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搶造“生命安全島”


抗擊疫情:搶造“生命安全島”


  “誰都害怕,但現在是國家需要的時候,幹不幹?”電話中,謝敏言辭懇切地對10位同事說。

  1月28日,在網上看到建設雷神山、火神山兩家醫院缺少電焊工的信息後,身為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武漢分公司江夏中醫院項目經理的謝敏坐不住了。

  他和10名青工突擊上陣。縱然見慣了大場面,他仍被眼前“萬人搶險”般的施工現場震驚了:各個專業同時交叉施工、幾千號施工人員擠在有限的空間內……

  每一秒都顯得格外珍貴,現場指揮部負責人告訴他,10名電焊工遠遠不夠!

  “大家都在搶著幹”

  而就在此刻,300多公里外的長沙,謝敏的領導、33歲的土木公司武漢分公司副總經理湯光乾正和100餘名青年突擊隊員收拾行裝,火速馳援武漢。

  這支突擊隊的任務是火神山醫院兩棟病房的水電安裝。52間病房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要求各不相同。“基本上是通宵施工、不捨晝夜,想的就是修醫院的進度一定要快過病毒蔓延的速度!”湯光乾說,這在平時至少是兩週的活兒,“但我們4天就搞定了”。

  2月8日晚,新任務來了。疲憊不堪的突擊隊員奉命轉戰雷神山醫院,負責安裝A11棟的水電系統。

  這裡的工藝要求、材料配置有所不同。因為有無數支隊伍在此奮戰,設備和材料供給吃緊。“大家都在搶著幹,東西就看誰動手拿得快。”湯光乾說。

  酣戰之際,土木公司突擊隊又接到了新任務:武漢市江夏區一個體育館要改造為大花山方艙醫院,重任落在他們身上。

  挑戰在於,因為沒有標準,隊員進場後,設計單位才開始動手,一邊出圖紙、一邊施工、一邊優化,前所未有的經歷讓連續作戰的隊伍備受考驗,但要求並未降低。“院方、衛健委、國家醫療隊先後提出了很多意見和要求,總歸一句話:要讓病人感覺像家裡一樣舒適和自然。”

  紫外線燈、消毒機、空氣淨化器、微波爐……每一樣都需要自己採購,還要安裝800個床位。土木公司的技術總工劉英俊介紹,很多商店當時都未開門,需要逐一碰運氣,有時甚至深夜一兩點也去敲門。

  拼的是體力,搏的更是智力

  突擊隊員的奉獻與付出贏得了武漢市民的認可。2月12日,劉英俊收到當地一位匿名捐贈者的80800元,留下的紙條上,寫著對援建團隊艱辛勞動的讚美之詞。

  這個溫暖的小插曲給了中建五局援建者無限的動力與勇氣。很多人真切感受到:愛與希望,遠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為了這份希望,他們在努力拼搏。

  何蔚是中建五局安裝公司第一批報名參加武漢援建團隊的青年技術骨幹。他和數十名青年、團員組成的另一支突擊隊從長沙趕到武漢後,陸續接到火神山、雷神山和泰康同濟方艙三座醫院的水電和通風系統安裝工作。

  從長沙出發前,他用一夜時間熟悉了圖紙,並在筆記本上細緻地列出了現場交叉施工中可能會遇到的32個重難點問題。

  然而到武漢後,現場相對狹小的工作空間和多工種同時作業所帶來的工作難度仍超乎他的想象。

  沒有晝夜之別,沒有三餐概念,負責現場技術支持的何蔚扎進現場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1991年出生的電氣工程師鄧傑夫過年剛買了新球鞋,工地裡10多天就磨穿了。由於在疫區必須戴著防菌的膠質手套長時間作業,一些隊員的皮膚浮腫脫落。

  一座防疫醫院的建設需要多個專業、多個工種協同作戰,既有水電安裝、通風系統保證高標準的功能需求,框架結構、外牆敷設等基礎工作更是不可或缺。曾翱所在的中建五局三公司突擊隊就承擔了雷神山醫院醫療保障樓、A4隔離區及宿舍區的這些基礎工作。

  曾翱是中建五局優秀工程師,奔赴武漢時,妻子已懷孕9個月。2月2日晚,曾翱所在突擊隊接到指揮部通知,要以最快速度全面完成A4棟屋面支架。他把人員分成6個小組,連續18小時的作業,不僅完成了任務,還提前把設備基礎焊接完成,風機設備也調運到屋面。

  2月6日晚,曾翱團隊再次受命,獨立施工A10棟的屋面排風及暖通系統,要求在11日前完成安裝和調試。此時,其他區域已施工3天,這意味著,要在4天裡完成其他隊伍7天的工程量。通過科學分解任務,大家全力以赴,按時完成。

  向前線奔跑的青年

  “本人無配偶無子女非獨生,97年出生,年輕抵抗力強,人在長沙隨時可以出發。”1月31日下午,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項目指揮部向中建五局緊急求援,中建五局三公司未滿23歲的代春燕立即應徵,寫下了這段“請戰書”。

  代春燕是一名項目材料員,今年春節因為要在工地值班,沒能回四川老家過年。當她把自己的選擇告訴家人時,父母非常贊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2008年全國人民來汶川救援,這次武漢遇到困難了,我們支持你去。”

  代春燕的職責是後勤保障。每天在現場負責對102間房屋消毒3次、檢測318名工友的體溫、發放954個口罩,並在7.5萬平方米的空間裡流動抽檢體溫。

  她總與消毒液作伴,雙手早早被灼傷。都說手是女孩子的第二張臉,她卻毫不在乎地打趣道,“這算什麼,那麼多工人守護在現場,我這雙手可得好好保護他們。”

  在代春燕“請戰”的同一天下午,90後共產黨員羅予宏給妻子發了一條信息,“我去廣東中山建臨時醫院了。”到項目後,他每天穿梭在工地的各個角落,哪裡缺人就上,挪樹、扛水泥、搬磚、放線,從早到晚,似乎不知疲倦。

  2月2日清晨,在長沙中建大廈前準備開往武漢的大巴上,工友老徐驚奇地發現了“細伢子”陽健的身影。98年出生的陽健是中建五局信和地產一名水電工,家裡的獨苗。在接到援建武漢的通知後,他簡單地打包好行李,冒著暴雨從衡陽趕到了長沙。並未接到通知的安裝公司弱電工程師黃曉不知從哪兒得到消息,連夜從老家驅車趕往集結點,在發車前坐上了開往武漢的大巴。

  中建五局團委書記駱麒伊介紹,疫情暴發以來,中建五局根據援建實際情況,迅速成立多支青年突擊隊 ,趕赴湖北、廣東、河南、陝西、海南等地的防疫建設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