在高位(是相對高位,而非絕對高位);回頭看下A股呢,經過4年多的調整、上證指數距2015年高點回調40%以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已經比較充分的釋放了風險,除了少數炒作的板塊,大部分藍籌股估值已經不高了。


我們可以判斷:目前3000點以下的A股,整體是不貴的,A股即使下跌,也很難像2015年那樣暴跌了。

既然市場不貴,只要不去碰那些炒作的、泡沫的品種,那你慌什麼呢?

芒格說過,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那讓我們反過來想,投資中怎麼做,能讓我們死的更快呢?

1、買高估的資產。比如2007年的美股、2015年的A股。

2、買劣質的、有可能歸零的資產。比如某些個股,可能跌著跌著就破產了。但是一個大國的寬基指數,只要國運在,就會長期向上。某些優質的資產,會長期創造超額收益。

3、加槓桿買。即使看對了,一個暴跌,你就被強行平倉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4、短錢長投。資金著急用,碰到市場低迷,只好割肉出來,造成永久性的損失。

你看,知道怎麼死的,那我們就避開它就行了。且慢倡導的是用長期的閒錢,在市場低估的時候,買入優質的資產,剩下的,就交給市場去吧。


03


投資的初心


我們投資是想讓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增加我們的煩惱。我們要利用市場先生,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搞得心情忐忑不安。


只要牢記,用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的資產,不去碰那些會讓我死的地方,投資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遠離價格的漲漲跌跌,拂去心緒的輾轉反側,安安靜靜,平平淡淡,用心生活,迴歸投資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