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新聞網等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國產航母,一步步走來


  • 2017年4月26日上午,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 2018年5月5日,一架直-18改進型直升機降落在其甲板上,隨後起飛離開,這是國產航母首次起降直升機。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 2018年5月13日上午7時許,中國第二艘航母從大連造船廠碼頭啟航,赴相關海域執行海上試驗任務,主要檢測驗證動力系統等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中國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試驗。 李剛 攝


  • 2019年11月17日,中國第二艘航母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


從1987年提出建設航母規劃到自行研製出第一艘國產航母,中國用了30年的時間。這不僅體現出中國海軍裝備水平的躍升,更彰顯中國國家整體力量的提升。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畫面。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航母主要分為大型、中型和輕型三類。大型航母是以美國的“尼米茲”號、“福特”號為代表的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而法國的“戴高樂”號、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中國的遼寧號以及新建的國產航母都屬於4萬到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第五次海試,內部畫面公開。


央視新聞、“軍報記者”曾公開報道稱,首艘國產航母長約315米、寬約75米,為滑躍起飛式的常規動力航母,外形與遼寧艦基本相似,但比遼寧艦更長、更寬。它有十幾層樓那麼高,站在它下面,感覺是站在巨人的身邊。光是巨大的甲板,就相當於整整3塊標準足球場那麼大。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它的排水量與遼寧艦不相上下,船內的大大小小的艙室數以千計。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畫面。

航空母艦的建造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據悉,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研製工作涉及532家配套單位。而這532家單位裡,非軍工的社會配套單位達到了412家。這其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科研院所,甚至高等院校,充分體現了全國協同和軍民融合。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海試畫面。


專家表示,相比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從設計到建造,全部由我國自主完成,並在遼寧艦使用的經驗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優化,性能將有全面提升。其研製和建造,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後續更大型航母的能力。


更多高清美圖送上: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中新社記者 楊毅 攝

2018年5月18日,中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侯融 胡鍇冰 記者 陳國全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5月18日中午12時許,中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侯融 胡鍇冰 記者 陳國全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5月18日中午12時許,中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侯融 胡鍇冰 記者 陳國全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5月18日中午12時許,中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

轉發—“山東艦”入列!80秒一覽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侯融 胡鍇冰 記者 陳國全

5月18日中午12時許,中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返抵大連造船廠碼頭。


“風勁帆滿海天闊 俯指波濤更從容。”


山東艦與遼寧艦,兩艘巨龍齊入海。向著星辰大海,奮勇無畏,一路向前!

歡迎你,山東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