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9日,朱德回到了闊別52年的故鄉——儀隴縣馬鞍場。這52年,他探索救國救民之路,實現了由一箇舊民主主義者到共產主義者、由一個愛國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革命轉變。這52年,他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復興,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締造和發展不懈奮鬥。

“五二年前別六親,離時笑語記猶真”。1909年春節後,朱德懷揣“救國救民 振興中華”的初心,經過70余天的長途跋涉來到雲南,報考雲南陸軍講武堂,離開了他生活和學習了23年之久的家鄉。朱德誕生地、朱德故居、四方田、琳琅井、雙柏樹、藥鋪埡私塾、席家砭私塾等紀念地都留下了他當年生活和學習的足跡。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回顧六十年前朱德同志回鄉視察時那匆匆的步履聲、關心家鄉建設、鼓勵故鄉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諄諄教導。

1960年,我們國家和人民正處在一個嚴重的困難時期,面臨著一系列嚴峻考驗,自然災害、人民公社、供給制、公共食堂……問題成堆。為此,黨和國家號召各級黨政領導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總結經驗,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向前發展。1960年2月28日,朱德離京飛抵西安。此次按照安排,朱德到陝西、貴州和四川等地視察。當時,不少地方的農民因為沒有糧食正在捱餓,朱德為此寢食難安,便打算趁這次外出視察的機會回故鄉瞭解真實情況,他深信故鄉的父老鄉親一定會直言相告。

3月8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一起從重慶乘機抵達南充。次日便回到他離別了五十二年的故鄉——儀隴縣馬鞍場。

3月9日車過復興頌故鄉:菜子開花一片金,小麥放穗滿山青。豌豆雜糧斜坡種,人說小春增七成。路過永樂贊故鄉:敬老慈幼新國策,桃紅李白故鄉春。夜宿馬鞍中學:召集縣委、區委、公社、大隊的負責人座談,重點聽取老百姓生產、生活情況。

3月10日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與儀隴縣馬鞍中學師生合影。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朱德為馬鞍中學題詞:教育與勞動生產相結合,培養共產主義新人。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為馬鞍小學題詞:努力學習,熱愛勞動。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回鄉視察時專程到席家砭私塾看望老師席聘三的後人併合影留念。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回到故居。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回到家鄉與儀隴縣馬鞍公社社員在一起。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0日,朱德為家鄉儀隴縣馬鞍公社題詞:努力建設社會主義。

3月10日下午,朱德步行到鍾家灣他父親的墓地和許家嘴他母親的墓地憑弔,他一未帶花圈,二不放鞭炮,只將隨行人員遞給他的幾枝松、柏、柳枝插在雙親的墓上,表示悼念,並深深地鞠了3個躬。在他母親墓前,朱德站立了很久……只聽他輕聲說道:“母親,你的孩兒回來了!”(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親在四川儀隴故鄉逝世。噩耗傳到延安,朱德備感悲痛。可是,身負抗戰救國重任的朱德沒有能滿足老人家“見你一面”的要求,這是朱德一生最大的遺憾。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悼念,朱德寫下祭文《母親的回憶》,並七七四十九天沒有刮鬍子。)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朱德生父朱世林墓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朱德生母鐘太夫人墓

3月11日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1日,朱德、康克清與儀隴縣金城小學師生合影。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1日,朱德在儀隴縣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1日,朱德為儀隴縣委題詞。

3月12日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1960年3月12日,朱德在南充市視察建設中的煉油廠。

歷史上的今天:朱德1960年回故鄉——紀念朱德同志回鄉視察60週年

朱德為煉油廠題詞手跡。

3月11日下午,朱德帶著對家鄉深切的感受、思念和鄉情離開了儀隴。他此後以革命到底的精神又為黨和人民操勞了1年。他在離開故鄉前,不禁吟詩讚道:

五二年前別六親,離時笑語記猶真。

松青柏翠故鄉景,桃紅李白大地春。

社會一新人享樂,乾坤兩造政初新。

連根蔓草芟夷盡,好種嘉禾不患貧。

在視察期間,朱德對前來迎接的儀隴縣委書記康志盛打招呼:“關於接待,一切從簡。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不給當地添麻煩。我是一個普通老兵,能吃上故鄉的家常飯就高興。”

他最關心的是農業生產,多次詢問生產經營的情況,從生產、生活到發展生產的想法,問得非常仔細,併為加快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了許多指示。他語重心長地對儀隴縣委的同志說:“儀隴這個地方,有山林竹林,山貨藥材,可以發展蠶桑、油桐、白蠟,還可以種植果樹,生產潛力是十分巨大的。你們一定要根據山區的特點,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開發山區資源,發展山區經濟。你們要老老實實地辦事,關心群眾生活,有事多和群眾商量。”返京後,他向黨中央、毛主席書面彙報了回鄉考察情況,提出要注意發展手工業和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