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別逗了,你連像樣的數據都沒有……

大數據?別逗了,你連像樣的數據都沒有……


是的,似乎,貌似,可能……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可以被數據化。

你的單位、課題、項目,沒掛上一個“大數據”的名號,感覺就像現代人在看清朝遺老一般。

反正,把以前胡弄瞎糊的excel表格,按照自己“假定”的結果,搞個SPSS之類,弄幾張曲曲折折的線圖,反正就是越不懂越深奧,越高級,再冠以大數據,完勝!!

大數據?別逗了,你連像樣的數據都沒有……


幾年前,在自己工作之餘,我就把所有科室的某一病種的病例用古老的excel表格登記下來,當時也沒想著到底哪些方面都做統計,只能根據當時的簡單情況做一些登記。幾年下來,反正一個不拉。但當回頭去看的話,發現那是“慘不忍睹”。第一是項目少,登記了一年,發現少了項目,再回頭一下;再過一年,又是如此,這個表格也就個人專用,其他科室或者系統與你的,是不同的孤島。

說什麼信息時代,換個角度看,只是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孤島,只是這些島越來越大而已。

從醫療上看,中國的人口基數,使得各種疾病在中國例數都是非常龐大的,但是,我們有多少真正共通的數據?就我在做的先天性肺部疾病這一塊,是的,屬於少見病,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全國有多少病例,有多少類型,有哪些可能的因素…………甚至,就一個地區,我連找一個相對準確的年發生數量都很難,儘管號稱是在信息時代,不止,還是大數據時代!

可能,目的越簡單,達到就越難;就像人生終極三大問題一樣。

大數據?別逗了,你連像樣的數據都沒有……


可能,技術不是問題,這應該說是絕對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我們臨床醫生對一個疾病從接診到做出答覆/治療/手術,乃至於隨訪,所有這些決定背後,都是有一套日積月累的經驗,而經驗,以前看是主觀的,但實際上,都是醫生個人以前的閱歷、工作經歷得到的近乎於瞬間的“決定”,如果在每天所做的醫療行為,都被登記為每一個可量化的數據,機器學習之下,主觀的經驗就成為客觀的學習結果。

問題在於這些數據建立,這些“基礎設施”,就像種樹一樣,目前看來都是一項長期工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且需要大家共享數據!!我想,這兩方面人類與生俱來的“防禦”意識,可能比技術問題更難以解決。

所以,還得努力,還是先安安靜靜的描在古老的excel裡吧……

我覺得,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就像這個問題一樣;只能希望我們的信息不要這麼樣就浪費掉了……

大數據?別逗了,你連像樣的數據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