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无视规则“抗检事件”的背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抉择?

孙杨“抗检事件”最终经听证会最终判罚孙杨遭受了长达8年的禁赛处罚,自从孙杨事件爆发之后网友的普遍呼声都是希望孙杨上诉,并且痛斥国际兴奋剂协会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孙杨本人也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表达了他的强硬态度。而最近央媒首次表态孙杨事件:无视规则必将承担相应后果!网友态度两极化!

孙杨无视规则“抗检事件”的背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抉择?

孙杨“抗检事件”是偶然发生的吗?

2018年9月4日,孙杨在杭州接受了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由于检查人员出示的资质证明存疑,此次检查最终没有顺利完成。

孙杨“抗检事件”出后,只有孙杨和他的母亲不停地在社交媒体上抛头露面,表达对判决的不服和愤怒。我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刚开始也极力支持他们的维权之路,但是随着后面关于孙杨以前不良事迹的爆料越来越多,我也开始了沉思:抗检和服兴奋剂都是规则所不能容忍的,哪有孰轻孰重?

孙杨无视规则“抗检事件”的背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抉择?


翻开他以前的一些类似事件:

  • 2013年11月4日,游泳巨星孙杨昨驾驶汽车在杭州市中心与公交车发生刮擦事故。孙杨虽然无事故责任,但因无证驾驶而被杭州交警带走调查。随后孙杨通过微博致歉,但相关部门仍然依法对孙杨罚款2千元,拘留7天。在一系列处罚出台后,今天中午,《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对孙杨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决定》曝光,国家队对孙杨处以“暂时取消国家队队员资格”等处分。
  • 2019年 高调曝光恋情;频繁出席商业活动;40多天没有参加系统训练,并且在训练强度和管理方面与教练朱志根意见不合发生正面冲突,遭到浙江体院停赛、停训,扣发一个月训练津贴并暂停其他商业活动

造就孙杨今天的“抗检事件”或许就不是偶然事件,他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觉得检查人员不合格就拒检?既然自己没有服用兴奋剂,又何惧一个感觉不合格的检查人员呢?这显然是有点飘了。

孙杨“抗检事件”背后的个人行为和国家集体利益如何抉择?

孙杨是代表国家去参加游泳比赛的,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集体利益,而孙杨觉得检查人员不合格拒检并销毁检测试剂的行为显然是个人行为。假设那个检查人员确实不合格的,孙杨可以自己去拒绝抗检吗?连小学生都知道,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该报警!如果发现检查人员不合格,不可以留下证据事后去举报他吗?这显然是个人行为的冲动造成的!这也给了不安好心的人可乘之机!

孙杨无视规则“抗检事件”的背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抉择?


孙杨或许不知道,这个抗检事件的背后究竟给国家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的形象在国际上抹了黑——抗检无视规则!
  • 马上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要开启了,孙杨作为游泳界难得的人才,中国比赛赢得奖牌的机会又少了一点。
  • 各种负面报道对中国游泳体坛的质疑等等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在中国,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如何避免类似孙杨“抗检事件”呢?

1、凡事“三思而后行”,在个人和集体利益面前,凡事都要多想想后果,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显赫而做出过激的事情,导致集体利益受损!

2、一个决定不要受环境和个人情绪所影响,要以原则和价值观来决定!

3、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