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有拖延的習慣?

久伊666


首先,要戰勝拖延症,就得先了解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拖延。我總結了三個我覺得可能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叫做:結果過於遙遠,不可預見。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都知道如果說期末的時候交不上畢業論文,可能就拿不到畢業證書了。我們知道這個結果,可是這個結果對我們當下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它沒有辦法很直接的去影響現在的生活。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有這樣心態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當你的目光只侷限於眼前的時候,你很少會有動力去做一件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叫做:任務過於繁瑣,無從下手。

什麼意思?就是當你去面對一項非常龐大的任務的時候,比如你要寫一篇論文,你會被嚇到:哎,這個論文需要寫十幾章的內容,真的很難,有各種各樣的文獻資料要查,查完文獻資料我還要構思邏輯,還要組織語言,太煩了。一個“煩”字,就概括了你所有的情緒。

然後這個時候,你就乾脆怎麼樣?乾脆把它放一邊去,去看場電影,先去追個劇,感覺很爽。這是很多人的第二個心態。

第三個原因叫做:情緒過於焦慮,無法做好。

很多人其實有很大的動力想去做,也知道如何拆分任務,但是他們當下一想到這件事,他就會自然而然的非常緊張。哎呀,我感覺我真的是寫不出來,我感覺我這個論文寫出來也是會被老師罵的狗血淋頭,那我要不就先放鬆一下吧。

所以,拖延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結果過於遙遠,不可預見;任務過於繁瑣,無從下手;情緒過於焦慮,無法做好。

那麼大家可以看到,拖延症本質上其實就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對不對?它實際上是我們不能妥善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我們為了應對與任務相關的情緒而不自覺發起的措施。

二、主動拖延vs被動拖延

在講到底如何去克服拖延之前呢,我想先糾正大家的一個普遍的誤區,就是:很多人他們看似在拖延,但是其實他們並沒有在拖延。

聽起來可能比較抽象,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些同學會問我說,你花了多久準備這篇文章的內容呀?其實說實話,我正式開始寫稿子的時間前後加起來沒有超過2小時。那有些人可能聽完以後就會說:哇這麼短的時間,看起來很輕鬆,我也可以做!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看似時間很短,但是我從決定要寫這篇文章開始,可能走在馬路上、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我都在心裡不斷地打磨、思考:用什麼樣的案例更加合適?什麼樣的課程結構更合理?怎麼樣的演講方式更吸引人?所以等我心裡有底了,正式開始創作的時候,其實過程會非常地快速。

這個就是主動拖延,那麼什麼叫做被動拖延呢?被動拖延的意思就是說我在拖延的時候,我沒有幹任何相關的事情,我是完完全全的把任務拋到了腦後,完完全全的拖了下去、睡了過去、耗了過去……

所以說主動拖延是看似拖延,但它其實是一直在從事跟這個任務相關的工作。它是一個特別好地思維策略,我也鼓勵大家在碰到瓶頸的時候嘗試一下。

但是我想要強調的是:大家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主動拖延,取得了好成績,就覺得自己只需要單純模仿行為就可以了。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這兩個東西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時間管理笨猴社群


01把結果看的太重了

我知道有很多事情,只要我認真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但我就是不去做。特別是,別人對我做這件事充滿期待,別人期待越高,我越不敢開始。

這就是心理壓力太大,太看重結果導致的拖延。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

從小父母期待太高,讓我們養成怕別人失望的習慣

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前,我一拿起書準備複習,就會冒出想先收拾一下桌子,或者先看會兒閒書的念頭,時間越緊迫我越沒有動力去複習;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需要做一份PPT,眼看著開會要用了,我還在磨蹭。

就是明知道時間有限,卻總是不願去做該做的正事。後來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才知道根源在小時候。

小時候,父母總是對我的要求很高,考試一定要考100分才行,哪怕考了99都要被批評;遇到稍微有挑戰的事情,父母不是鼓勵我去嘗試,而是要我做到最好。

養成了這種習慣,我就很容易把結果看的太重,害怕失敗,害怕自己努力做了卻還是做不好。所以才會有想拖延,想晚一點面對結果的心理。

我們很怕別人失望,以至於做事情畏手畏腳,不願對任何人作出什麼承諾,因為我知道自己肯定會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只敢讓自己失望——總是避開重要目標,只做不太重要的事。


02 “人之初,性本懶”

就像那個段子: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其實如果不是為了錢,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想上班,因為人的天性就是懶。倒不是說懶惰不好,畢竟如果人不懶惰,也不會有那麼多方便人生活的發明。只是對拖延症來說,懶就不好了。

比如領導讓你做一份PPT,半個月後要用。即使你現學,這段時間都夠用了,可是你想著一個PPT那麼簡單,不如到跟前再做,結果到還有兩三天的時候,領導突然問你做好了沒有,發出來看看有沒有需要完善的,你慌了,怕領導覺得你效率低,連忙趕工,兩個小時就做完了,自然也沒好到哪裡去。錯誤很多,領導提了一大堆意見。

這麼一份原本可以輕易獲得領導好感的差事,被你的掉以輕心搞砸了。懊惱嗎?十分懊惱。可是下一次,類似的事情你還是會這麼幹。

除非你改掉你懶惰的毛病。


像以上兩種情況,事無鉅細的給自己訂立目標是個好辦法。比如精確到今天晚上8:00要做PPT大綱。今天早上9:00要複習一個章節考試這樣。越詳細越好。


慢文案


美國的心理學博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在經過近20年的研究後,在《拖延心理學》中提出:拖延症既不是時間管理問題,也不是道德問題,它的後面,隱藏著深刻而複雜的心理原因。


原因簡略概括如下:

1、完美主義者把所有事情看作對自己價值和能力評判的標準,他們害怕失敗,就用拖延作為自己表現不好時的擋箭牌。

2、而有的人則是潛意識中害怕成功,他們擔心成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他們會不自覺地用拖延來回避成功的到來;

3、拖延是一些弱勢者對抗強勢的秘密武器,他們通過拖延獲得在某些事情上還是自己說了算的滿足感。

4、有的人對於心理舒適區特別敏感,他們會用拖延作為手段,讓自己一直呆在舒適區內;

5、而另一些人拖延的產生,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用心理時間來安排日程,而當心理時間和客觀時間之間出現巨大沖突時,在別人看來,他們表現出來的就是拖延。


要擺脫拖延對我們的控制,我們需要先完成心理上的一個轉變,認清拖延後面自己想逃避的現實,自己想塑造的人格和價值觀,接受它,並且找到一個平衡的方案。

完成心理的轉變後,我們就可以對自己拖延的行為進行梳理,找到激發它的原因和模式,接下來就制定明確的制定目標和計劃,以一週為單位開始實施,不斷總結歸納,達成目標時獎勵肯定,讓自己形成按照計劃執行的正向行為模型。

而一些小技巧,比如學會用客觀時間安排我們的日程、學會接受讓自己成長的人和事、拒絕給我們帶來負面影響的人和事,通過運動或冥想來讓自己保持積極的狀態,更加能夠讓我們有積極的動力去快速處理手頭的事情。


紅塵笑笑生


假想一下我們習慣性的拖延場景:

一項工作必須要在5個月之內完成

你會告訴自己:

這一次我要早點開始:每天完成一點,這下我會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這項任務。

雖然感到自己不能夠或者不願意早點開始,但心裡還是相信:我可以有條不紊地完成。

……

一個月過去了,卻沒有任何進展,你開始焦慮,並且感到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但離最後期限還遠呢,你還是抱著一些希望…………

又兩個月又過去了,你還是沒有上手做事,預感到可能自己永遠不會開始,腦海中不禁閃現挫敗的念頭,一邊悔恨浪費的時間,一邊無奈,我可以做任何事,整理書桌,清理房間,重拾讀本,唯獨除了這件……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臨近,你還是保持著樂觀,期盼日期延遲的奇蹟……

你已經絕望了,你會感覺自己確實缺少某些東西——自我約束力,

只剩下最後的抉擇

  1. 做:截止日期要到了,不停的後悔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只期盼做完就好
  2. 不做:時間太短,無法完成---放棄

壓力過大,無法忍受----逃跑


拖延者的心理形成

每一種情緒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拖延的心理也是如此,不僅與先天性有關,也受後天的環境影響。

比如父母只是過度地讚揚 “你真聰明,你可以做任何事”,不去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失敗,那麼他就只會認識到成功的快樂,無法面對不足和缺憾,不能從失敗中學習,甚至可能因為大的挫折而一蹶不振。

這種只看重結果勝利的心態,正是完美主義者的雛形。


一個經常受到批評的孩子,可能會一直認為“我一無是處!”

當孩子自我評價過低時,缺少自尊心時,也無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完美主義——這是拖延的重要原因

從現實到理想的兩點,完美主義者期待的是一條筆直的線

他們追求的是最短的捷徑,

認為結果才能帶來快樂,相反過程沒那麼重要,

即使是付出汗水走過也不能帶來快樂,

直線以外的任何偏離都是失敗的,錯誤的。


過高的要求使得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偏差越來越顯著,日益增大的壓力會帶來更多的挫敗感,人們不願承認和麵對失敗時,就會選擇逃避,所以拖延就自然發生了。

在完美主義者眼中往往有這樣一個等式:自我價值感=能力=表現

一個出色的表現意味著一個出色的人;一個平庸的表現意味著一個平庸的人。 我表現好,表示我很有能力,我表現不好,表示我沒有能力,所以我對自己感覺很糟。

這已經不僅僅是某件事情你做得好或不好的問題。你的表現好壞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價值的一個衡量標準。


而*拖延打斷了能力與表現之間的等號—— 我表現不好只是因為我的拖延,即我沒有努力去做,這與能力無關。對他們來說,責備自己邋遢、懶惰,

比把自己看成無能和無價值(而這就是他們深為恐懼的失敗)要容易忍受得多。

完美主義者需要明白,努力嘗試是一件好事,而不是愚蠢或軟弱的表現。

失敗並不危險。失敗是正常的,這是生活的組成部分。

逃避心理

許多人害怕受到過多的關注,成功意味著承受檸檬精的閒言碎語,擔心別人的批評指責,害怕有心人懷恨在心,更擔心有人因此受到傷害。他們害怕成功,所以選擇拖延。

正如曾奇峰在書中所說:

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對自己不好的方式來對他人好。

我們是人,註定要帶著人的全部優點和弱點活著。


應對拖延,需要改變

從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開始,回顧下你每次想要拖延的心理過程,以及你克服拖延的時刻,重視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還可以找個同伴監督


拖延症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根除,拖延的情緒根源涉及內心感受——恐懼、希望、記憶、夢想、懷疑以及壓力。我們需要充滿耐心,一個一個去應對和處理。


捧書香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體驗,拖延不但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困擾,還讓拖延者內心非常痛苦。

很多因素會導致拖延,智力因素除外。

拖延與壓力有關。

大多數人認為,壓力是造成一個人拖延的主要原因。面對巨大壓力時,人們往往採取拖延的策略,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策略。比如,學生會推遲複習迎考的時間,直到時間不多了才臨時抱佛腳,寫作者通常在截止時間前幾天才開始動筆。


拖延與某些信念有關。

比如:“我必須要做到完美”“我做每件事都應該不費力氣”“如果我展現真實的自己,就不會被人們喜歡了”

如果你認為必須做到完美,那麼為了不讓人覺得你做得不好,你寧願拖著也不願努力去做。如此一來,你可以在心理上安慰自己:不是我做不到完美,只是沒有去做而已。

如果你認為真實的自己不被人喜歡,那麼你就會利用拖延保護自己並和其他人保持距離。

這些信念的本質是害怕。害怕行動會帶來麻煩,害怕付出努力仍做不好,擔心達不到要求,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接受,因此拖延、逃避,藉此保護自己。


拖延是因為需要別人幫助。

當人們無法獨立採取行動時,會需別人的幫助。若無法獲得幫助則很可能拖延。比如,很多大學生遲遲不開始寫論文,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怎樣蒐集資料、獲得信息;有的人在團隊裡幹勁十足,一個人時就沒有頭緒、無法行動。


松煙墨


這個,作為一個資深的拖延症患者,我也很想知道的啊。最近剛看了一些文獻,我跟你分享一下科學家們關於這個問題是得出什麼的結論的。

1)拖延可能是管理自我情緒的一種需要

Scher和Osterman提出的。他們覺得當一些情境導致拖延者體驗到更多的焦慮症狀時,控制導向的任務會促使拖延者集中在積極情緒上。意思就是說,我拖延是因為我要做的這些事情讓我太焦慮了,所以為了管理我的情緒,我就控制一下,先不要做,讓自己開心一下下啊。所以就拖延了。(我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就很痛苦,為了逃避作業,我就翹著二郎腿在床上攤著,真的舒服。)

2)拖延可能是為了得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

Van Eerde的這個科學家真是很會說話啊,他說拖延為下意識過程提供一個必要的醞釀期,使得個體對某任務進行深思熟慮的思考,從而產生一個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法。意思就是說,我拖延是因為我暫時還找不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法,所以我需要沉澱一下,找到一個更好更有創新意義的解決方法後,我就不拖延了。

當然還有的說,我拖延是因為我事情太多了,我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事情要一件件做,我不能分心做其他重要的事情。雖然說法有點流氓,但是仔細想想好像有一點點點的道理。

但是,從一些拖延目前的研究上看,拖延還是有很多消極的影響的。所以我覺得如果拖延的話,還是多多管理一下自己。


希樸羊


推 拖 拉 是我目前學習的最好的處事方式。這種方式是有智慧在其中的,

第一:推拖拉,這樣一來二去,你才會有時間去思考,仔細謀劃。遇事而拒後謀而成。

你是一個聰明的人,你就會利用推拖拉的時間,把事情放進腦子裡過一遍仔細思考。充分謀劃。事情才能做的完美。

譬如我們大家要一起去吃飯,出門的時候如果其他人都是一起出門,只有你一個人出門,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緣真的很差。在飯桌上,我想吃這個油燜大蝦,但是,你不能立馬拿起筷子夾過來就吃,不管別人的看法,你一定要推託一下,領導這大蝦好像很好吃的樣子,我給你夾一個。在讓完一圈後,看看其他人的反應和表情。自己在拿起筷子去吃,你覺得這是不是智慧那,要內化於心到行動。

第二個要怎麼推、推給誰?

推這件事是有學問的,你要推給誰那,不是隨便推的。你要推給最合理的那個人,在推的時候,要看看你當時處的身份地位。你要是幹部,那你一定要推給你們領導。事情是由領導做主的。老闆來了,肯定是要找,領導的、不會找你,你只要做好你的工作,給領導提好你的建議就好。你要是領導那你就是當仁不讓的操盤整件事。由你做主,結果也是你來承擔的。

推拖拉是有學問的,你一定要學好。

我們要不敢為天下先,推出去,但是到最後要是還是回到你這裡,那就說明是你的事,你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那就當仁不讓。非常自然。


華夏詩詞問道人


你若愛千古,你應愛現在;昨日不能喚回,明日還不實在;你能確有把握的,只有今天的現在


——愛默生

  • 大家都知道,拖延是種心理頑疾,它更多的來自於人們自身的謹慎,焦慮甚至畏懼等情況。作用 在自己的生活和具體的學習任務和工作行為中,會讓任務的進度和結果都受到影響。拖延往往讓人們很難獲得成功,因為自身的軟弱或者懈怠,表現出對工作,對人生消極態度甚至是放棄的心理。

拖延並非是一個很明確的話題,它本身的一些不明甚至是矛盾的特性,也讓其成為表現,呈現出不同的姿態。人們總是不知不覺就陷入到拖延的行為當中,而我們經常意識不到這回帶來怎樣的後果。


  •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普通人當中大約有20%的人有拖延的行為,想想這個數字乘上全球總人數的 話,就相當於整個中國 或 整個印度的總人口數了.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據。

無論人們是否願意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有拖延的習慣,無論是羞澀的青年時代,還是精英 白領,甚至是那些偉人都有拖延的習慣。人們或多或少會因為拖延而陷入到成長的煩惱中。

  • 在社交網絡上有著形形色色的戰拖小組,無數的人蜂擁而入。但到底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戰勝了拖延呢。他們立下了多少flag,發下了無數的誓言。比如睡前複習一下白天的課程,晚上十一點之前必須上床睡覺。可事實是,在執行中動力奇缺,只在網上瀏覽帖子,玩一些無聊的小遊戲來打發無聊時間。就拿我自己來說,要每天堅持被35個單詞,閱讀兩篇英語小短文。可真正做到的確實不多,自己總給自己找理由,總用自己太忙這個理由來推脫自己的任務。這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我想不是隻有我一個人經歷過這種自己帶給自己的困擾吧。有些時候還會羨慕那些,從來不給自己樹立目標,活的瀟瀟灑灑,反觀我們被自己困擾,想戰勝拖延,卻總是屈服於拖延。


事實上,拖延是大部分失敗的根源。

為什麼在相同的工作時間呢,我們總是比其他同事工作任務完成的跟慢。

為什麼在同等的工作經驗是,我們的學習任務,工作進度總是達不到要求。

也許你事事追求完美,甚至在工作中也是盡心盡力的努力,可老闆卻總認為你在拖延。或許這和你不正確的工作方法所導致的,而這種方法我們往往沒能夠意識到它的錯誤性,甚至忽略掉。

  • 如果你看完這些之後,並發現自身也具有相同的某些特點,那麼很傷心的告訴你:你患有拖延症。但並不要害怕,這並不是極端嚴重的問題。你能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的習慣並且想要改變現狀,那麼很恭喜你。你已經有了戰勝拖延的念頭了。但僅僅有念頭是完全不夠的,還要付諸於實踐,努力的去克服原來沒有意識到的那些錯誤行為或者習慣。

  • 畢竟我還處於戰拖的階段,這是一場拉鋸賽,沒有誰輸誰贏。有的只是超過而已。拖延並不是戰勝一次就一勞永逸了。它很有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的地點捲土重來。當它到來是我們不能重蹈覆轍,而是一次一次的和他鬥爭,所以這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戰鬥。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拖延的事情,或者獲得一些方法,歡迎評論,也可以私聊哦。我會盡量的為你解答。


果殼中的單核


一、認識到“拖拉”是人的天性

成功意味著要做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常常是反人性的,意味要向困難前行,意味著要多動腦筋,意味著要遠離舒適區,意味著要從熟悉邁向陌生,所以,人們能拖就拖。

二、克服“拖拉”的幾個有效方法

(一)時間分割,難度分割。

選一個對身心幫助的愛好,從易到難堅持。比如:每天30分鐘運動、20分鐘寫作、10分鐘練習演講、10分鐘反省總結,也可以是舞蹈、閱讀、書法……

(二)加入到優質的圈子。

學習圈,興趣愛好圈,事業圈等,用環境、氛圍、相互監督的形式,不直覺的被改變。

(三)找到專業的導師

無論學習事業、還是興趣愛好,最好找專業人士指導、監督,效果事半功倍。

(四)離開現有環境

人什麼時候會改變?必須改變的時候。

所以,離開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離開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安逸舒適的生活,只有擺脫熟悉的依賴,獨立才開始,很多潛能才得以開發。




海洋軍事化習慣養成


「拖延」這個現象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背後可能有多種因素的。甚至還有基因基礎的。

常見的拖延原因類型三則:

①被動反抗型拖延

比如最近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用比較嚴格/專制的方式撫養小孩,那麼小孩長大之後會更容易拖延。研究者解釋說 ,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於是用這種被動攻擊的行為來反抗。

②害怕失敗型拖延

另外你拖延,也可能是因為害怕失敗,於是以拖延症為藉口遲遲不去做。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妨礙」:當我們面臨艱難的任務時,為了避免表現不佳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故意放棄努力甚至給自己製造障礙。

③衝動分心型拖延

現代資訊發達,誰工作的時候電腦不是開著各種窗口呢?更不提還有手機和iPad,遇到難題的時候,拿起手機刷刷朋友圈……咦怎麼半小時過去了?多線程工作雖然會給你效率很高的錯覺,但其實經常多任務切換會降低你的認知水平,提高你做每件事的認知成本,就是說,每件事你都要花比專注時更大的力氣去做了。

原因還有很多,當你覺得自己拖延時,請先停下來想一想,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是你想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