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1942年4月18日上午10点28分,美国战机在日本首都东京低空飞过时让没有收到防空警报的人群,以为空军又搞演习,人们簇拥在一起招手欢呼,可是突然间炸弹接二连三的掉了下来,欢呼声瞬间被爆炸声淹没,一路摇旗呐喊迎来的却是弹如雨下。原来这是美国航空队中校詹姆斯·杜立特率领八十名飞行员驾驶16架B-25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发动的奇袭,整个轰炸过程仅仅用时三十秒。此次奇袭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盟军的士气,创造了太平洋战争史上的一段军事传奇,史称杜立特空袭。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飞行神话:杜立特

杜立特时任美国航空队中校,空袭当年45岁。据记载杜立特很矮,身高大概在一米六七左右,当时美国军界常有人拿他的身高开玩笑,不过在玩笑之余,大家总会再补上一句,说身高恐怕是杜立特这个家伙唯一不出众的地方了。杜立特最早的飞行经历要追溯到他13岁,那一年他第一次看到飞行表演,回家后杜立特马上照着飞行杂志上的飞机图自己造了一架飞机,第一次试飞他拉着飞机跑,可是还没有飞起来,就连人带机一起摔下了山坡。后来杜立特又找来了马车、汽车和小朋友们一起做牵引,经过反复的实验,试飞终于成功了,飞机在飞翔了七秒之后才坠毁,就是这儿时的自娱自乐,成就了一段飞行界的神话。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杜立特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是当时最杰出的特技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21岁时杜立特加入美国陆军通讯团航空班成为一名飞行员,一年之后升任飞行教官,随后他立即成为航空队新机型的试飞员,一战期间陆军航空队下令不得将杜立特派上前线而留在后方训练飞行员。26岁的杜立特成为第一个在12小时之内横跨美国本土的飞行员,随后数年无人能破他的记录。28岁的杜立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航空工程学博士学位,同年组建“五勇士”特技飞行表演团并享誉世界。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能轻易派上战场,但是1942年1月23日,杜立特突然接了一个电话,是陆军航空队总司令阿诺德将军打来的,并告诉他一项绝密的行动将由他领衔,授意人是总统。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民众士气低落,罗斯福倍感焦虑,为了鼓舞士气他下令立即启动报复日本的行动。最佳计划就是以牙还牙,直接对日本本土发动空袭,但是却遭到了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接二连三的反驳,一致认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太平洋上距离日本本土五百海里的水域就是日军的警戒范围,美军如果想成功的突袭日本本土,那就只能选择一个方法:那就是舰载机从航空母舰上直接起飞。要想出其不意,飞机必须在日本作战半径外起飞。

但在当时美军的舰载机根本没有这种续航能力,除非航母驶入日本的作战半径,那也意味着航母可能会面临随时遭受日军轰炸的风险,而在这片海域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空军基地作为支援,成功实施空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就是这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多亏了当时美国海军作战部参谋弗朗西斯洛上校的“发明”,一次他奉命到海军基地视察,在飞回华盛顿的飞机上他无意中发现机场的一条跑道被涂成了飞行甲板的样子,目的是为了训练飞行员将来在航母上起降。

回到华盛顿后他立刻向海军总司汇报说,能不能用航母拉上陆军的远程轰炸机解决够不着日本本土的问题,因为轰炸机比舰载机的航程要远,能够在作战半径之外起飞。海空一体配合作战这个大胆的构想在当时属于史无前例的军事创举,这必定大大的超乎日本人的想象,达到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效果,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杜立特身上。海军航母搭载陆军轰炸机,这个看起来就是个笑话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我想当时的杜立特心中也没有底,但是他还是接受并执行了命令。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杜立特的“办法”

杜立特从来没有在航母上起飞轰炸机的经验,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难题:一是选择机型。二是培训飞行员。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在机型选择上有两点必须要得到满足,一是超大的载弹量;二是远程续航能力,而且机身要小起飞距离要短,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的被安放在航母的甲板上。在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试验之后,最终杜立特锁定了B-25米歇尔式远程轰炸机,因为在经过改装之后,只有它可以满足所有的条件。

第二个难点就是训练飞行员。要想实现在甲板上起飞轰炸机,那么起飞距离必须控制在正常起飞距离的五分之一,如果不能在这个距离当中安全起飞,那么飞行员们面临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一头扎入大海。通过对油箱、瞄准器和机头的一系列创造性改装,1942年1月23日杜立特试飞成功,随后他立即在陆军航空队的六个编队中秘密进行人才选拔。整个训练过程中飞行员对进攻目标和内容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必须在三个星期内熟练地掌握短场起飞,投弹射击和改装飞机的技巧。带着对神秘任务的疑惑,最终他们还是成功了。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起航!目标日本

1942年4月1日杜立特将飞行员们带上了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并宣布次日出港。然而就在这时,在东京一个人已经严阵以待,充分做好了抵御每天袭击东京的准备,他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自从偷袭珍珠港之后,他知道美国对日本报复那是迟早的事,所以山本五十六早就布下了铁扇般的防线。在整个西太平洋海域,自从1942年美军对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威克岛发动了一系列空袭之后,山本五十六就将警戒线扩大至600至700海里。随后从西南太平洋调回了日本名将南云忠一指挥的瑞鹤号和翔鹤号两艘母舰,同时加强对本土东岸的空中防御力量,加派警戒船日夜瞭望,将渔船配上无线电改为警戒船,并时不时地派遣侦察机辅助巡逻,死死的盯着美国方向的一举一动。

1942年4月8日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及其护卫舰队出发的六天之后,由企业号航母、两艘巡航舰、四艘驱逐舰和一艘油轮组成的特混舰队在威廉·哈尔西中将的指挥下,由珍珠港起航掩护杜立特空袭。4月10号山本五十六就接到了报告,说发现异常信号两处,疑似敌军航空母舰。经过再三考虑山本五十六决定立即调兵遣将,但暂且按兵不动。

因为他对美军所有航母舰载机的有效飞行距离都了如指掌,除非美国的航母驶入了距离日本本土三百海里以内的海面,否则不可能对日本本土构成威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美军航母上会有杜立特和远程轰炸机。4月16日杜立特终于向飞行员公布了保密近百天之久的任务--轰炸东京,此次轰炸的目的是震慑和打击日本的士气,所以轰炸目标不是造成人员的伤亡,而是破坏军工重点。此时的飞行员们一定非常的震撼和兴奋,因为他们将创造一份辉煌的历史。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轰炸!日本东京

4月18日凌晨三点十分,威廉·哈尔西的企业号雷达监视屏上发现了日军的警戒舰,这时日军也发现了美军航母,立即向东京报告发现敌航空母舰。此时轰炸机距离预定的起飞地点还有150海里,但是杜立特他们已经被敌人发现,如果坚持执行原计划估计凶多吉少,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前起飞。哈尔西明白提前起飞就意味着杜立特的轰炸机编队很难飞到东京,即便是能够成功实施轰炸,之后由于航程和载油量的限制,他们能够安全着陆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如果不提前起飞,整个特混舰队就有可能遭到日军的攻击,而现在的这支舰队是美国海军现存的作战力量当中的50%,用它做赌注代价太大。威胁迫在眉睫,于是4月18日上午八点,威廉·哈尔西下达了命令,轰炸机群提前起飞。

太平洋上相距688海里的美日两方拉开阵仗,自东向西特混舰队纷纷将舰首调整至东京湾的方向,大黄蜂上警铃大作,起初飞行员们还以为是演习,冲到甲板才发现是行动被迫提前。4月18日山本五十六也下令启动作战方案,要求一天之内集结五艘航母,六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九艘潜艇,九十架战斗机和116架轰炸机向美军方向进发,然而在山本五十六的大军尚未集结完毕之时,杜立特已经看到了日本的海岸线。到达日本本土后杜立特编队实施穿梭轰炸,迅速成功的完成了轰炸任务。

空袭发生前一个小时,山本五十六接到了美军航空母舰突然返航的消息,他以为是美军察觉到了他的布防想掉头逃跑,然而就在他部署追击行动计划的时候,防空警报却响了。东京遭到空袭山本五十六遭到天皇的责骂,天皇表示日本上下不能接受这样的侮辱,更不能承认帝国被美利坚敲打了,言外之意就是日军必须掩盖舆论,很快天皇的精神就被领会,由日本内阁情报部编撰的写真周报,对空袭的报道是敌机企图空袭失败而归,但是历史的真像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掩盖的。

美军对日本实施报复性轰炸,天皇为了面子却掩盖事实


“不存在”的飞行员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东京找到了杜立特轰炸造成的实际损失的一份档案,日本共有50人死亡,252人受伤,九十座建筑被彻底摧毁,空袭造成的损失直到二战结束后,日本也没有打算公开这份档案。

在轰炸任务执行完毕之后的几天内,整个美国似乎也毫不知情,报纸上没有任何报道,1942年4月18日晚,罗斯福总统通过日本的电台听到了东京遭到轰炸的消息,他非常兴奋立即联络了了解这项计划仅有的五个高层,可是总统得到的反馈却是,现在没有关于杜立特轰炸机编队的任何消息。这时候保持沉默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所以一切消息都被封锁住,美国政府也表现出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当外媒一再追问东京轰炸的实施者时,罗斯福总统微笑着说他们来自“香格里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