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昌邑王劉賀即帝位二十七日,廢為列侯,卒葬昌邑。”“海昏侯劉賀墓在建昌縣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內,有大墳一所,小墳二百許,舊稱百姥冢。”這是歷史書上對海昏侯劉賀墓地的記載。如果不是因為村民們的發現,考古學家說如果晚一天就會被盜墓者盜掘,因為盜墓者已經打穿了棺槨的外槨板。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根據歷史記載,海昏侯繼承了四代爵位,劉賀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前74年(元平元年),漢昭帝無子而死,劉賀稱帝。結果,僅僅27天后就廢除了。劉賀被廢后,回到家鄉鉅野做昌邑王。前63年(元康三年三月),漢武帝下詔,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後遷至豫章國,(今江西南昌)至死。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劉賀墓地呈梯形,南北寬141-186米,東西長233-248米,面積46000平方米。在五年的考古發掘中,墓地先後出土了一萬多件文物,包括數千張竹簡、木牘、漆笥和耳杯。10多噸近200萬枚五銖錢。馬蹄金,鑲嵌著瑪瑙、綠松石和寶石的青銅鏡,青銅火鍋,青銅雁魚燈等。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海昏侯墓地由兩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和花園牆,門闕,臥房,祠堂,廂房和其他建築等。根據考古調查,海昏侯墓地的圍牆周長868米,佔地46000平方米。不難想象,當年墓地的地面建築一定非常壯觀。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大的馬蹄金重260克,小的重40克。部分馬蹄金口部用一圈掐絲掐出了一圈花紋,極為精美。據考古專家介紹,在西漢時期,馬蹄金是皇帝賞賜給諸侯、大臣和貴族,有兩個目的。第一,顯示皇帝的權威;第二,是傳遞祥瑞之意。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劉賀主棺由於墓室進水嚴重,主棺早已經被壓扁,所以劉賀的遺骸早已面目全非。劉賀臉上覆蓋著一層漆面罩,胸部排列大小不一的玉璧。腰間有書刀、玉具劍和私印。此外,遺骸覆蓋著金縷琉璃,下面是100枚金餅,5枚一組,共20組。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馬蹄金狀如馬蹄,因此得名馬蹄金。據史書記載,早在漢武帝時,就已經出現馬蹄金,“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蹄以協瑞焉。”馬蹄金上刻有“上”字,這可能表明它的意思是上等貨幣。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據參與海昏侯墓地考古發掘專家介紹,劉賀墓地是一座地下黃金墓,裡面裝滿了黃金。從這些出土的金器中可以看出一點,劉賀確實做了皇帝,這實在太奢華了。“除了大量的黃金物品,在劉賀墓地還出土了200萬枚重10餘噸的五銖錢。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古代有三種版本的《論語》,“古論語”,“魯論語”,“齊論語”。海昏侯墓出土簡牘5200多件,其中大一部分是儒家經典及訓傳,包括“詩經”“禮記”,“春秋”,“孝經”等。

海昏侯墓地,滿眼都是黃金,出土的簡牘才是最大寶藏


  海昏侯已成為中國迄今發現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以出土的金器為例。該墓地出土的黃金數量,創下了迄今為止漢墓出土黃金器物數量的歷史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