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400年前,英國詩人約翰·多恩寫下“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只因我是人類的一員

”的詩句,以啟示世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80年前,美國作家海明威將這句話作為小說《喪鐘為誰而鳴》的題記,以歌頌國際主義戰士的壯舉。

今天,也有一位浙大醫學學子以此為座右銘,希望努力投身祖國衛生事業,為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矢志不渝地奮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浙江大學2019年度“十佳大學生”、醫學院2019級直博生陳杰的故事~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減少抗生素的濫用,是他的奮鬥目標

陳杰小時候患有咳嗽變異性哮喘,經常咳嗽不止。在當時,醫學對這種疾病並沒有明確的診治方案。在基層醫生的建議下,他常常口服抗生素。最多的時候,一年365天裡有200天的時間他都在跟各種抗生素打交道。時光流轉,歲月如梭,昔日疾病纏身的孩童已成長為極富社會責任感的浙大醫學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更多的人。

2014年,陳杰進入浙大臨床醫學專業。學醫的道路上,陳杰逐步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2019年讀研時,他從臨床醫學轉到公共衛生專業。“相較於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事業雖然在治病救人方面見效緩慢,但可以通過改變醫療政策或改善衛生機制拯救更多的人,影響更深遠。”

由於自身的經歷,陳杰對抗生素濫用的情況格外關注。而隨著學習的深入,他愈發認識到減少抗生素濫用的緊迫性。

2010年,印度大規模爆發超級細菌,無數孩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面臨生命危險。2015年,我國報道了發現MCR-1耐藥基因片段,這意味著人類抗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岌岌可危。為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就曾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細菌耐藥是個不可抗的過程,但抗生素的濫用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如果出現現階段任何抗生素都無法制服的“超級細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面對威脅,陳杰積極投身於減少抗生素濫用的研究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浙大醫學人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坐以待斃

只有深入分析才能解決問題。雖能感受到濫用抗生素現象的普遍存在,但沒有詳實的數據支撐,“減少抗生素濫用”也只是一句空談。通過大量的文獻檢索,陳杰發現還沒有全國性的零售藥店抗生素銷售情況調查。當務之急,就是填補這一空白。

2017年,在醫學院、公管學院多位教授和老師的幫助下,陳杰動員身邊一切力量,組建了近60人的浙江大學合理用藥服務團隊,深入實地,展開調研,走訪了全國13個省市, 近50個縣市,1345家零售藥店,形成了上萬字的調研報告。調研零售藥店時,陳杰的團隊採用“神秘顧客法”

,即以顧客的身份進入藥店,觀察交流,獲得信息,確保調研結果的可信性。

憑藉著踏實嚴謹的工作態度、周密的設計思想和安排,陳杰的團隊用數據證明:零售藥店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在我國普遍存在且十分嚴重。這一項目也被團中央評為“最具影響力項目”

2018年10月,陳杰作為團隊負責人參加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國際峰會並作主題報告,把減少抗生素濫用的聲音傳遞給更多的人。此時的陳杰,距離實現目標又近了一步。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到目前為止,陳杰已經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兩篇1區SCI 、三篇醫學頂級會議論文 (The Lancet),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中介紹感染防控的浙江經驗。但他深知,科學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以及浙江省衛生廳的幫助下,陳杰帶領其團隊進一步提出了“浙江模型”的概念,且將在未來幾年內補充其模型並定點試用。他希望,不斷完善後能將浙江抗生素管理經驗推廣至全國。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科學的項目設計、嚴謹的實施過程、全面的數據分析、良好的產學轉化、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這些優點讓陳杰團隊的研究成果收穫了包括巴德年院士、李蘭娟院士在內的多位專家學者的“點贊”。

2019年,陳杰帶領團隊獲得了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特等獎。站在領獎臺上,陳杰深深地感受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曾經,無數科學家專注於研發抗生素,為病患們帶來福音。如今,減少抗生素的濫用已刻不容緩。這,就是他的使命。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陳杰代表團隊領獎(中間)

在馬裡共和國的成長

2019年7月,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獻出自己的力量,陳杰來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緣的馬裡共和國

在那裡,他看到了真正的貧窮與飢餓。陳杰回憶道,在馬裡共和國的首都,乞討的孩子隨處可見。他們不奢求其他,只乞求一點吃剩的食物,讓他們不忍飢挨餓。在那裡,他也看到了援非醫療隊隊員們的無私奉獻。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與隊員們同吃同住同工作,收穫了真摯的友誼。中秋那一晚,駐馬裡大使告訴他的話,他一直記在心裡——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需要你們這樣的醫療從業者,因為有你們,才有希望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與大使夫婦和援非醫療隊的合影,前面中為陳杰

陳杰在馬裡共和國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對象包括三家首都醫院與二十多家零售藥店,而調研結果不容樂觀。馬裡共和國的醫療水平比較低,公共衛生管理也比較落後。醫院裡,許多用過的玻璃瓶直接遺棄在走廊。病患用過的床單隻能洗淨晾曬,部分地區沒有條件進行高溫高壓消毒。同時,馬裡共和國對抗生素的管理亟待改善。雖然許多人難以承擔抗生素的費用,但在可以購買抗生素的群體中,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十分嚴重。在這個以花生為主要作物的國家,買抗生素就像買花生一樣容易

陳杰還通過問卷或訪談的形式瞭解了當地500名醫學生的情況,結果同樣堪憂。這些學生是未來的醫生,但他們當中很多人對抗生素缺乏基本認識。如果感冒,他們不僅會大量服用抗生素,甚至還會買來針筒自行注射。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調研當地醫學生關於細菌耐藥的認知

陳杰一直認為,自己的座右銘“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只因我是人類的一員”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很多相通之處。馬裡一行,讓陳杰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世界的另一端,無數的人在忍受飢餓,他們的國家缺乏完善的公共衛生機制,他們的生命健康無時無刻不受到威脅。如果疾病肆虐,沒有人可以倖免,唯有其餘國家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才有可能渡過難關。這也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之一。

馬裡共和國的經歷大大增強了陳杰的職業認同感。他希望自己能為投身中國醫療,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吃苦耐勞,就是他的工作秘訣

為什麼陳杰能將科研做得如此出色?這與他組織學生活動時所培養的吃苦耐勞精神分不開。

在旁人眼中,陳杰是一個很“拼”的人。工作做不完時,他會熬夜,犧牲假期,縮減娛樂時間

正是憑藉這樣的精神,他先後擔任了多項職務並取得出色成績。任黨支部書記期間,陳杰帶領所在支部獲得“醫學院優秀黨支部”的稱號。任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班長期間,他也帶領所在團支部獲得“全國活力團支部”榮譽。在追尋紅色井岡精神社會實踐中,陳杰成為浙江大學唯一一個獲得“全國優秀學員”榮譽稱號的學生。任雷鋒大隊隊長期間,他獲得“最美浙江人·最美志願者”稱號。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陳杰說:“其實只要認真一點、嚴謹一點、工作做得好一點,就能脫穎而出。”可如果沒有不懈的努力,沒有肯吃苦的精神,又如何做到這些?

竺可楨老校長曾經說過:“大學教育的目標,絕不僅是造就多少專家如工程師、醫生之類,而尤在乎養成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會,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這是竺老校長對浙大師生的殷殷囑託,也是陳杰的發展目標。這位滿懷責任感的浙大醫學人,正朝著心中的理想,為健康中國助力的目標努力奔跑著。

為什麼做科研?浙大“十佳大學生”追夢在路上



文字作者:浙江大學微訊社 孔祥思 | 鄭舒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