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祕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財產可能為你服務,

但也可能把你奴役。”

——古羅馬詩人·賀拉斯

「逝於公元前8年11月27日」

代表作品:《詩藝》


……


01.


1996年,董老闆入局。

那是老人南巡第四年,董老闆下海賺了些錢,正趕上老謀子拍《有話好好說》。那兩年,沒幾個人看電影,董卻獨具慧眼,成立華億影視,做起了《有話好好說》的發行,成為第一批進入影視業的民營資本。

嚐到甜頭後,董老闆胃口大起來,投資了姜文的《鬼子來了》。結果拍攝嚴重超支不說,影片拷貝連個招呼沒打就去了戛納。姜文在那邊風頭出盡,董老闆在家裡拍桌子罵娘。最終影片禁映,賣給荷蘭一家公司。

董老闆並未因此喪失信心,決定繼續在這條路上趟下去。憑藉自己神通廣大的人脈和資源,幾乎把中國最有名氣的一幫導演投了個遍。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李安、周星馳、顧長衛、徐靜蕾…

坊間傳聞,當年馮導見王中軍,是在英達《心理診所》的開機宴上。而另一個版本是,王中軍經過董老闆的牽線,才認識了馮小剛。至於董老闆何以能如此廣結人脈,手握各方資本,許多人都摸不清頭腦。

在一次採訪中,董對記者說:

“其實我沒什麼背景。”

能讓字節跳動花6.3億買下《囧媽》。

董老闆的話,我是不敢信的。


02.


1996年董老闆入局時,徐崢剛在《胡雪巖》裡演了個配角,名叫“黃老闆”。那部戲裡有當時最火的陳道明和傅藝偉,根本沒人瞅他。

徐崢倒不覺失落。那時他志不在此,心思都在話劇上,兩年後就拿到了白玉蘭獎。當年上海文青必做的事,就是去看徐崢的話劇。

論及徐崢入行,要一杆子打回到小學三年級。上海少年宮為兒童劇《考學》挑演員,選中他演小地主。從此徐崢有了演員夢。高二時,他就跟奚美娟對戲,放學直接去蘭心大劇院寫作業。高中畢業,他想去北影,結果初試沒過。回頭考入上戲,開始專業訓練。


畢業後,同學找門路去演電視劇,他到上海話劇中心排《雷雨》。

那是1994年,老人給國家定調,影視業聞風而動,北京一茬茬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來。錢這個字,開始撬動人心。不知徐崢聽說比自己小兩級的李冰冰一個廣告賺了20多萬是何心情。反正他當時底薪一千。


演一場話劇,再多拿200。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胡雪巖》裡的徐崢,黃老闆

演完《胡雪巖》,徐崢動了影視心。可惜沒導演找他,只能繼續話劇。1998年,他搞了個實驗劇《擁擠》,一個人在臺上掙扎40分鐘。觀眾看完都懵逼,記者也來問什麼意思。這對他的創作觀造成了巨大沖擊。

別人看不懂,搞來搞去還有什麼意義?

此後,徐崢急轉船頭,深入影視。不幸演了兩部劇,都沒什麼聲響。直到2000年《春光燦爛豬八戒》找上門來。起初徐崢還有點臊眉耷眼。經朋友們一番慫恿,咬牙接了。《春光》一播,收視率狂飆。上海文青從此聲名遠揚。

但要說趕上趟,還是晚了一步。

《春光》爆炸那年,王老闆和馮簽約,華誼重心轉向電影;董老闆和北大青鳥合組北大華億,凱歌高奏往大銀幕上湊;前一年,中影成立,韓三爺上位掌權,於冬離開電影廠,跟幾個夥伴創立博納,光靠發行就撈了50萬。中國商業電影,正在悄無聲息中奠基。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徐崢

一步沒趕上,步步趕不上。徐崢埋頭拍古裝戲時,自視過得挺滋潤。2003年,自導自演《李衛當官2》,完成話語權升遷。不料抬頭一看,老謀子咔嚓弄出個《英雄》,2億多票房讓全國人民高潮的同時一腳把中國電影踹進大片時代。隨後,張、陳、馮三駕馬車格局成型,香港導演紛紛北上。

3年間,沒有人來找徐崢演電影。

焦慮啊,當年演電視劇,就沒趕上頭湯。電影起來,還是沒人上門。眼看票房兩年翻了一倍,總得想個辦法往裡面插一腳。就在這時,一封郵件發到陶虹的郵箱裡。有個青年導演希望她能去客串一把。當時徐崢跟妻子共用郵箱,半道把邀請截了過去。


並且告訴那個叫甯浩的:

“本子這麼好,不給錢我也來。”

同年,黃渤被管虎推薦到《瘋狂的石頭》劇組演黑皮,薪酬一萬。

這三個日後飛上風口的有志青年,就這麼戲劇化地完成了一次歷史性會師。


03.


1996年董老闆入局時,19歲的甯浩正處在人生迷茫期。他在太原市話劇團畫海報,剛畫完一張劉德華,打印機誕生,他就失業了。那時他還是個搖滾青年,無所事事跑去一家琴行溜達。琴行老闆告訴他:

“小夥子,我是過來人。做生意,簡單。一毛錢買,兩毛錢賣,你就掙了。兩毛錢買,一毛錢賣,你就虧了。這事對年齡沒要求,你30歲一樣幹。但你今年19,應該去讀書。”

於是乎,甯浩帶著他爸給的兩千塊跑到北京,考了大學。他爸只給他兩千,是以為他花光了就知難而退。千算萬算,沒算到兒子的室友會攝影。甯浩天天借人家器材,自學成才。趕巧遇到“唐朝”的老五,隨手拍了兩張。老五覺得不錯,把他推進了音樂圈。不但拍硬照,還學著拍MV。大二下半年,甯浩帶了20萬現金回家,給父親還錢。嚇得他媽問:


“兒子你在外面都幹了些什麼?”

拍電影,不比賺錢這麼順當。畢業前,甯浩寫過一個叫《鑽石》的劇本。沒人投,一位中戲老師拿去排了話劇。然後他又寫《香火》,被老師拉到“天上人間”見了投資人。大哥在K歌房裡掏出5萬塊,說你隨便拍。

結果沒兩天,上頭髮文件,說不讓搞地下電影。甯浩只得自己掏了5萬,急匆匆把片子拍完。拍了就撂下,去給朴樹拍MV掙飯錢。沒多久,接到一電話,說哥們兒你那片子被邀請到電影節了,估計還得拿個獎。

第二部《綠草地》也是同樣的命運,因為敲定香港方面150萬投資,甯浩帶著一幫人跑到內蒙古,準備大幹一場。拍了沒兩天,對方突然撤資。劇組人一波接一波走。無奈之下,甯浩湊了20萬,加上投資方預支的20萬,總共40萬,縮減編制,20天把電影幹完了。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青年時代的甯浩

兩部電影下來,甯浩筋疲力盡。但好幾個投資方找到他,希望他繼續。其中就有劉德華。一開始,劉天王說給500萬,之後減到300萬。所有投資方里,他給的最少。但甯浩選了他。理由很簡單,因為劉天王說:

“錢我給你,拍什麼你自己定。”

甯浩把處女作《鑽石》改了四個月,命名為《瘋狂的石頭》。之前他找過投資人。跟人聊,聊著聊著成了朋友,就是他媽不肯掏錢。這下好了,劇本完美,資金到位。電影拍了44天,有一個星期甯浩沒閤眼,每天輪轉20個小時。粗剪的時候,攝影師說:


“我就不去了,再看我就要吐了。”

片子剪完,甯浩彈盡糧絕,把拍MV賺的錢都貼了進去。當時他覺得能賣給央六播一播就不錯了,實在不行就轉行。

結果一天早上,一個電話打來說:


“你好,我是韓三平,你的片子我看了,非常好,我們中影決定發行。”

有了劉天王和韓三爺撐腰,《石頭》成了2006年中國電影的最大驚喜。以小博大,撈了2000多萬。甯浩一夜成名。同樣被觀眾牢記的,還有在高架橋上狂奔出六十邁的黃渤。不過這都只是一時的榮耀。更為重要的是,甯浩、黃渤和徐崢,三個有志青年在拍片時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貴人,劉德華

那一年,《滿城盡帶黃金甲》斬獲2.9億票房,《夜宴》也有1.3億。博納引入多輪投資,華誼把10.7%的股權賣給了馬雲,光線推出了第一部電影《傷城》。

跟巨頭相比,鐵三角還不配擁有姓名。

但局面很快就起了變化。


04.


1996年董老闆入局時,黃渤聽了姐姐的勸,終於結束了北漂歌手生涯,回到青島,跟朋友合夥開了個廠。那時,早年跟他一起幹歌廳的,比如什麼周迅、林依輪、韓磊,陸續被人籤走。他拿著小樣去唱片公司,出門看到垃圾堆裡堆了無數磁帶,絕望達到頂點。

回青島後,黃渤整天跟一幫油膩男人觥籌交錯,嘴上掛的是人民幣和女人。喝大之後,心頭寒涼,覺得背叛了夢想。

那一年他賺了些錢,第二年金融危機又賠了進去。躲了一陣子債,黃渤還是回了歌廳。也不圖出名,就覺得唱歌快樂。沒想到,發小高虎一個電話把他招呼到北京,帶他進了管虎《上車,走吧!》的劇組。勞務費,5000塊。

那是2000年,徐崢憑《春光》大火,甯浩還在拍照片賺錢。黃渤稀裡糊塗當了演員,然後放棄唱歌、學表演,跟在管虎屁股後頭拍戲。由於演技出神入化,好多人看《生存之民工》,都以為他是真民工。第二年,經管虎推薦,黃渤進入《石頭》劇組。看甯浩坐在一幫生瓜蛋子中間,張口就問:

“你們這是拍畢業作品吧?”

黃渤沒想到,一個小配角改變了他的命運。《石頭》火爆後,不少投資商給甯浩送錢。甯浩拉來編劇寫了10個月,比著黃渤的草根氣質,寫出《瘋狂的賽車》。徐崢又一次分文未取,主動演了個賣墓地的。

當時甯浩特別感動,說下回我一定給你弄個角色,至少六十場戲。

就在第二年,《賽車》上映,32歲的甯浩成了內地第四位單片票房破億的導演。

豆瓣上排成隊的評論說:

“屬於甯浩的時代來了。”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瘋狂的石頭》裡,黃渤飾演黑皮

做完《賽車》不久,甯浩立馬弄新本子。靈感是他2008年路經新疆,發現幾個看泵人因為無聊換妻。甯浩被無人區的野蠻震撼,腦子裡蹦出一堆故事。寫完那個十分不文明的劇本後,又叫來徐崢、黃渤。

徐崢一看劇本,自己演一律師,九十多場戲,當時就傻了。《無人區》裡很多出彩戲,都是寫給他的。甯浩為的是報之前的恩。2009年《賽車》破億,無數影迷都盯著甯浩下部作品。一旦大賣,這很可能成為徐崢演員生涯的拐點。於是老徐奮力減肥,全情投入。黃渤演殺手,也為他配足了戲。

然而,《無人區》推遲了整整四年。

電影頻頻修改,“鐵三角”只得暫時各奔東西。甯浩被搞得心力交瘁。黃渤回到管虎身邊拍了《鬥牛》,摘下金馬男主。比較倒黴的是徐崢,好不容易當上億元導演的男主,眼看能閃耀一把,又回爐去演了電視劇。

對此,徐崢很不甘心。

自打入行,徐崢最高的追求,都是想做個好演員。他曾到網上翻貼,看網友問“你覺得中國實力派男演員都有誰”,翻完整個帖子,也沒翻到自己,心頭一陣落寞。徐崢自認演技不差。可演員再好,碰不上一個好角色,一部放大閃光點的好戲,很難被觀眾認可。

當時徐崢演了10年戲,確實沒建立起很高的觀眾口碑。一說,都認識,一問演了什麼戲,有什麼經典角色。一想,也就豬八戒。

不甘心,是肯定的。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黃渤靠《鬥牛》拿下金馬獎

往回看,當年假若《無人區》準點上映,甯浩乘勝追擊,“鐵三角”的合作極有可能繼續深入,再弄一兩個爆款。有甯浩才華加持,徐崢在大銀幕的征程,將會一帆風順。結果這一耽擱,只能回小熒屏演都市劇。

反而是黃渤,後來居上。

不知看到青島貴婦手中沉甸甸的金馬獎盃,演員徐崢心頭是何滋味。

幸運的是,很快他就遇到了寶強。


05.


1996年董老闆入局時,王寶強還在少林寺練拳。3年基本功,3年套路。在少林寺6年,他過年才回家。有一次寄給家裡人一張照片,剃了光頭,穿著袈裟,露出一隻胳膊。


母親一看,頓時落下淚來。

2000年,寶強離開少林寺,前往北京做群演。那真是一個苦啊。他和其他5人租住一個大雜院,月租120。幾個人湊錢買了個呼機,方便接戲。為了生計,寶強低聲下氣跑劇組,時不時出去幹苦力。兩年間,朝不保夕。人家說你這麼醜,趕緊回老家吧。

熬了兩年,王寶強的呼機響了。他得到《盲井》劇組的消息,見到導演李楊,拿到了500元的預付片酬。以《盲井》摘下金馬新人獎,是他應得的。拍戲時,大家不敢下礦,他下了。中途劇組資金斷裂,好多人走了,他不走。錢不錢的,他不在乎,要的是一個機會。蒼天有眼,馮小剛看了《盲井》,要拍《天下無賊》,問他有沒有4個月檔期。寶強說:

“別說四個月,一年都行。”

《天下無賊》上映,傻根紅了。但大家都說他就是運氣,頂多跟魏敏芝一樣,露個臉,一陣風。這顯然低估了寶寶的實力。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盲井》裡的王寶強

《天下無賊》上映那年,導演康洪雷去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看話劇《愛爾納·突擊》,被深深打動。話劇結束,他找到編劇蘭曉龍,問能不能拍成電視劇。蘭說很抱歉,本子早就改好了,可惜賣給了上海一家公司。康悻然而去。結果一年後,劇沒拍,本子回到了八一廠。康導趕忙拿下劇本,四處找適合出演“許三多”的人。這時,徐帆說,我給你推薦一個。

劇本落到寶強手上,寶強邊讀邊哭,說要殺了編劇。許三多的命運,和他太像了。康導也琢磨,找個人演許三多,不如本來就是許三多。

歷經艱辛拍攝,這部由華誼打造的軍事劇送給各大衛視,幾家都不要,覺得賣不動。沒想到陝西都市青春頻道一播,成了爆款。

2007年,寶強入選“80後十大影響力人物”,隨後登上春晚,舉國皆知。他的上升期,正好趕上華誼上升期。在華誼不遺餘力的打造下,成了各階層無人不知的草根演員。不過那兩年,他的主陣地在電視劇。人氣高,但在《集結號》裡也還是配角。


直到2010年,他遇到了徐崢。

兩人合演了一部電影,叫做《人在囧途》。

要說《囧途》,首先得說徐崢演的另一部電影,07年的《愛情呼叫轉移》。那是徐崢首次獨挑大樑,跟范冰冰、瞿穎、伊能靜、寧靜、黃聖依等一大票美女搭戲。

電影的編劇,一個叫劉儀偉,一個叫束煥。束煥是誰呢?就是後來《泰囧》的編劇。而劉儀偉寫完《愛情》,腦子裡冒出個春運故事,寫了個雛本,叫《愛回家》。本子拿給“武漢華旗影視”,華旗看了,覺得可以搞一搞。

巧的是,當時還有個青年,寫了個叫《詭異》的恐怖片,送到華旗,華旗也覺得不錯。於是公司開會,討論拍哪一部。開來開去,覺得《詭異》寫得更好。而且恐怖片,投入少,好回本。青年對此很滿意。

結果沒幾天,老闆又找到青年說:“你看這樣好不好,《詭異》我們肯定投,你先幫忙把《愛回家》的劇本改一改。”

這個叫田羽生的小夥子,只好答應。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人在囧途》裡的徐崢和寶強

最終,華旗找香港的葉偉民導了這部《人在囧途》。主演,一個徐崢,一個寶強。中年精英男子和草根愣貨的巧妙搭配,就此成型。片子一上映,以700萬成本拿下5000萬票房,成了暑期檔黑馬。田羽生的《詭異》雖然沒拍,卻因此博得關注,隨後入行,拍了《前任》系列和《小小的願望》。

《前任3》的票房,日後還救了華誼。

至於對徐崢的影響,那就更大了。


06.


徐崢想當電影導演,不是一天兩天。

拍《愛情呼叫轉移》時,他就臨場改劇本,運鏡、音效,給導演張建亞出各種主意。拍《人在囧途》,故事背景是內地春運。葉偉民哪兒知道內地的笑點啊。圈內人探班,眼睜睜看到徐崢在片場給演員說戲。

《囧途》火了後,徐崢一拍腦門,沒有導演給我角色,不如我自導自演。本來《囧途》還有很多東西他不滿意,於是想拍個《囧途2》。為此,特意找來了一個叫楊慶的青年導演,也就是日後拍《火鍋英雄》那位。

2009年,楊慶拍《夜·店》。為了支持他,徐崢一年沒接戲。找到楊慶後,徐崢說了想法。楊慶知恩圖報,答應徐崢入夥。


就在與《囧途》版權方相持不下時,小馬奔騰的老闆李明橫插一腳,許諾幫他和徐崢搞定版權。搞了幾個月,都無眉目。愁得徐崢天天在望京一家“Sunday”咖啡館抽菸。楊慶實在耗不過,說:“不如換個故事,去泰國拍。”

然而小馬奔騰又不願提供支持。最終,楊慶把自己找的和泰國有關的資料打包發給徐崢,起了個名字叫《泰囧》,留下一句話:

“哥我只能到這兒了,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吧。”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徐崢在《夜·店》裡的造型」

徐崢便和束煥聯手,搞出《泰囧》劇本。連續找了幾家投資人,都不看好。就在這時,好基友劉儀偉給指了條明路:


“你去找光線的王長田試試。”

徐崢抱著劇本,在王總面前一邊講一邊演,總算拿到了3000萬投資。

沒想到,“哐嘰”一下,票房12.6億。

《泰囧》爆發,光線一波血賺,也把徐崢推向風口浪尖。當年有人預言內地一定會有破10億的電影,都好奇會是哪位大導邁過這道坎兒。誰也沒想到,是第一次拍電影的徐崢。一時間,所有聚光燈都打在了徐的腦門上。

沒多久,《囧途》片方把《泰囧》告上公堂,說他們誤導營銷,借用了《囧途》名氣。最終光線敗訴賠錢。成了徐崢的黑點。

但這不是《泰囧》成功後最讓徐崢感到懊惱的,最讓他感到懊惱的是,影片淨賺4個億,他只拿到4000萬導演分紅。

幫人賺了個西瓜,自己落個顆芝麻。

這種悲劇,徐崢可不想重演啊。

萬一再拍一個,再爆,咋整?

於是在《港囧》立項之初,他和陶虹成立“真樂道”,成為影片的第一投資方。所有收入加起來,佔了《港囧》47.5%的利潤。

但這並不是《港囧》最騷的操作。

終於要輪到咱們董老闆登場了。


07.


《泰囧》上映那年,甯浩的新作《黃金大劫案》也上了。票房只有1.54億。對甯浩這塊金字招牌來說,可謂很不理想。很多人說,甯浩玩不了單線敘事。

之後,甯浩陪失戀的編劇嶽小軍南下散心,沿途看到景區裡的姑娘扮成阿凡達與人合影,腦子裡冒出《心花路放》的故事。這一次,“鐵三角”又一次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裡。值得注意的是,《心花路放》的出品方里有兩家公司。一家“壞猴子”,是甯浩主控的,一家“黃渤工作室”,是黃渤的。

當初拍《泰囧》,黃渤就投了錢,但沒敢投太多。《泰囧》爆炸後,他跟記者們開玩笑,說自己腸子都悔青了。而這並不是青島貴婦2012年唯一一次資本活動。

那一年,“文化中國”收購 “北京逆光順影”。黃渤就佔有“逆光順影”44%的股份。兩年後,阿里巴巴花錢收購“文化中國”60%股份,在香港上市,改名為“阿里影業”。


黃渤,間接成為了阿里影業的股東。

操盤這一切的人,就是董老闆。

徐崢和甯浩是如何跟董老闆走到一起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2015年5月,董老闆帶著“香港市民徐崢先生”和“香港市民甯浩先生”認購了香港一家名為“21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成為三大股東。之後,21控股高層陸續退出,公司更名為“歡喜傳媒”。

佈局,這才剛剛開始。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左三,就是董老闆

拍完《泰囧》,徐崢腦子裡有個比較“黑暗”的故事。朋友勸他說,先別急,照《泰囧》的模式再複製一個,這才穩妥。可徐崢不想重複自己。突然一天夜裡,看了村上的《再襲麵包店》,發現人對於未能實現的事有股執念,於是想到初戀這個梗,寫了《港囧》。

前面說了,《港囧》第一投資方,是徐崢自己的“真樂道”,佔影片47.5%的利潤。但這個利潤,在電影上映前,就以1.5個億的保底價賣了。賣給誰了呢?就是他持股的“歡喜傳媒”。這筆交易,等於是徐崢左手倒右手。

但仔細一想,事情並不簡單。拿到1.5億後,徐崢再添幾千萬,就填上了之前認購21控股的錢。而當“歡喜傳媒”以保底價拿下《港囧》的利潤分成,《港囧》一大賣,股價就暴漲。徐崢手上的股權,遠比票房分成值錢。

這麼騷的操作,恐怕是董老闆的主意。

畢竟“文化股第一殼王”不是浪得虛名。

把21控股變為“歡喜傳媒”之前,董老闆就借殼上市了兩家公司。

第一次是華億。1996年成立華億影視,2000年與北大青鳥合組北大華億,2003年又與保利併為保利華億。2005年,香港上市公司友利控股收購保利華億50%的股份。2008年,董老闆成功變現2.21億港元退出。

第二次就是前面說的“文化中國”。2009年,董老闆將一批影視業務轉入香港上市公司上聯水泥,隨後將其改名為文化中國。5年後,又以62億高價把60%的股份轉讓給阿里。文化中國,成為了如今的阿里影業。

自1996年入局,一路走來,董老闆不敢說是手眼通天,至少也是八面玲瓏。中國當代影史上有名有姓的鉅作,沒有他不摻和的。

他是《荊軻刺秦王》的發行,是《臥虎藏龍》的聯合監製,神通廣大到能讓一貫拍片極慢的星爺,簽下“七年五部”的片約,還以極高溢價買下過《西遊降魔》的股份。此外,在他幫扶下,顧長衛順利拍了《孔雀》,編劇李檣由此翻身。陳可辛、柴智屏,都跟他綁定過深度合作。堪稱“一代大導集郵之王”。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被董老闆綁定的導演們

兩次資本運作中,董總能搞定別人搞不定的事。當年保利收下北大華億,就因看中了北大華億手上旅遊衛視的資源。在董拿下旅遊衛視資源時,中信和保利都搶過這塊肥肉,卻沒搶過董老闆。當年報上評論:

“作為民營老闆,能在政策監管嚴格的電視臺經營上探囊取物,能量了得。”

這麼粗一條大腿,換你你不抱?

所以徐崢和甯浩,才放心跟著董老闆幹。果然,“歡喜傳媒”成立後,騷操作不斷。綁定甯浩後的第一部作品,就來了個保底發行。

發行方的老闆,名叫王寶強。


08.


鐵三角里的黃渤為何沒抱董老闆的粗腿,內情不得而知。這兩年,黃渤的資本活動也不少。工作室投《心花路放》時,還投了《親愛的》。隨後,他和經紀人成立“上海瀚納影視”,投資的第一部戲,就是他主演的《記憶大師》。不過收益不太理想,之後投《西遊記之女兒國》,又虧了一筆。

投資逆風翻盤,最終靠的是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電影的第一齣品方,就是黃渤自己的上海瀚納影視。投資方里,還有一家公司,叫做“霍爾果斯樂開花”。

這家公司的老闆是誰呢?

是跟徐崢分道揚鑣的王寶強。

《泰囧》之後,寶強再未出再演囧系列。《囧途》上映那年,他成立了一家名為“寶億嶸”的公司,由前妻馬蓉主控。婚變後拿回控制權。2015年,《港囧》劇本寫完後,徐崢找寶強合作,寶強沒有答應。

因為他當時要演另一部電影。

那就是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思誠和寶強

王寶強和陳思誠的關係,我們後面再說。2015年,《唐探》火爆春節檔,背後就有“寶億嶸”的投資。這一來,寶強嚐到了甜頭,又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樂開花”,以第一投資方身份自導自演《大鬧天竺》,豪取數億。

前後幾筆投資,令王寶強信心倍增。於是董老闆拿著甯浩《瘋狂的外星人》找上門時,寶強決定加入一場資本豪賭:


保底28億票房,參與甯浩新片發行。

保底發行遊戲,早年華誼和星爺在《西遊降魔》時就玩兒過。簡單來說,就是定一個對賭票房。一旦超過票房,發行方可以拿到更高的利潤比。但要參與這個賭局,首先要出一波血,給投資方保底。寶強因看中甯浩的招牌,出價入局。《外星人》超出28億的部分,“樂開花”將獲得七成收益。

結果很不幸,《外星人》止步22億。

這場賭局,寶強虧了一波。之後寶寶就變聰明瞭,一心跟著好基友陳思誠幹,背靠“唐人街系列”,借這個大IP賺錢。

論及親密,比起徐崢,寶強當然更近陳思誠。兩人也是有緣,2002年,陳思誠讀大學參演《法官媽媽》,寶強進組跑過龍套。04年,兩人合作《紅旗渠的兒女們》,由此結識。第二年,陳思誠演康洪雷的《民工》,深得康導器重。《士兵突擊》劇本拿到手,定下來的第一個演員,就是陳思誠。

經歷《士兵突擊》,王寶強和陳思誠,開始以“兄弟”相稱。只不過老陳紅得晚,《士兵》後鮮有佳作。直到死磕寫出《北愛》,才一夜走紅。為了拍《北愛》,陳思誠也組建過一家公司,最終由萬達出資收購。


這兩年,萬達影業在爆款上鮮有斬獲,《唐探》成了手上唯一的王牌。去年要不是陳監製《誤殺》,萬達的數據會更難看。

有趣的是,陳思誠拍攝《唐探》的起點,始於2014年底廣電總局舉辦的一次赴美交流活動。官方找了5個有潛力的導演,到好萊塢參觀學習。回來後,陳思誠覺得,工業化、體系化、IP化才有前景,隨即著手構思“唐探宇宙”。這個宇宙一旦建立起來,還可以做各種衍生劇,衍生產品。

巧就巧在,5個導演裡剩下那四個,分別是甯浩、郭帆、路陽和肖央。

同樣是去好萊塢,甯浩回來後,卻先幫路陽監製了一部《繡春刀2》。在監製過程中,它發覺自己適合幹這個。比導演輕鬆,又一樣令人著迷。於是2015年,他碰了幾個新人,希望能把他們攢到一起,拍出更多佳作。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甯浩的江湖

“壞猴子72變計劃”,由此而生。

歷史的拐點,就是這麼有趣。

計劃裡,文牧野成了首位簽約導演。

這成為了徐崢演員生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09.


2015年,“壞猴子72變計劃”醞釀之初,韓三爺突然給甯浩打了個電話,說家女正在寫一個劇本,希望寧導給指導一下。韓三爺當初是《石頭》的重要推手,甯浩焉有不去之理?讀完本子,甯浩一驚:

“臥槽,這是塊金子啊!”

一回頭,趕緊講給徐崢聽。徐崢說,好故事,要不你把它弄出來?甯浩本來是想自己拍的,突然間換了主意,找到了文牧野。當時文牧野剛從FIRST青年電影展中脫穎而出。寧把雛本給他,讓他當了導演。

韓三爺的女兒韓家女改了第一稿,文牧野前後改了6稿。整個過程中,甯浩一直在幫忙。最後,電影定名為《我不是藥神》。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能不能上映,風險極高。然而就在電影上映前,涉癌進口藥關稅向下進行了大調整。至於題材是如何通過審查的,為什麼恰好碰到這個風口,這裡面的門道,恐怕要去問韓三爺。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甯浩、文牧野、徐崢

作為觀眾,我們只知道,2018年《我不是藥神》口碑爆炸,收割30.7億票房。電影第一投資方,是甯浩的“壞猴子”,第二投資方,是“歡喜傳媒”。剩下的,還有徐崢的“真樂道”,以及一家“花滿山影視”。

韓家女,就是花滿山三大股東之一。

而對於一心想做實力派好演員的徐崢而言,投資《藥神》,不過重在參與。

這部電影給他帶來的驚喜,遠不止票房。

那是一樽金馬影帝,和廣大群眾的封神讚譽。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徐崢是個好演員

至此,短短4年時間,徐崢通過和董老闆的合作,完成了資本的積累,通過和甯浩的革命友誼,完成了演員生涯的高光時刻。

財富、獎盃、口碑,盡收囊中。


更具意義的是:自此,徐崢成功編織起了以自己為核心的資本、導演、編劇、演員網絡,開拓著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


代價,是幫董老闆源源不斷地賺錢。


當初嘉禾大佬鄒文懷是怎麼說來著?


“你先幫別人賺了,自己才有的賺。”


10.


歡喜傳媒的勢力,還在不斷擴張。

自2016年起,“大導集郵之王”董老闆便不斷籤人,通過股權交易綁定了業內巨多大咖。在這個導演天團裡,股東導演有甯浩、徐崢、王家衛、陳可辛、張一白、顧長衛、張藝謀,非股東導演有賈樟柯、王小帥、文雋、李揚…

不但配股票,還有創作資金。像張藝謀、王家衛、張一白和陳可辛,拿到手的第一筆創作資金,就是王健林的一個小目標。

有人懷疑,董老闆又要來一次殼操作,走“文化中國”的老路圈錢。但董老闆說,我們想做的是好內容,是最好的流媒體。

這話是真是假,只能等時間證明。


徐崢們的崛起:《囧媽》背後的神秘力量,中國導演的終極宿命

“歡喜傳媒”導演天團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國慶70年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7大導演上陣,其中三個人,都和“歡喜”有關。這部片子一出,不少電影公號突然讚美起了另外一部獻禮片。那是十年前2009年的《風聲》。當時那部電影,集聚了華誼最主力的豪華陣容。


最終影片大賣,華誼上市,無限風光。

而那一年,徐崢還在回爐演電視劇《好男當家》,甯浩被《無人區》搞得焦頭爛額,文牧野連第一部短片《石頭》都沒拍出來。

5年後,江湖易勢,《心花路放》上映,黃渤躋身70億影帝。記者問他,怎麼拿自己和葛優比。黃渤說了一段很聰明的話:

“每個時代都有出色的演員,沒有人可以掩蓋他們的光芒。葛優是先驅,我們晚輩只是接替他們前進,不敢造次。”

依我看,這接棒前行,還有另一個角度:

每個時代最出色的人,風光也就十來年。

總會有新的人崛起,也總有舊的人沉寂。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嘴硬如當年小鋼炮,《芸知道》賣了1.5個億,也只能在微博上撇下銳氣,淡淡感激。

地下之王老謝在歌裡怎麼唱來著?

“就像那潮起潮落是什麼都不為。”


真要說有什麼潮水是永不落的。


也只能佩服96年入局的董老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