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华为:任正非传》:因为“不安分”所以有“传奇”

我非常喜欢《百年孤独》里布恩蒂业家族的第一代祖先老何塞,我非常敬佩地尊称他为“狂人”。很多革命家或者开拓者都具备老何塞这种狂的特质。

他们的血液里到处彰显者“不安分”的因子,不在这里折腾,就到那里折腾。吉普寨人经常光顾这个村子,每当他来时,老何塞就会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拿去跟人家交换他自己没有的、没见过的新奇的磁铁与放大镜——我看到了任正非的影子。

《创华为:任正非传》:因为“不安分”所以有“传奇”

1992年华为产品如鲤鱼过江般大量进入市场,任正非由此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他没有固步自封,享受生活,而是将全部“原始积累”投入研制更好容量和性能的交换机,从而实现他人生的华丽转变,从此,任正非由代理商转变为生产商。即使是在华为公司财务最艰难的时刻,任正非也没有放弃在产品技术上的追求与投入。“自主研发技术的策略”,让华为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正是这个背水一战的选择,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精尖技术成为华为日后傲视同业的一大资本。华为稳扎稳打,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因此也造就了华为的道路,越走越宽。

《创华为:任正非传》:因为“不安分”所以有“传奇”

坚持创新是科技企业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而专利储备则是保障科技企业坚持创新的命根子。即使倾尽所有,也要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华为将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里,这才是华为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有个很形象的解释:假如你在人群中具备某种能力的概率是10%,这个能力本身有价值,就可以称之为竞争力;但如果你同时具备另一种能力,同样在人群中具备该能力的人的比例为10%,而你的这两种能力是互相独立的,那么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的概率就是10%*10%=1%,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深谙这一点,他始终强调自主研发,并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任正非一直在如履薄冰的心态下带领着华为大军驰骋于国内外战场,这种危机意识不仅源于对市场的超前洞察,更是一种战略思考。

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文章中写道:“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创华为:任正非传》:因为“不安分”所以有“传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任正非时刻紧绷的忧患意识,让华为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员工越来越多。任正非内心非常清楚,事业能不能扎根,就在于能不能带出一支队伍来,团队是关键。之前一部很火的宫斗剧《甄嬛传》,我老婆很喜欢看,陪她看的过程中,有一个剧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沈眉庄和甄嬛的关系。甄嬛承宠之后问沈眉庄:“姐姐不会恨我吗?”沈眉庄沉默一瞬,却坚定地摇摇头,“不恨,与其得宠的是别人,还不如是你。”她们都很清楚,波谲云诡的宫廷生活,唯有互相扶持,才能稳步前进。你无法除掉所有的成功者或者竞争者,那就不妨结盟合作,彼此借力共同进步。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远。

成功的人总在抱团,失败的人各自孤单。任正非创业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惜重金,挖掘人才。先后从华中科技大学挖来郑宝用,更是对科技怪才李一男青睐有加。任正非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很快在华为聚集了一个核心团队,以“狼”一般的冲劲,顽强地杀出了一条生路。如果用武侠小说里的门派风格来区分,华为就像金庸《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做人低调沉稳,做事却高举高打。

《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中记载,马云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家生存80 年的互联网公司,80 年是人类一般的寿命跨度。几年后,他又把阿里巴巴的预期寿命扩展到了102 年,从1999 年成立算起,如能做到的话,这家公司将见证三个世纪的更迭。我内心很感激写这些传奇人物传记的作者,是他们,让全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任正非、马云这群有梦想的人,也让他们如照镜子一样,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