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復旦、浙大…5學霸吃外賣瓜分5萬,卻吐槽這麼送錢效率太低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砸中了一位浙江大學的心理學博士。

“事發”當天,正在午睡中的汪子逸被一通電話鈴聲驚醒,半夢半醒中,他被告知獲得了將近15000塊錢的現金獎勵,原因是在過去的兩年中,他在點外賣時一直堅持無需餐具,也就是不用一次性餐具。

獎勵的金額實際上是汪子逸使用餓了麼點單,其中無需餐具外賣的總消費金額,相當於餓了麼官方一次性把他在過去兩年中的無餐具消費全都買了單。

被幸運砸中的不止汪子逸,還有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山大學的5位大學生,他們同樣獲得了免去兩年無餐具訂單的全部費用。

緩過神來的汪子逸冷靜得出奇,他琢磨了一會兒說:“我一個人拿了15000元獎勵,對推進無需餐具這個事的幫助,效率不是很高啊。”

擅長預測未來的心理學博士

汪子逸準時來到了約定地點,他給自己點了一杯咖啡,交談中,他會不時地把咖啡杯拿起又放下,但始終沒喝一口,他說自己一直在減肥,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攝入。

朋友們都說,汪子逸的自律性很強。但他卻說,自己曾經是個胖子。為了證明曾經有過肥胖的黑歷史,他竟然主動找出了大一入學時的學生卡,一張圓臉略帶憂傷,“大一時,我216斤,大四末,體測不及格。”

北大、復旦、浙大…5學霸吃外賣瓜分5萬,卻吐槽這麼送錢效率太低

他是浙江大學的直博生,92年出生,一個典型的學霸,在學校待了九年,明年畢業後將去中科院心理所工作。

心理學博士也有不少煩惱,每次出門,自我介紹之後,對方就會條件反射似的問,你是不是做心理諮詢的呀,或者乾脆一本正經地說,既然你都心理學博士了,那肯定知道我在想什麼咯。

他哭笑不得,要知道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就是他的學長,兩人同樣都是心理學博士,“我主要研究人們會用什麼樣的策略去預測未來,並且考量這些策略在現實當中是否會有效,我們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方向。”

他舉了一個案例:預測一場“19局10勝制”的檯球比賽的勝負。

如果一個球員第一局贏了,能贏下整場比賽的概率是60%多;如果是兩分分差或者兩連勝,贏下整場比賽的概率就到75%;如果是三分分差或者三連勝,贏下整場比賽的概率能達到86%以上。所以,在汪子逸眼中,檯球比賽打到一半時,基本就能知道誰贏了。

他還做過英超賽季的預測,當比賽踢到一半時,他就能預測,在賽季末時,哪隻隊伍排名可能會更高。

“我做的這種研究的現實意義便是提升決策效率。”他是上海人,骨子裡有著非常務實的基因,目前他正打算在博士後階段去研究一下股票市場,“理想狀態是希望能夠預測一隻股票實時的價格變動。”

用專業去理解外賣問題

汪子逸的生活非常規律,實驗室、寢室,兩點一線的日子,他已經保持了很多年。科研任務、學業壓力非常大,很多時候,除了早餐之外,他會一天點三單,中午、下午茶和晚餐,都靠外賣解決。

北大、復旦、浙大…5學霸吃外賣瓜分5萬,卻吐槽這麼送錢效率太低

在他的實驗室,有一個馬克杯,裡面插著兩把勺子和一副筷子。筷子是自己買的,用了一年,頭都快磨圓了,勺子則是一家西餐廳的外賣塑料勺,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勺子,但還沒有一次性勺子質地好,於是就一直留下用了。

“我不用一次性餐具應該快三四年了吧。”他覺得自己用餐地點規律,並且有自己固定的餐具,才能一直不用一次性餐具,“如果有一天我不在實驗室或者寢室吃飯,我就沒有這個條件不用一次性餐具了。”

他總結過,很多偶爾點外賣的人,確實不高興用自己的餐具,反倒是經常性點外賣的人,更可能會用自己的餐具。他恰恰是整個實驗室吃外賣最多的人,以前吃得多的是半隻烤雞加米飯,後來開始點輕食,從來沒有點過正統的日料,“賊貴。”

也許是專業習慣,汪子逸會不自覺得通過心理學去觀察和分析外賣,由此也總結出了一些點餐技巧。

比如,如果你在閒時點,商家會更認真考慮你的需求,他曾有意做過試驗,同樣在備註中告訴商家“排骨中多放一些軟骨”,如果是閒時,你會發現軟骨明顯比忙時多,而且量也會明顯更多,這說明商家在那段時間會關注你的需求,他也找出了這個閒時的大概時間段,“十點半不到”。

還有一次,他連續在一家湯粉店點餐,對方卻連著出問題,一次送錯,一次少加東西,一次湯全部漏光。

汪子逸打電話給對方反饋,“說明你的系統性出問題了。”當時商家很不屑,一個湯粉而已,何必這麼計較。

汪子逸就給他分析,如果是連續出問題,極有可能是店員的注意力不集中,如果這個心理問題不注意,有可能會變成常態,會極大影響店鋪的經營,商家恍然大悟,汪子逸說:“後來點他家,就再沒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15000塊給我一個人,效率不夠高

學霸的世界常人是無法理解的。汪子逸不用一次性餐具也就算了,他竟然還把商家送來的餐具收集起來,打算找機會給回去,“如果不送回去,雖然我沒有使用,但實際上還是同樣的浪費。”

北大、復旦、浙大…5學霸吃外賣瓜分5萬,卻吐槽這麼送錢效率太低

其實,早在兩年前,餓了麼就已經推出“無需餐具”的備註功能。並且在2018年8月時,“無需餐具”功能接入了螞蟻森林,用戶通過支付寶入口點餐,選擇“無需餐具”就可以獲得16克的能量。

截至今年8月底,餓了麼“無需餐具”功能累計訂單超過1.2億單,覆蓋全國358個城市,參與用戶累計2300萬用戶。這相當於在全國荒漠地區種下了超過十萬棵梭梭樹,節省碳排放1920噸。

但是,有些商家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差評,即使客人選了無需餐具,最後還是會把餐具帶上。汪子逸統計過,自己點過的店鋪中,只有部分商家真的不會給餐具,“這些店嚴格遵守,你選了不給,他就是不給的。”

如何讓更多的人來接受“無需餐具”,汪子逸又忍不住從心理學上給出了不少的建議。

他先是提出了一個概念:助推。

他建議將餐具的發放權力留給騎手,“騎手在送餐時,一般都能和客戶面對面,他就能確認,到底要不要一次性餐具。”

“同樣一個客戶,你問他,你要不要餐具,他多半會說要,但是如果你問他,有沒有自己的餐具,他肯定回答有,那就可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派送了,這都是心理學上的方法。”

北大、復旦、浙大…5學霸吃外賣瓜分5萬,卻吐槽這麼送錢效率太低

當汪子逸提到自己獲得的15000元獎勵時,他直言,這是自己至今為止第一次獲獎,“我屬於沒什麼運氣的人,從沒獲過獎,最多也就是在路上撿到過錢,家附近有個私立小學,小孩子老是掉錢。”

他說,點外賣的多數人沒有獲得這樣獎勵的可能性,如果能夠明確告知消費者,這樣的抽獎形式,“讓所有人去感受到,我選無需餐具是有回報的,獎勵就會更有效率。”

至於這15000元的獎勵怎麼處理,他會捐掉其中的40%,給衣食還未有著落的老人和孩子們,“畢竟這是跟吃有關的獎勵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