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是因為某些人物的原因還是其他的原因?

木瓜


當雪崩出現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甲午戰爭,中國是開始的莫名其妙,打的一塌糊塗,輸得萬分憋屈。在連日本天皇都以只吃一頓飯來為前線輸送物資的時候,中國這邊卻撐不住了。試想,如果中國再拼盡全國之力撐它幾個月,能不能打的贏?可是從戰爭一開始就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的光緒帝卻坐不住了,他無論如何也要議和。這麼說來,他要不要負責?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為了辦六十大壽,挪用了海軍經費給自己蓋頤和園,導致海軍用的炮彈不少都是啞炮,甚至都對不上炮筒的口徑,而李鴻章竟然也就同意了。這麼說來,慈禧和李鴻章要不要負責?

可是隻有這三個人要負責嗎?北洋水師內部,淮軍系和福建系矛盾重重,又不服從洋教頭琅威理的管教,最後竟然把這位海軍教官給轟走了。作為水師提督的丁汝昌、主力艦長的劉步蟾,要不要負責?

再往遠了說,此時南洋還駐紮著另一支艦隊——南洋水師。從北洋水師與日軍接戰到全軍覆沒,南洋水師未派出一兵一卒,究其原因,竟然只是因為南洋水師的創始人是左宗棠,而北洋是李鴻章而已。那麼,南洋水師,要不要負責?

再去看看全中國吧。彼時的日本已經動員起了全國上下的力量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頗有後來那句著名口號“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的氣魄;而中國呢?從上到下,似乎打仗的只有丁汝昌和他的部下,其他各地並沒有投入戰備的狀態,也不見任何物資和兵力的支援。這個責任,又要誰來負?

最可笑的是,最後莫名其妙的,所有的鍋都扔給了在日本還捱了一槍子的李鴻章。這個甩鍋的責任,又該誰來負?

人啊,也許只有在發現別人身上問題的時候才最睿智。



青言論史


甲午戰敗其實很簡單,沒那麼複雜的原因。就是軍制不如日本。日本有統一的司令部,參謀部,各級單位,比如軍師旅團營,統一的海陸軍協同,以及比較先進的金融融資能力。

在實戰當中,日軍投入24萬軍隊,也死亡了2萬多,雖然裡面有很多是非戰鬥死亡。就是太平洋戰爭日軍大部分也是非戰鬥死亡。就是說死亡人數,日軍也死了2萬多人,清軍損失4萬人。

雙方戰鬥力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清軍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近現代司令部,參謀部和後勤的單位。也沒有軍級,師級,甚至連團級指揮機構都沒有。因此,清軍都是最大作戰單位是步兵營,騎兵營。

清軍投入戰鬥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的20-60個營,日軍投入戰鬥是完整指揮後勤和策劃能力的1個或者2個師團。

清朝末年,最大的問題在軍事上就是一直沒有進行軍制改變。一直採取營為最高戰鬥單位,一直到編練新軍才有了步兵師級別的單位。在甲午戰爭,清朝只要有統一的戰區司令部,後勤單位和旅一級戰鬥單位,就有機會在戰區投入整建制部隊進行戰鬥。

不至於這裡投入1個營,哪裡投入3個營,都是添油戰術投入戰鬥,還都不互相統屬,結果被優勢日軍快速各個擊破。


深度軍事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戰敗可以說是相當可恨。

北洋艦隊是清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九。但是卻是敗了。

1.第一個原因便是錢

光緒的老師翁同shu主張,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裝備。因為養戰艦實在是太花錢了,這就好比買的起車,燒不起油一個樣。李鴻章只能通過天津兵工廠,給北洋水師生產炮彈,可是質量十分地下,打不響。知道戰爭開打前,能打的戰船就只有8艘。

2.炮彈

北洋水師的是老式炮,小日本的是新式的,炮彈的射速比北洋水師的快了九貝,還有就是炮彈質量差。

3.指揮戰術差

北洋海軍的管理制度還是晚清軍隊的制度和習氣。清朝建立艦隊的目的就是“自守”有餘。

4.還有就是腐敗的,不協同的,什麼的我也懶得說了


王建國xxy


甲午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日軍進攻牙山,到1895年2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開進中國威海衛口內,歷時近7個月,在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三個戰場,經過平壤戰役(18947)、黃海海戰(18949)、遼東戰役(189410)、山東半島戰役(1895.1-2)、遼河戰役(18951)中日雙方的決戰,以中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簽訂不平等的《中日馬關條約》結束。

那麼,中國為什麼會失敗呢?或者說,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軍的失敗呢?綜合來看,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是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清朝未年,國家四分五裂,如同一盤散沙,各種弊端暴露無遺。

  • 一是時刻不忘窩裡鬥。最高統治集團內部,明爭暗鬥不停。朝廷分成帝后兩黨,一班文臣擁戴光緒皇帝在前臺執政,但並無實權。“陰主朝政"的慈禧太后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也不放鬆窩裡鬥

  • 二是軍隊和地方派系林立,爭權奪利。

  • 三是慈禧太后挪用槍炮購買費充作軍餉。慈禧太后在內爭中頗有成就,數十年裡,始終牢牢把握著權力,但在抵禦外侮方面,實在是起著很壞的作用。1891年,慈禧下令,兩年內南北洋水師停止購買外洋槍炮、船隻、機器,費用充作軍餉。對此,連惟老佛爺之命是從的李鴻章,也有意見。臺灣巡撫劉銘傳聽到這個消息頓足嘆道別人打我們,我們卻自毀長城,國家的滅亡,很快了“人方我,我卻自決其藩,亡無日矣。


  • 四是慈禧太后貪圖個人亨受,挪用軍費,或借洋款,或賣官,用於修建“樓堂館所”、慶祝生日,削減軍費,固然因為國家財政緊張,但大量的資金並沒有用到國計民生上1894年是太后的60壽辰,她早就打算好好慶賀一番。

  • 先是修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共花費白銀600萬兩,其中挪用海軍經費437萬兩。緊接著開始修建頤和園,耗資1000萬兩,挪用海軍軍費750萬兩。

  • 五是前方戰事連連失利,後方的慈禧高高興興辦壽宴。

  • 六是軍火採購員中飽私囊,短斤少兩,以次充好。受命購買軍艦的李風苞,竟敢以兩成的回扣中飽私囊,本來可買4艦的錢,只買了3艦。有人向李鴻章舉報,但他不以為意。李鴻章的外甥張土珩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的供應。他"偷盜抵換",以次充好,供給海軍的炮彈量少質差,黃海之戰艦隊炮彈缺少就與他有關清朝政治的腐敗,激化了社會的各種矛盾,削弱了民族凝聚力、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也削弱了抵抗外來侵略的力量。

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對於日本的侵略野心清朝的一些有識之士,還是有所覺察。如兩江總督沈葆禎,臺灣巡撫劉銘傳等就認為“倭人不可輕視。而且,在1882年,楚軍統帥湖南新寧人劉長佑,就指出,對日作戰,中國必須主動出擊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並沒有引起重視。他們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zui(zui大)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對國防負重要責任的李鴻章,也認為“倭人為遠患而非近憂。

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卻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

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

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他們一直致力於爭取列強的調停,以達到求和目的。外交和軍事一樣,都是國家政治行為的重要手段。李鴻章想利用各國之間的利益衝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軍事對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顯然對列強幹預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過分依賴外交斡旋,放鬆了軍事努力。

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甲午戰爭中,海陸幾十次戰役,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沒有打過1次勝仗,沒有擊沉過1艘敵艦,軍隊綜合素質低下是直接原因當時全國的軍隊,北洋最優,北洋的海軍又比陸軍為優。但就是北洋海軍,除了內部不團結外,還存在許多嚴重問題

  • 將領軍事素質低,生活腐化,不思進取。

  • 軍紀渙散、作風敗壞。

  • 軍事訓練形同虛設,軍隊軍事技能差表現之四軍隊無愛國主義、民族觀念和英雄主義等精神支柱,追求的是功名利祿

清朝統治者自信心的喪失,是戰爭失敗的關鍵原因

甲午一戰,中國不但戰敗,而且蒙垢受辱。中國軍隊始終沒有打過一次勝仗,形勝之地——委棄,臨陣不戰而逃,中國殷殷寄以厚望的艦隊,被可恥地驅逐到設防的港口內匿不出戰。中國的將領們個顯出無能,而且很多是懦夫,政府的顢頇腐敗,在國家危急之秋並無異於承平之際而中國人民雖則有了一點國家意識,還依然是一個原始的群體,其惟的原動力就是個人利益,但知盲目的憤怒,卻不知為國家利益而發憤圖強。在戰爭期間,中國並不是以最大的精力,用之於殺敵致果,而是用之於乞求列強的干涉。

中國的統治者們,指望不須認真努力救治其積弱的原因,而但求借外力以挽救中國免於自食其積弱的後果。挽救中國免於侵略與瓜分,是列強的義務,而中國卻不負任何責任。隨著和約的締結,中國的大臣們,已普遍不為人所信任就連中國的惟政治家李鴻章也不例外,李氏已遭謫而暫居於默默無閆的地位。中國是屈辱備至了。在一切有經驗(是西方所謂的有經驗而不是東方所謂的那種有經驗)的觀察家們看來,中國的瓦解似乎已顯然迫在眉睫而無可避免了。


歷史365


甲午戰爭好比兩個時代的戰爭,中國在當時還是一箇中世紀帝國,而日本早已升級為一個近代化國家,一個近代化國家去打一箇中世紀帝國,這就好比降維打擊,是毫不費力的事情。

當時的中國雖然進行了洋務運動,建立了不少近代化工業企業,但是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從一箇中世紀帝國升級為一個近代化帝國,因為當時的中國自然是舊制度,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並沒有為這些引進的近代工業文明的紅利去進行必要的調整,比如說近代化經濟、教育、社會等方面的調整。所以,中國雖然引進了近代文明的紅利,但是由於制度的落後,導致這些紅利並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再者,當時中國的統治集團的思維也停留在農業文明的時期,簡單點說就是有就可以。當時的中國人就這麼認為,洋人有的鐵路、電報、火輪船、槍炮什麼的我們都有了,那麼我們就強國了,而且中國成功驅逐了阿古柏匪幫以及中法戰爭中國本土未受損,更是加深了這一錯覺。

所以洋務運動本質上來說,不過是一次修修補補罷了。然而相比之下,明治維新對日本來說則是脫胎換骨,因為日本進行了全面的近代化改革,完成了從中世紀國家到近代化國家的轉變。

所以,日本當時的綜合實力遠強於中國。舉個例子,日本當時的軍事制度已經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後備制度,而中國理論上有百萬大軍,先不說都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軍,這百萬大軍打沒了就沒軍隊可用;日本雖然只有十幾萬軍隊,但是日本打沒了多少還能補充多少。

而且這些後備軍人並非拿起武器的平民,而是專門經過了軍事訓練,動員令下達之後知道應該去哪支部隊報道,也知道應該到哪個兵種去報道。

同時,日本的工業實力也遠強於中國。當時中國只有一個船塢能給海軍使用,而且每次只能容納一艘戰艦入塢;而日本的船塢比中國的船塢多,所以日本可以同時修復多艘軍艦。而且日本的社會動員能力也強於中國,比如日本船廠的工人可以加班加點的給海軍修船,中國的船廠工人一聽說日本人來了基本上是一鬨而散,這也是為啥中國連一艘船都沒修完就不得不放棄旅順的原因。

再者,日本一直在為戰爭做準備,而中國在中法戰爭之後一直是歌舞昇平,陶醉在大國崛起的夢幻中,因為中法戰爭的結果讓當時人認為,我們中國也能讓列強吃癟,所以當時沒人把日本這個“蕞爾小邦”當回事。而且日本當時是全國上下一心準備戰爭,明治還為此做了出戏騙大家捐錢買軍艦。

反觀當時的中國,可以說很少有人為國家負責。比如說負責給海軍提供煤炭的開平礦務局把優質煤炭出口賺外匯,出口對象甚至包括日本,給海軍的煤炭都是散碎的劣質煤。

劣質煤燃燒不充分,會降低戰艦航速,產生的濃煙會暴露艦隊位置,更要命的是會加速鍋爐損耗。戰前,海軍各艦航速普遍降低,編隊航行甚至都到不了10節,而且各艦的鍋爐幾乎報廢。而且當時清政府高層內鬥劇烈,導致海軍不僅沒有增添一艘戰艦,就連日常的維護、保養工作都做不到,要不然為啥鍋爐報廢,因為翁同龢的戶部不給撥款,換不了鍋爐。

而當時又是一個海軍快速變革的時代,一艘戰艦在圖紙上的時候還算先進,但是還沒下水就迅速落後,比如致遠級。致遠之後的海軍革命,英國就推出了一系列火力、噸位和速度遠強於致遠的新式巡洋艦,比如白朗古和吉野。當時海軍要是有幾艘白朗古,也不至於最後完全喪失了主動權。

白朗古

吉野

而且甲午戰爭這個國戰時期,翁同龢仍然把扳倒李鴻章放在第一位,而且他是比日本人更希望戰敗的,因為這樣他就有了報仇的藉口。相比於日本舉國動員,甲午戰爭中國不敗才怪。

最後,在軍事制度上日本也強於中國。因為日本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工、後勤、訓練、組織體系,而且裝備上已經統一。但是當時的中國,先不說都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軍,裝備上就差了一大截,比如參戰各部隊裝備上極不統一,堪稱萬國造;也沒有一個靠譜的後勤制度,要不然陸海軍也不會出現打著打著彈藥匱乏;組織上更差,比如葉志超因彈藥告罄撤出平壤,結果撤退變成了大潰退。

雖然當時中國並不缺血性兒郎,也不缺敢死之將士。

比如鄧壯節公與艦同沉

左忠壯公平壤殉國

以及向日軍發起決死衝鋒的300海軍陸戰隊將士

以及犧牲於奉天的三等侍衛永山,但是血肉之軀彌補不了代差,只是徒增悲壯罷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甲午一戰,清政府徹底顏面掃地,清政府沒想到自己敗的一塌糊塗,從此中國開始長達百年屈辱。清政府失敗的原因:

一、對外求和的外交政策

清政府一直以來奉行的是對外妥協在外交政策。甲午戰前,清政府圍繞是戰是和進行了激烈討論,雖然主戰派取勝,但是慈禧、李鴻章等人的求和行為一直沒有停止。而西方國家在戰爭中的調停行為收到了慈禧等人的嚴重影響。也就是說清政府內部沒有形成統一的積極抗戰的政策。這與日本民眾主戰的心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軍事因素

與日本相比,清政府的軍事制度非常落後。雖然清政府也創辦了新式海軍,但各海軍的統一權力卻非常混亂,各海軍互不統屬,以至在甲午戰爭中互不援助。

就戰鬥力而言,清軍素質底下,許多將領腐敗無能,貪生怕死,嚴重影響了軍隊的士氣。

除了清政府戰備不足的情況下,清軍在戰略、戰術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失誤。雖然清政府對軍隊也進行了一些近代化的軍事改革,但在戰略、戰術上依然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一套,可以說清政府想打贏一場近代戰爭非常難。在戰爭中,清海軍未能夠充分利用,海陸協同作戰,黃海戰役結束後清政府又採用了“保船制敵”,結果導致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三、政治因素

甲午戰前,清政府內部帝黨和後黨之爭非常嚴重,這樣一來就不能形成統一有效的對外戰爭,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收到了嚴重的影響。並且清政府內部腐敗嚴重。當時北洋海軍初具規模,然而李鴻章卻用400萬兩海軍經費修建了頤和園,致使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武器落後於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慈禧關心的不是戰爭的勝利,而是自己的六十大壽如何辦理,大量錢財浪費在了大壽中。然後戰爭中日本皇室卻省吃儉用拿出30萬元當做軍費。

四、財政危機以及開戰後的軍費開支

清政府財政上的危機,當時甲午戰爭中武器落後等因素對戰爭失敗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甲午戰爭開始後,清政府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赤字,最後不得不向洋人借錢。


公元前


中日甲午戰爭雖然已過百年,但是我們對於這場屈辱的戰爭的反思卻從未停止過。在影響甲午戰爭失敗的因素中,某些歷史人物對戰爭的走向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影響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在於當時統治階層內部的影響,接下從當時統治階層的內部問題入手分析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

一 統治者的內耗與爭鬥

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各方勢力無法團結一心,各方勢力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拼命的打壓政治對手,尤其是帝后黨爭,雙方的最高權力人物也就是光緒和慈禧互不信任,手底下的官員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抱緊自己的核心人物,這就使得有才華的官員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而皇帝又不能任人唯賢。帝后之爭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李鴻章提出避戰求和,最終造成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從這可以看出,民族性格中的內耗與爭鬥是導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 統治階層受小農思想的影響

中國數千年來一直受小農思想的影響,儘管在明末清初出現了新的經濟因素,但始終無法成長。在小農思想的影響下,統治者認為只要百姓安居樂業,就能維護自己政權的穩定,但是這種思想卻造成了整個社會不思進取,所以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清朝的政治制度就沒有大的變革,到了甲午戰爭時期,以封建制度對抗資本主義制度,從這裡看出,小農思想對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是十分重大的。

三 統治階層狹隘的思想

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便於列強發生過多次戰爭,雖然這些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一些先進的知識也開始反思為什麼中國會在戰爭中失敗,但是他們得出的答案是戰爭失敗的原因是技術不如人,而自己的制度還有文化都是由於其他國家的,當北洋艦隊成立時,李鴻章認為北洋艦隊在亞洲已經沒有對手了,但是他沒有想到甲午戰爭給了他當頭棒喝。

綜上,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不僅僅和人有關係,更深層次的是整個統治階層內部的狂妄自大導致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


時光穿影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是事實,是不可改變的,但是為什麼中國會走到這一步?為什麼給國人留下屈辱的歷史呢?甲午戰爭是一場戰爭,是戰爭武器的因素就起到了決定的作用,尤其在清末冷兵器時代向火武器過度的時代更是如此.日本明治維新是一場很徹底的變革,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有了提高。在甲午戰爭之前,大清也搞了一場軍事革命,先於日本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艦隊,當年還去日本示威。後來北洋水師落後了,沒有及時更新,到了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北洋艦隊還在沿 用實心彈,怎麼可能戰勝擁有炸彈的日本艦隊?日本開始也是引進,但引進的同時是自己軍事工業的提升,保證了武器的先進性。反觀大清,對待西方只是採取洋為中用的態度,如何能學到精髓?又如何能夠創新?因此甲午戰爭戰敗是必然的。





秋葉翁


一、政治腐敗

1888 年,北洋海軍成軍後,成為亞洲第一。但清朝腐敗阻礙海軍繼續發展。滿漢矛盾、帝后兩黨之爭、官僚之間的相互傾軋與鬥爭,嚴重威脅到海軍的發展,無法全力準備對日戰爭。翁同龢與李鴻章一向矛盾很深,1891 年推動朝廷兩年內停止北洋、南洋海軍購買軍艦、槍炮撥款,既阻止向李鴻章控制的北洋海軍撥款,又鼓吹對日開戰;欲借北洋海軍戰敗打擊李鴻章權勢。帝黨與後黨之爭,那拉氏生活奢侈,動用朝廷和地方資源籌備六十大壽慶典,慶典和修建圓明園,花費白銀 1300 多萬兩白銀,挪用海軍軍費 750 萬兩白銀;再加上光緒皇帝大婚花費大批銀兩。朝廷不願戰爭也沒有準備戰爭。

二、制度落後

洋務運動提倡「富國強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政治制度、傳統思想文化、教育體制、軍事體制沒有進行改革。李鴻章自豪地說,「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頑固派更是故步自封,以天朝上國」而妄自尊大,連「師夷之長技」也反對。清朝很多官員嘲笑日本明治維新一味仿效西方,破壞傳統耗費大量國力。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全面進行改革,「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脫亞入歐」,「求知識與世界」。學習西方君主立憲制度仍帶有專制色彩,建立內閣、帝國議會制度,廢除武士特權,實行市民平等,尤其是學習德國軍事體制,實行軍國主義,推行近代教育。這使得與中國相比,日本改革更為全面、徹底,效果也更明顯。




生活大話家


古往今來,重大的歷史事件從來不會因為個別人物而改變,更不能歸咎於個別人物身上。站在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說,歷史是行走的車輪,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義無法抗衡蒸蒸日上的資本主義。這其中當然包含了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各方面的考量,單純站在軍制或者經濟等角度只是兩國整體實力的一個縮影。甲午戰爭發生時期,日本已經已經經過明治維新,基本走上了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道路,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雖然外表給人印象不太強烈,但整體實力已經躍居亞洲一流。相對民主的體制,近代資本主義化投融資運作,新式軍制排練以及革新後的武器裝備,無不昭示關乎兩個國家戰爭的結果。

主觀原因:清朝統治集團腐朽。光緒皇帝雖然年輕有為,力圖改良,但無實權,皇權式微。掌握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對國家命運前途漠視,只顧自己享樂,甚至挪用海軍軍費來籌備壽宴。軍機大臣欺上瞞下,對前線戰事諱莫如深,只恐驚擾天聽,丟了烏紗帽。海軍,陸軍缺乏操練,更沒有經過實戰籌備,戰術思想落後,高層軍官只求自保,消極對戰。反觀日本方面,君臣上下一心,為了給海軍購買新式戰艦,明治天皇每天只吃一頓飯。軍隊被灌輸對外擴張思想,為了戰功群情激憤,戰鬥士氣高昂。

客觀原因:國際局勢不利於清朝。甲午戰爭時期,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尾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過渡到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對外資本輸出需求極為強烈。早期與清政府簽訂的一些商品輸出為主的不平等協議已經不能滿足其需求,單各國勢力在華相互制衡,沒辦法打破局面。正好日本作為新晉資本注意列強跳出來挑戰現有局面,如果清朝獲勝,便可以制裁日本;如果日本獲勝,邊藉機瓜分清朝。所以戰爭開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保持中立態度,以致於李鴻章寄希望於國際調停的計劃破產。

總之,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多方面原因交織形成的,根本在於封建主義的落後腐朽。甲午戰爭後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後果,大大加深了清朝的半殖民化進程。回顧歷史,我們要吸取教訓,不忘國恥。更要以史為鑑,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